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家吕厚民的回忆:他的眼里有两个毛泽东(组图) |
www.sinoca.com 2011-06-09 光明日报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吕厚民喜欢和全国各地的影友交流、切磋,不端架子。尽管身上的光环一层叠一层,但他不习惯搞特殊,尤其是出外采风时。
李树峰说,每次和吕厚民一起外出时,他总是背着很重的摄影包,爬高走低,与年轻人一样,而且不愿意别人背他的摄影包。“有一次在黔东南一个村子旁边,我又抢背他的包,他说你不要抢,包必须我自己背。不然这次你背,下次他背,慢慢地我就背不动了。我自己背着,就一直能背下去。”
吕厚民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文革”期间,吕厚民在江苏兴化市度过了5年的光阴。当地的老百姓对他很友好,给他充足的创作空间,于是他拍摄了大量水乡的特色照片。他把这里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2004年,兴化市计划给他建个摄影展览馆,他积极配合,无偿地拿出了上百幅有关毛泽东的摄影作品及兴化风光图片。
兴化有个油菜花节,惹得游客接踵而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得益于吕厚民。当初下放时,他用镜头记录了这里的油菜花,一幅名为《垛田春色》的照片很快就被制成刺绣,刺绣又走进了广交会,一下子让这里声名鹊起。
正是由于有了这个节庆活动,以前成天围着田埂转或围着锅台转的“船娘”们有了新的“工作”――给游客拍照。如果有人质疑她们的技术时,她们就嚷开了:“给毛主席拍过照片的著名摄影家吕厚民教会我们照相的呢!”
尽管曾经身处“红墙”里,但吕厚民始终没有摈弃过平民情怀。
新闻前辈穆青生前说过,吕厚民的摄影作品,证明只有透过心灵捕捉到的瞬间,才能折射出生活真实的光与影,透视出生命的真谛,“他是一个真诚面对生活的摄影家”。
1953年春,毛泽东在武汉随机地跟一位卖豆腐的商贩攀谈起来,询问他一天能挣多少钱,家住什么地方,家里有几口人,有几个孩子,都上学了没有……吕厚民把这个极富生活气息的场景镌刻在历史的图景里。
敬仰毛泽东的吕厚民也希望自己能秉承衣钵,始终以宽厚的胸襟和深厚的情怀对待正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的人民。图三:1962年,毛泽东在上海打乒乓球。 图四:1955年,毛泽东接受少数民族参观团的献礼。(图片一至四均为吕厚民摄,选自《吕厚民摄影作品集》)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