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薄熙来:若现两极分化就仅能体现“一个代表”(图) |
www.sinoca.com 2011-07-16 华龙网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云阳县盘龙镇四民村发展壮大樱桃产业,助农增收。 巫山县村民现场办理转户申请。 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转户参保居民养老金发放仪式在江津举行,该区33名居民领到了养老金。图片由重庆日报视觉中心提供
建设公租房,为百姓减负
2011年6月,“共同富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在重庆举行。研讨会上,重庆的公租房建设成为专家学者们热议的话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博士生导师李崇富认为,在如今的房价高企时代,重庆保障房建设力度空前。这样的举措,就是实实在在地缩小了收入差距,解决了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
重庆率先在全国推行的公租房建设,承担起了一个城市的责任,“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愿景,从纸上走到了活生生的现实中。
据介绍,重庆解开市民住房难题的钥匙是改变“畸形的市场单一住房供应体系”,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的城市住房供给体系。
2010年,全市开工建设公租房1200多万平方米、20多万套,今年将再开工1560万平方米。今年以来,重庆市分别于3月2日和5月28日两次组织公租房摇号配租,受惠家庭达到3.05万户。前两次摇号配租的统计数据显示,主城区户籍的住房困难和无住房家庭占43.3%;大中专毕业生新就业人员占15.7%;进城务工和外地来渝工作人员占41%。
民心佳园公租房小区62岁的租户冯兴华,最近刚刚搬进新家。她激动地告诉记者:“政府建公租房,真是把我们心坎里的问题解决了!”
国家宏观经济研究院科研管理部主任吴晓华,对于重庆的公租房建设更是赞赏有加。他认为,重庆市的公租房项目建成之后,能够解决200万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这一项目,既是社会的稳定器之一,又能有效地平抑房价,对房价的快速上涨产生较大的牵制。尤其是年轻人,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可以轻装上阵,避免背上过重的包袱。
有专家认为,造成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房价高企。许多中等收入家庭本来经济实力有限,又不得已背上沉重的房贷,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重庆大规模推出公租房,为解决这一问题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薄熙来认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一定要把中低收入百姓的房子盖好,让他们住着舒心,这样,我们才算尽职责。建设公租房还有一个意义,就是缩小“三个差距”,特别是贫富差距,增加普通百姓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财产性收入。因为咱们的公租房不仅可以租,几年以后还可以买下来。这样,低收入百姓就能置办一份家产。这就是“积德”,就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发展微企,帮市民走上创业路
2011年7月13日,重庆微企协会正式成立,我市众多微型企业有了自己的家。而早在去年9月,重庆市首批83名微型企业创业人员正式获得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他们分别获得1.6万元至5万元不等的政府扶持资金,以及相关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支持。
一年多来,我市微型企业得到蓬勃的发展。截至今年7月1日,重庆微企户数达到29806户,解决了22.04万人就业。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积极探索解决事关民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一个重大课题。研究显示,中国西部地区失业率较高,西部省份和沿海城市相比,在经济发展水平、企业生存状况、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相对较低或较差,这些因素导致了西部一些省份在失业率方面高于其他省市。
长期关注中国失业与就业问题的学者崔宏义说,西部地区长期以来失业率较高,这严重影响了西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个人如果连就业都有问题,那何来收入?整个社会的收入差距自然会扩大。降低失业率、解决西部就业难题,必须强化政府的作用。”崔宏义说。
市工商局局长黄波认为,鼓励创办微型企业,是重庆解决就业问题、缩小收入差距的一大举措。发展6万户微型企业,将新增30万个就业岗位。让30万人找到属于自己的工作,走上勤劳致富的道路,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重庆工商大学教授王崇举说,就业问题是解决收入分配的一项关键问题。因为只有解决了就业问题,人们才有可能安居乐业。他认为,现在要求就业的人数很多,若都用存量企业去解决,难度很大,所以需要增加新企业来解决就业问题。作为中国西部的特大型城市,重庆市将从扶持发展微型企业入手,为解决就业问题探索新路。
“两翼”增收,告别跛脚经济
众所周知,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特殊市情,使得“两翼”地区的经济增长对于重庆的发展大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市长黄奇帆指出,重庆发展的难度在 “两翼”,发展的困难在农民致富,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就能够全面实现“3・14”的整体目标。重庆要发展,必须用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千方百计地加快增长极、经济中心的推进力度,也就是加快城市化、工业化;另一条腿就是要抓住全面小康、城乡统筹的要义,推动农村、“两翼”山区库区的发展,缩小差距。
去年2月21日,重庆市“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工作会发出总动员令,一场硬仗随即全面打响。这项史无前例历经两年调研论证的农民增收工程,目标是“两翼”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8%左右,到2012年户均增收1万元。
随着“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推进,一个个财富故事在重庆市最为贫困的渝东北、渝东南“两翼”精彩演绎―――――唤醒沉睡的大山,激活沉寂的水面,千家万户动起来了!在“两翼”山山水水之间,柑橘、金银花等特色种植业及林下养殖项目,仿佛成了农民的“印钞机”,哗哗“流出”大把钞票!
