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生活了这么多年,但我几乎没有听到过中国人说“对不起”。我说的对不起和我听到的对不起的比率可能只有10:1。
最近,我又遇到了死也不肯认错的的哥。事情是这样的,周日下午,我跟一个刚从韩国来的朋友见了面。由于在异国他乡能够与知心朋友畅所欲言,我们自然谈得格外高兴,但周日的好心情却没持续多久。回来时打车,说目的地的时候,的哥似乎没听清楚,所以我特意再强调了“镇宁路万航渡路”。不久,我感觉好像不对劲儿,看似车往与目的地相反的方向开。当我看到火车站的时候,我确定司机在绕路。可能我说目的地时发音有点生硬,于是他认为我是刚来中国的外国人。我在心里想:今天你可看错人了。
我向司机问到:“你在去哪里?我要去的是镇宁路。”他回答道:“你要去的不是康宁路吗?我听的是康宁路”我反问:“怎么可能是康宁路。我明明白白地说了镇宁路万航渡路。康宁路哪儿有万航渡路?”念了他的车牌号和公司的投诉电话后,我追问他:“这是你们公司的投诉电话吧?你怎么会给乘客绕路呢?”司机保持沉默,头发花白的他,显得有点尴尬。我再给他施压,赶紧去目的地,而且我不会给你车费。他说:“能不能等我们先到目的地再谈车费?”
原来差不多20元的路程,但到目的地时计价器竟然显示着39元。他说:“给我20元就行了。”他再次强调不是故意绕路,而只是听错了目的地。我反驳说: “我目的地说得很清楚:镇宁路万航渡路。我只能给你10元。你怎么能补偿我在车上坐着浪费的20分钟?”他又无话可答。看着他尴尬的样子,我也于心不忍。最后我还是给了他20元,人家也是为了过日子嘛。这时他对我说了一声谢谢。下车时,我嘱咐了他一句:“以后,不要绕路了。”但他仍然坚持说自己是听错了的。
对我而言,中国人最奇怪的一面就是不愿认错,似乎认错了他会在地球上马上消失似的。被指责的人想方设法找个借口回避人们的谴责。很多时候,这些借口一听就知道是假的,但他们仍然坚持这是真的。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唐骏、郭美美等人都是如此。柏杨先生曾经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上,批评过博大精深的“死不认错学”。他说道:中国同胞已丧失了说“对不起”的能力,每个中国人都像一个火焰喷射器,只有据“力”力争的勇气。我觉得这句话还能适用于当今的中国。
在韩国网上查对《丑陋的中国人》的评论时,我发现不少评论认为可以把书名改成《丑陋的“韩国”人》。这可能是因为柏杨先生批评的不少问题在韩国也同样存在或存在过。实际上,留学日本的中国朝鲜族作家曾经写过《丑陋的韩国人》。我此前对这本书很好奇,但当翻这本书时,我不禁感到失望。他对韩国了解得不太充分,似乎是冲着这个书名而写的,自然不会入木三分。《丑陋的中国人》之所以至今还是值得一读,是因为柏杨先生因对祖国和同胞的深爱而由衷批评了中国,可以说是爱之深,恨之切。我希望有一天我能看到由韩国大学者写的、更彻底的《丑陋的韩国人》。
知错就改是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向上进步的动力。认错才是这种动力的出发点。为什么大多数中国人至今还没有认错的勇气呢?(作者:金宰贤)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