近年来“中美国”、“G2”、“C2”等概念层出不穷,国人越来越坦然得跟世界第一强国美国平起平坐,把酒言欢。从媒体到学界,从经济到文化,所有人差不多快习惯了用美国来代表西方,而能够与之匹敌的,唯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我们对自己的心理定位,也从发展中国家,变成了崛起中的大国。
但环顾四周时你会发现,虽然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手握具有威慑力的武器,但中国又是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也是与别国领土争端很多的国家。
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待遇让人不免有些尴尬,于是总有些人需要不断的寻找证据来暗示自己:中国是一个大国。
大国要有大国的胸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财大气粗而又希望得到认可的中国,受到的不仅是追捧,还有警惕。这也是任何国家在上升时期都会碰到的难题。但是吊诡的是,作为东方文明的代言人,我们似乎与西方始终不在一个频道交流。当别人谈利益时,我们谈政治,当别人谈政治时,我们谈民族感情。
一个简简单单传递情感的母亲节,被视为西方文化的入侵。联想到每年的圣诞节和情人节,媒体上老生常谈的也是同样的主题。这终究体现出了文化的不自信。原本可以兼容并蓄,和平共处的东西方文明,在这时,竟然失去了吸收优秀文化的肚量,一头扎进了民族情绪里。文化传承从来都不是建立在对抗之上的。事实上,“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名言应当具有两个前提:一方面是世界对各种民族文化的包容,另一方面,则是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价值标准。
几个老外的不道德举动,被解读为对中国人的挑衅。这实在有些无厘头。个体素质的高低不能代表某个群体的道德水准。不过,我们对待外国人的前后反差,其实体现了我们在本国公民权益上的漠视。长久以来,我们给予了老外们太多超国民的待遇,有人说,在国内“失去”自信优待外国人,与在国外“找回”自信大力“血拼”是如此一致。背后都隐含着一番利益计较,是渴望得到认同的心理反射。
我们应该怎样与他国相处?在纯粹的国家利益之上,应当有一些共同价值的存在。近期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一个绝好的教材。它不是爱国主义教育片,它只是单纯的素描着各式各样的食物……而食物的制作过程中,则是赤裸裸地洋溢着勤劳、温馨、祥和和感动。无论何种文化,无论世界何地,美食以及其蕴含的情感,不会有什么不同。这就是一种普世的欲望,一种普世的价值。我们应当用共同的价值去取信于人。利用人类互通的情感去吸引人。
大国也需要大国民。但当下国民的心态可非一日之寒。
在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里,中国埋头于经济发展,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切毋庸置疑,无论是统计数字,还是世界排名,都可以佐证。
但当我们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时,我们却忘记了最初的目的。我们用GDP、人均收入等数字量化了国民的幸福。但却在某些无法计算的事情上,近乎失明。
为了经济的发展,人们付出了太多。
比如,为了支持国企的发展,人们背负的代价是资源的流失、腐败和寻租,以及受抑制的民企。
比如,为了民族品牌的发展,人们支付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以及宝贵的健康。
比如,为了改革顺利和社会稳定,人们不得不容忍阶层的固化,以及上升渠道的堵塞。
比如,为了世界工厂的地位,人们将老弱病残留在了空巢的农村,只身投入到全球化的环节中去。
…
中华民族的崛起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理想,但国人不必为了一个“大国的幻象”,而付出过高的代价。当人们感受不到幸福时,人们就不会觉得安全,也不会油然而生那种名为民族自豪感的情怀。这种安全感没法由媒体提供,它来自于政府对民众的责任,来自于法治的保障,来自于社会道德的重建。然后,我们才可以安心的谈论一个大国的崛起。(作者:光音)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