“作为中国的缩影,今天的重庆正在为中国,也许是为世界做一项最伟大的试验―――让五亿中国农民住进为他们新建的城市。”在西方知识界颇有影响的美国《国家》杂志不久前在一篇报道重庆的文章中写道。
而在市农委主任夏祖相看来,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除了要缩小收入差距,也要缩小城乡差距。仅有城市地区的快速发展,那是一个跛脚的经济,不可持续。“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不仅是一项德政,也是完善重庆经济布局的必然之举。
户改,农民工享受城里人待遇
农民进城难曾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顽疾。一纸薄薄的户口,割裂了城乡利益。
去年3月,《人民日报》就撰文指出,由于种种限制,农民工难以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难免会产生“低人一等”之感。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在破解农民进城难这一问题上理应作出自己的贡献。去年8月,重庆首次以省(市)为单位开始城乡户籍制度改革,10年内让1000万农民工“拥有城市同等待遇”转户进城。
户籍制度改革,无疑是重庆在缩小收入差距、城乡差距领域发起的又一场攻坚战。黄奇帆认为,农民工进城,同时穿上了工作、住房、社保等“五件衣服”,将直接改善农民工在城市工作中的生存生活环境。农民工享受同工同权、同等市民待遇,体现公平正义。
据了解,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的一大特点就在于“降低准入条件”。市城乡统筹办负责人介绍:“重庆户籍制度改革在准入条件上有了创新突破,成为全国城镇户籍准入最宽松的城市。”
因此,重庆户籍制度改革以农民自愿为基础,设定合理的职业、收入、住房等门槛,避免农民“一窝蜂”进城;其户籍准入按宽严有度、分级承接为原则,适度放宽主城区户籍准入条件,吸纳有条件的农民进入主城,防止出现“城市病”和“贫民窟”现象;对31个远郊区县则进一步放开落户条件,扩大城市规模;同时,全面放开乡镇户籍准入条件,鼓励农村居民到乡镇聚居区居住。
据悉,截至今年4月底,全市共有191.42万名农村人口在户籍改革中转为城镇居民,日均7391人。其中,农民工及新生代群体转户88.9万人,占46.4%,另有39.3%约74.8万人转户为农民工带动父母、子女转户,及自愿就近就地转户的农村居民。
杨庆育表示:“‘农民’转‘市民’并不难,难在身份背后的‘市民权利和福利权益之变’。”而在这些方面,重庆是毫不吝惜的。每位重庆“新市民” 的进城成本,包括“新市民”的社保、住房、就业、教育等方面,就需要6.7万元。仅去年和今年两年预计的330万农民工转户进城,重庆市的户籍制度改革成本约需2010亿元。
刚刚落户渝北区的“新市民”张德忠拿出一张工资条说道:“以前是农民工,现在成了正式合同工。每个月的工资条增加了许多新内容:住房公积金208元、养老保险120元、医保33元……”
工资条背后折射出重庆户籍改革的实质:让进城农民工享受“同城待遇”。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微博)认为:“重庆户籍制度改革具有实质性意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满足了进城农民享有均等化服务和降低进城门槛的标准。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重庆配套设计了土地、社保、教育、卫生等10个方面的政策,如进城农民与市民共享的保障房体系、养老保险和子女入学体系、完善公平的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的机制。”
薄熙来指出,我们一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社会成果由人民共享,把“蛋糕”分得公平合理,这样,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的老百姓,就会有一往无前的积极性。当百姓都能感到我们的政府是真心实意为他们服务的,大家就自然会紧密地团结起来,齐心协力去奋斗,“蛋糕”就会做大做好。
名词解释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又译坚尼系数、吉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学者基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
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通常,基尼系数0.4是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超过这条“警戒线”,贫富两极的分化较为容易引起社会阶层的对立从而导致社会动荡。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