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 - 交友 - 服务 - 收藏 - 设为主页
加拿大华人网
新闻 | 移民 | 留学 | 工作 | 房产 | 汽车 | 理财 | 美食 | 健康 | 交友 | 情感
分类 | 活动 | 黄页 | 便民 | 网址 | 打折 | 旅游 | 视频 | 直播 | 英语 | 文化
论坛 | 时评 | 吹水 | 军事 | 历史
家园 | 加国 | 快乐 | 亲子 | 厨房
新 闻 加国 | 大陆 | 港台 | 国际 | 财经证券 | 数码科技 | 明星娱乐 | 体育竞技 | 环球军事 | 社会万象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大陆 新闻排行榜 看新闻请收藏本站网址 进入论坛 头条一览

美国高中生的超现实美梦:中南海里中国特色被接见

www.sinoca.com 2011-08-12  南方新闻网  [复制链接]  字体:

  [导读]佩顿中学师生此次中国行一路上产生了许多“中国式”的困惑,经历了许多“中国式”的惊讶

  17岁的美国女生艾米丽用这样三句话来形容她和伙伴们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亲密接触:“今天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天。中南海很美。胡爷爷很酷。”

  在中国权力腹地中南海,平日向来自由烂漫的美国孩子的一言一行却表现得比中国孩子更加“中国”。

  2011年7月15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中南海会见美国佩顿中学访华师生。这是胡锦涛向恰逢当天生日的女生麦肯茜赠送生日礼物。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图)

  “不是每一个17岁的孩子都有机会见到如此大国的主席,但2011年7月15日就是我梦想实现的一天。”美国芝加哥佩顿中学的女生乔玎在博客上这样记录。这一天,乔玎和她的很多同学、老师是在中国北京的中南海度过的,接待他们的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

  佩顿中学与中国颇有的渊源。全美唯一一所面向中小学生的孔子学院就落户在佩顿中学;2008年8月8日,佩顿中学男声合唱队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演;2011年1月21日,胡锦涛访问美国期间曾到访佩顿中学,正是在这次访问中,胡锦涛向佩顿中学师生发出了访华邀请。

  7月11日,佩顿中学二十多名师生开始了中国之行,途经北京、上海、南京、西安、泰州等地。然而最令美国孩子们忐忑的就是7月15日,与中南海那个传说中的“红色宫殿”的主人胡锦涛主席亲密接触的一天。

  美国孩子的“超现实美梦”

  中南海,是中共中央委员会和中国国务院的办公地点,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政治生活的心脏。即便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最直接的印象恐怕也就是新华门影壁上远远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

  “要走进中南海绝非易事。”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国问题学者白洁明1999年在《时代》周刊上这样写道。对于有幸近距离接触“神秘”中南海的人,这绝对是一件令人兴奋不已的事情。随德国总统克勒访华的女记者吴安莉(Adrienne Woltersdorf)曾有幸作为三位外国记者之一,获准进入中南海。激动异常的吴安莉用手机拍下一景一物,在推特上向全世界直播中南海见闻。“中南海的竹子是塑料的!”“草坪被剃成了齐整的‘陆军装’!”吴安莉的镜头甚至连安检室、警卫员、总理温家宝的私人司机及地上的烟头都没放过。

  美国佩顿中学高中生们的兴奋之情不亚于吴安莉,15岁的美国孩子们感叹:“尽管听起来有点俗气,但是我确实觉得我好像身处于某种童话故事或者梦中!每一分钟我都可能从这场美梦中醒来。”

  对这场“超现实美梦”,美国孩子没有放弃在他们博客上记录下点滴感受。

  最先让孩子们感到不可思议的就是他们身边神情严肃的保卫人员。早晨上巴士要经过机场式的严格安检,还有警车的开道护送。这让阿列克斯又惊又喜:“大巴行驶时,我注意到我们不仅仅有警察护送,更有中国的特种部队在前方给我们清道。这时候,我感觉我们像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群孩子。”

  进入“红色宫殿”后,有导游随即带领佩顿中学的师生参观中南海的古典建筑。这片中式宫殿,外媒喜欢将它们称为“中国的克林姆林宫”,而美国孩子们却喜欢把它比作“中国白宫”。穿行在“中国白宫”里,美国孩子们被精雕细琢后艺术品般的亭台楼阁所包围。尽管以他们的中文还远远不能理解新华社报道中“碧波环绕的瀛台上,殿堂楼阁鳞次栉比,亭台水榭错落有致,掩映在绿树浓荫之中”这样的句子,他们也有自己的表达方式:“今天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天。中南海很美。”“当我们在中南海里参观时,我沉醉在那些生动的细节中。”“宫殿非常美,令人难以置信的大。”

