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证监会官方网站发布了辽宁一家公司的招股说明书,该公司的第五大自然人股东赫然是“文革”中著名的“白卷英雄”张铁生。据新闻报道,若该公司顺利上市,张铁生持有的3200多万股,价值将超过3亿元…
昔日举国皆知的政治红人,在时过境迁多年之后,以这样一种方式“王者归来”,吸引的眼球自然不在少数。可惜的是,热议之余已经很少有人能够说清楚,那段“白卷英雄”的往事背后,藏匿着多少历史秘辛。本期专题,即尝试将这段历史梳理出一个清晰的前因后果。
“白卷英雄”张铁生背后的高层政治秘辛
时过境迁,张铁生曾如此期许自己的后半生:“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太平常了,和我的同学朋友比,我没有一个方面是出色的。这些年拼命干事业,绝不是在努力向世人证明什么,我只是想过普通人的日子”。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想过普通人的日子”并不容易,因为张铁生其实不是张铁生,而只是一块用来打人的“有棱有角的石头”。
张铁生渴望上大学,不“反智”,交的也不是“白卷”
张铁生一夜成名,成为举国皆知的“白卷英雄”,1973年8月10日人民日报刊登的那篇《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可谓“居功至伟”。但现在回头再去看这篇报道,看张铁生写在试卷背后的那封信,也就是所谓的“发人深省的答卷”,其中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无非是一个下乡知青无奈荒废了学业,又不甘放弃大学梦,所以希望“领导”能够“照顾”一下自己而已。正如张铁生自己所说:
“我所苦闷的是,几小时的书面考试,可能将把我的入学资格取消。我也不再谈些什么,总觉得实在有说不出的感觉,我自幼的理想将全然被自己的工作所排斥了,代替了,这是我唯一强调的理由。”
所谓“我自幼的理想”,自然是大学梦无疑了。事实上,正因为有这样的一个大学梦,张铁生的信里没有丝毫反智的意思,最后也没有交“白卷”,其真实成绩是语文38分,数学61分,理化6分。这个成绩在当时,大概算是中等偏下。
毛远新删改了张铁生的原信,将单纯的“求照顾”扭曲成“阶级路线斗争”
张铁生在试卷背后写信的目的,只是“希望各级领导在这次入考学生之中,能对我这个小队长加以考虑为盼”,却没有想到,这封信最后却到了当时掌权辽宁的毛泽东的侄子毛远新的案头。毛远新修改了张铁生的信,尤其是将信末“希望各级领导在这次入考学生之中,能对我这个小队长加以考虑为盼”这一关键内容删除――删除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了信的性质。张铁生写信的本意,是希望在升学时得到额外的关照;删除之后,信就被解读成向现行大学招生制度开炮。1976年《人民日报》转发《辽宁日报》的文章《一个反革命的政治骗局――“四人帮”炮制作者这个假典型的调查》,披露了上述造假过程。
按照毛远新的指示,《辽宁日报》7月19日以“编者按”的形式全文转载了删改过的“张铁生之信”。“编者按”里说:张铁生的这封信,“对整个大学招生的路线问题,却交了一份颇有见解,发人深省的答卷”。随后,《人民日报》迅速跟进,于8月10日刊登了前文提到的那篇《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并同样用“编者按”的形式,将事情定性为阶级路线斗争――“这封信提出了教育战线上两条路线、两种思想斗争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确实发人深思”。
江青赞誉张铁生“是个英雄,敢反潮流”;毛远新称要拿张铁生“这个石头来打人”
《辽宁日报》和《人民日报》的编者案虽然将问题人为上升到了“两条路线、两种思想斗争”的“高度”,但并没有将“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究竟是什么彻底点明。不过可以参考毛远新个人对这个问题的具体说法:“在今天,我们刚刚着手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学校的现象,居然有人千方百计逼迫工农兵去适应旧的教育制度,这实在是大有资产阶级反攻倒算之嫌”。毛远新还说:“(张铁生)是块有棱有角的石头,我要拿这个石头来打人了。”
《人民日报》刊文之后,当时炙手可热的《红旗》杂志转载时也发表评论,说1973年新的大学招生制度(部分恢复文化考试)是“旧高考制度的复辟”,“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反扑”;张春桥则称之为“反攻倒算”;江青更称赞张铁生“真了不起,是个英雄,他敢反潮流”。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