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析中国“新移民图谱”:专访国侨办主任李海峰 |
www.sinonet.org 2012-01-17 中国新闻周刊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在海外的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中国的一张张名片;海外侨胞在海外的一言一行,对中国的形象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刊记者/张冬冬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发达国家吸引移民政策的双重推力之下,中国持续出现较大规模的海外移民潮,移居海外的新华侨华人不断增多,并日渐成为国际移民潮中引人注目的一支。就这个备受关注的群体,《中国新闻周刊》近日专访了中国国务院侨办主任李海峰。
中国新闻周刊:请你介绍华侨华人新移民的数量与分布地区。华侨华人新移民与老华侨华人有哪些不同?呈现哪些特点?
李海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交往的不断扩大和日益深入,中国公民通过留学、投资、探亲等形式移居国外的人数不断增加。为了与改革开放前移居国外的华侨华人相区别,我们称这部分人为“新华侨华人”,其中也包括这一时期由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移居国外的华侨华人。
近年来,我们组织专家、学者对1978年以后新华侨华人的数量进行了专项研究。据估算,中国海外侨胞总数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000多万发展到 5000万左右,仅改革开放后从中国大陆和港澳台等地区出去的新华侨华人就接近1000万人。他们分布地域更为广泛,除东南亚等传统的侨胞聚居地外,北美、西欧及巴西、澳大利亚、日本、南非等地区和国家,已日益成为海外侨胞新的聚居地。特别是北美与西欧,是新华侨华人主要分布的地区,约占新华侨华人总数的50%以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华侨华人已成为海外华侨华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与老一代华侨华人,在思维方法、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有着自身的特点:
一是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知识层次,职业构成更为多元。新华侨华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留学生转变身份过来的,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知识结构,适应能力更强,他们在住在国的就业领域不断扩展,已经突破了老华侨以“三把刀”为主的传统行业,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在经贸、文化、科技、金融等领域颇有建树,经济实力也逐渐增强。特别是在北美、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华侨华人专业人才群体不断壮大,华侨华人高科技企业成长迅速,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是与祖(籍)国的联系更为密切。相较于在住在国出生的华裔新生代,新华侨华人大多生长在新中国,长期在国内受教育,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受益者,深受中华文化熏陶,有着强烈的故土情结,而且仍有很多亲属在国内,对祖(籍)国的感情非常深厚,与祖(籍)国的联系十分密切,并愿意以各种形式参与、促进住在国与我国的经贸、科技和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自身事业的发展。
三是融入当地主流社会的意识更为积极。老一代华侨华人主要是为了谋生、逃避战乱等原因背井离乡来到国外,他们关注的更多是如何生存。而且,由于语言障碍、文化差异以及当时住在国种族歧视等因素的影响,老一代华侨华人基本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生意圈子、生活圈子也局限于华侨华人社会,有着较强的“叶落归根”的意识。新华侨华人多是以追求自身发展为目的,主动适应能力强,能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事务,有着较强的经济、社会、政治诉求和“落地生根” 的意识。
中国新闻周刊:针对华侨华人新移民的特点,国务院侨办在引资引智等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
李海峰: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海外侨胞资本、技术、人才的跨国流动加快。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海外侨胞特别是新华侨华人把寻求事业发展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中国,这对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是中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主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层次最高的海外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所引进的1000多名海外高层次人才中,98%以上是海外侨胞专业人士。国务院侨办作为中央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成员单位,2005年起就开始在侨办系统大力实施“海外人才为国服务计划”,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科技发展战略,多形式推动华侨华人专业人才为国服务。国务院侨办成立了海外专家咨询委员会,创立了海外华侨华人专业协 (学)会会长联席会,聚集了杨振宁、丁肇中、丘成桐、卓以和、朱经武等一批华侨华人专家,与200多个海外华侨华人科技社团建立密切联系,积极引荐海外高端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才智;加强与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合作,搭建了“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华商企业科技创新合作交流会”等各类旨在推动、扶持海外人才回国创业创新的工作平台;组织“中国创业政策咨询报告团”,举办“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回国创业研习班”等,以多种形式为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来华发展事业提供咨询、培训和辅导;积极推动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帮助回国创业的侨胞排忧解难、维护权益等。
目前,新华侨华人回国(来华)创业的显著特点表现为:一是专业特点鲜明,都具有较高学历,是高新科技的拥有者、高尖端学科的研究者;二是创业成绩斐然,不少是中国重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领军人物,或是高科技产业的创业者,或是跨国公司的研发带头人、高层管理者;三是创业地的选择多集中于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和中部内陆较发达地区,西部、西北部较少。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