  作为那天整个大院中唯一的一群游客,走在尼克松、布什、克林顿等美国前总统们踏过的土地上,17岁的麦肯锡有点惶恐。“我几乎快要窒息”,相信麦肯锡说出了几乎所有同行伙伴们的心声。

  园林中的一石一木固然美得让美国孩子们“窒息”,但真正让他们感到忐忑不安的是与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亲密接触。为了这一时刻的到来,佩顿中学的孩子们准备了很久。他们在出访前反复排演见面时要表演的诗朗诵和歌曲,设计并演习他们要说的话,甚至为“要穿什么见胡主席”而感到烦恼。艾米丽在博客上写道:“等待胡主席的时候,我们必须得保持微笑,我们必须安静地站着,我们也必须牢记怎么说中文和说什么。满心的疑问让我不由得紧张。胡主席会在一群警卫的包围下出现吗?身后会不会还有许多媒体尾随?”

  “我突然意识到我刚刚抱了胡爷爷!”

  终于,在湛虚楼前等待已久的佩顿中学的孩子们等到了一睹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真容的时刻。

  尽管佩顿中学的学生们自信已经准备的足够充分,但“胡爷爷”还是给了孩子们一个惊喜:这位“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之一”逐个拥抱了每一位师生。

  17岁的女孩艾米莉传神地记录下当时的想法:“我们没有准备的是他的拥抱。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胡主席会拥抱我们。当他准备拥抱我们的时候,我排在队伍的第六个。我当时就想:‘如果他拥抱我的话,我是微蹲还是掂脚?我的手怎么放?往上还是往下?这个人太有权力了。如果我抱出错了怎么办?我还需要跟他握手吗?’但他抱了我们之后好像并没有人受伤,我想‘嗯,他还没有那么吓人。’然后我突然意识到我刚刚抱了胡爷爷!于是在接下来的整个旅途中我都一直处于震惊状态。”

  紧接着,在瀛台南端的迎薰亭里,胡主席与佩顿中学师生代表互赠礼物。美国孩子准备的礼物是涵盖长城、熊猫、美国城市、大熊等元素,他们自己绘制的水彩画。麦肯锡作为学生代表为“胡爷爷”介绍了校方送上的礼物,“我有幸用中文向胡主席介绍我们送上的芝加哥100年规划和一幅我们自己创作的水彩画,这或许是我一生中最紧张的时刻了。”得知当天恰好是麦肯锡的生日,胡主席祝她生日快乐,并向她赠送了一个小礼物。麦肯锡激动不已地记录道,“今天发生的所有事情就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

  不过,事先的排演也非常成功。在中南海的一天,美国孩子的一言一行却表现得比中国孩子更加“中国”:他们把胡主席称为“胡爷爷”――很难想象到他们用“奥巴马叔叔”称呼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样子;詹姆斯在简短的中文演讲中将“我们时刻牢记您的教导:语言是钥匙,知识是桥梁,青年是希望”,“我们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语句运用自如,可谓是通晓中国演讲技巧;当孩子们在北京中心为“胡爷爷”演唱《北京欢迎你》时,他们脸上绽放明媚笑容,演唱中时不时互相点头微笑,像极了中国孩子合唱时的神情;学生们送给中南海的水彩画上,歪歪扭扭地写着“胡爷爷,我们爱您”几个大字……

  “你会感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无处不在的摄像机捕捉。”心怀记者梦想的乔玎说。或许正是这样的高压迫使天性自由的美国孩子学会了“中国特色被接见”。

  让人受不了的“中国式”热情

  佩顿中学师生此次中国行中不仅有北京,还有西安、南京、泰州、上海等地。这一路上美国高中生们产生了许多“中国式”的困惑,经历了许多“中国式”的惊讶。

  麦肯锡在博客上表达了她对于上海的惊讶,“在上海,最令我感到震惊的是西方文化对上海的影响(当然除了洗手间!)。晚上当我们沿着外滩散步时,乍一看,唯一能让我确定自己确实在中国的元素就是挂在入口处和飞檐上飘扬的中国旗帜了。”在上海购物时,艾琳学会了“太贵了”这句实用汉语,她感叹说,“在这儿讨价还价真奇怪。这些小贩都把价格定得比实际高很多,很多。要么你学会砍价,要么就被人宰。”

