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科大:一场疑点重重的教改 举步维艰 大师难招 |
www.sinoca.com 2011-06-07 网易新闻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导语: 南方科技大学首批自主招生的45名学生会不会参加高考的悬念,日前再度引发社会关于教育改革的争论。从2007年筹建至今,这所步履蹒跚的学校承载了公众对于大学独立、去行政化等问题的美好期待。如今举步维艰的局面下,感慨固疾难以撼动并无益处,改革者怎样迈出每一步更需要被检讨。
南科大45名学生是否参加高考,校长朱清时“让学生和家长决定”的态度发生改变,在接受《京华时报》专访时明确表示“反对已录取南科大学生参加高考”,并透露接到行政部门下发的文件。他认为“参加高考就是让所有人回到体制内,这样的实验还有什么意义。”和此前45名学生拒绝高考的公开信一样,这一次校长和学生坚决站在一起。
事实上,无论从教育部批准南科大筹建,还是深圳市将南科大定位为实施全日制学历教育来看,南科大都在和体制发生关系。45名学生参加高考并不会影响在南科大就读,但如果将来教育部赋予南科大学位授予权,这些人很可能因为没参加高考拿不到学历。这或可说明,教育部对南科大体制内“自授学位”并不看好,朱清时欲借高考争议扩大改革话语权。
南科大2009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在《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中亦有“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表述。2010年5月和12月,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王湛分别率领调研组到南科大调研教育改革试点工作,肯定了南科大的改革。今年1月初,教育部正式发文同意南科大筹建。
南科大去年底提出自主招生计划后,教育部在回应中仍表示对南科大在教改方面的探索持支持态度,希望南科大筹建工作能够得到广东省更多支持。不难发现,教育部自始至终对南科大的态度都是不反对、不批评,也没有针对性的干预和障碍。
“不反对不批评”在很多人看来等同于“不给干货”、“口惠而实不至”,实际上是在变相阻碍改革步伐。但问题是,南科大是不是一定要得到教育部的认可,拿到招生权、颁发学历资格才能顺利走上改革道路?对学生而言,“拿着南科大的文凭也能得到社会认可”本来就是创办之初校方最为自信的,为什么此刻一定要执着于到体制内要求开绿灯呢?
正如不少教育界专家的期待,南科大办学最大的价值在于对现行高等教育体制进行突破。也就是说,如果拿到国家承认的招生权,某种程度上等同于“被招安”;只有自主招生、自授学位被承认,才是教改的成功。逾越“自主”这一底线,来自教育部的任何支持很可能都是危险的,也与外界对改革的期待想左。
南科大校长朱清时曾告知媒体,《致家长的一封信》和后来学生入学签订的协议,都已明确了教育部不承认学历和文凭的事情。这意味着,这批学生4年后,拿着未经国家认可的一纸南科大的学位,若就业或者前途达不到当初预期,这些统统与南科大没有关系。
没有人怀疑从近千名报名者中遴选而出的孩子们的学习能力,以及他们拥有的高质量教育资源,也没人能否认在协议上签字的意义。但排除这两点,和南科大“背水一战”、“如履薄冰”的孩子们未必真的清楚自己面临的风险。改革可以失败、学校可以被叫停、甚至旗手朱清时也可以辞职走人,唯一需要代价的只有付出4年时光的南科大学生。
南科大实验班开学时,学生小万跟记者打趣:“高风险才有高回报的嘛。”但愿这只是一句玩笑话,办教育绝对不是投资。可现实上,这群孩子和这个学校就是在参加一场赌局,朱清时说一定能赢,他相信招生、发学历一定获批、孩子们未来一定争气。可一旦输了,只有孩子们赔了4年黄金时间,其他人并没有什么损失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