  在北京全聚德的招待晚宴上,佩顿中学的孩子们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和北京101中学的官员、老师们共进晚餐。阿列克斯惊奇地发现,中国的数学课虽然结合了老师的演讲和学生的自主解题,不过绝大多数自主解题并不“自主”,学生只是按照老师刚刚灌输的方法练习:他们只是在练习数学,而非探索或发现。佩顿的孩子们还惊异地发现,虽然这些高中都把信息技术融入课堂,但是这些技术仅仅用于与科技相关的课程,而没有被当作数学课的工具,或是历史和语言课的研究工具。

  然而最令美国孩子们震惊的,当属在中南海被胡主席接见后涌来的“中国式”热情。本次中国行中的“明星学生”詹姆斯在博客上这样写道:“作为在媒体中被突出报道的学生之一,我发现不仅我们整个团队受到的待遇,甚至是我们中国之行本身的性质(在中南海之行后)都发生了改变。”

  胡锦涛主席接见佩顿中学代表团的新闻一经被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形诸文字、视频,佩顿中学代表团在全国各地受到的待遇骤变,一时间媒体蜂拥而至,民众也对他们特别热情。各地媒体锲而不舍地追踪佩顿代表团在北京、西安、泰州、南京和上海等地的足迹,关于师生“包饺子”、“秀腰鼓”、“学汉语”的报道风传,大有媒体赞扬佩顿中学中国行“充满赞叹和感动”。不少报纸在头版重要位置刊登出佩顿师生中南海之行的报道,并配以大幅照片,“中南海”、“接见”等词在头版上显得十分醒目。美国孩子吃惊地说:“我们在大街上每走过100码,至少就会有一个人前来合影。”

  受到“中国式”特别款待的詹姆斯在博客上说,“中南海之行中,我两分钟长的演讲在全中国播出,我也受到了中国人的特别关照。在泰州参观时,一位站在我们房间后部的老人看到我就频频微笑,他走过来拍拍我的背。有好几次,都有陌生人认出我是电视上的那个学生,要我跟他们合影,甚至给他们签名。”

  国人对远道而来的小客人们展现出的热情,让平时伶牙俐齿的詹姆不得不感叹道:“这份特殊关照让我感到深深卑微,近乎失语。”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胡耀邦是最早将“开放”与“改革”并提之人(图)
下一篇:骆家辉抵京赴任 曾促成胡锦涛访问盖茨的私宅(图)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社会万象] 中国特色的农家大锅饭:千桌宴席 太浩·[社会万象] 高中生打死台球室老板 14年摸爬滚打
·[大陆] 美国芝加哥佩顿中学师生应邀参观中南·[国际] 变态高中生性侵60岁跳楼女性遗体 震
·[社会万象] 高中生拍摄视频恶搞炸母校火爆网络遭·[大陆] 胡锦涛在中南海会见美国中学师生 一
·[数码科技] 方舟子:坐月子是一种最具中国特色的·[大陆] 官办的民间慈善组织:颇具中国特色的
·[社会万象] 在校女高中生网上求包养 被邀开房如·[移民感受] 网友谈在加拿大的高中生活:试着给大
进入焦点图片专题
泣血讲述:中国校花外嫁日本男人的悲惨经历(组图)
泣血讲述:中国校花外嫁日
那些年没空调的日子 看看我们是怎样过来的(组图)
那些年没空调的日子 看看
女子违章被查 宽衣解带高喊:警察脱我衣服(组图)
女子违章被查 宽衣解带高
裸晒激凸玩船震!体坛暑假:节操死在沙滩上(组图)
裸晒激凸玩船震!体坛暑假:
亚洲最大红灯区里的不堪生活 来了便离不开(组图)
亚洲最大红灯区里的不堪生
中国曾经有多大?盘点你应该知道的历史版图(组图)
中国曾经有多大?盘点你应
实拍成都酒吧里的激情川妹子 让人爱不释手(组图)
实拍成都酒吧里的激情川妹
海外华人90后的真实生活:有人从小家徒四壁(组图)
海外华人90后的真实生活:
编辑推荐阅读
本周点击排行
  • 24小时论坛热点
  • 本周论坛热点
  • 本月论坛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