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峡大坝五大疑问现场报告:旱涝和蓄水有关(组图) |
www.sinoca.com 2011-05-31 东方网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已有200万排污人,
还在不断增加
小江流域每年施用化肥30万吨,农药4000多吨,因水土流失带入河流的农业面源中的氮、磷、钾等物质约为22.5万吨。
污染究竟有多严重?早报记者曾前往开县白泉乡探访过澎溪河的源头,清澈的溪水从山涧乱石中流出,可直接饮用清凉解渴。然而,当河水流经第一个集镇(白泉乡)后,清冽的河水就慢慢变浑,直至有些河段散发恶臭。
公开信息显示:澎溪河流域乡镇多达77个,总人口200万。重庆市政协委员全修治指出,这意味着200万人往澎溪河排水,造成了污染。
2008年,全修治在重庆市“两会”期间提交的《关于小江流域(澎溪河)立法保护的建议》提案,指出要通过区域立法,实施好小江流域的治理工程,从源头上防止水污染。
一份首次对澎溪河重庆段污染程度进行的调查表明,澎溪河流域沿江集镇的生活污水排放量每年约为4337万吨。
这份调查还表明,农业所造成的污染也很严重:小江流域每年施用化肥30万吨,农药4000多吨,因水土流失带入河流的农业面源中的氮、磷、钾等物质约为22.5万吨。
据公开资料显示,2003年到2007年,重庆库区城市生活垃圾逐年增加,2007年库区19城镇产生生活垃圾227.8万吨,处置量180.9万吨。据调查,重庆农村全年生活垃圾超过600万吨,无害处理率仅约10%。
重庆市2007年的废水和COD排放量分别是原环评预测的2005年相应排放量的7.2和5.4倍。
2007年8月,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对外宣称:三峡重庆库区人口问题已成为制约库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成为影响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澎溪河流域,三峡工程开建后,云阳、开县两座县城迁至该河两岸,按重庆市政府规划,两座新城2020年将发展成为50万人口的城市。然而,云阳新县城当初核定的迁建人口规模仅65049人而已。
在重庆的一些政策中,鼓励农转非居民前往就近的集镇生产生活。这就意味着,聚集在澎溪河流域集镇的人口会越来越多。当然,这些措施也引来了一些质疑。
近年来,重庆市与云阳县的相关部门频繁出台各种政策,力图遏制澎溪河的水污染。不过,从实际效果来看,虽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尚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生态移民,
先剔除“人”的因素
重庆市计划先期完成库区10万人左右的生态移民。这一工作已经在2009年启动,在云阳等地生态移民的前期工作进行了身份登记。
人口因素,成了澎溪河与三峡库区生态污染跨不过去的一道槛。
近年来,三峡地区GDP增长达到12%~1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此前预计。5年间城镇人口增加了21%~26%,城市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运营滞后,导致预期的污染防治力度落后于经济和城市建设的速度,构成了三峡地区水环境安全的重要压力。
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金鉴明更是建议,在三峡库区目前的人口背景下,“实施大规模的生态移民,可以大幅度减少人类活动对库区生态环境的干涉。”
其实,对库区进行生态移民的呼声,由来已久。2007年,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移民管理咨询中心处长梁福庆就曾建议,为确保三峡水库水资源环境和流域水土环境安全,应该再实施生态移民20万人。而金鉴明更是提出了“争取再用10年时间完成500万生态性移民”的观点。
据公开的消息,重庆市计划先期完成库区10万人左右的生态移民。这一工作已经在2009年启动,在云阳等地生态移民的前期工作进行了身份登记。
云阳县移民局办公室主任张技军告诉早报记者:云阳县规划的生态平衡区涉及到24万人,其中,1.9万人需要转移安置。
早报记者拿到的云阳县的一份文件显示,生态移民对象包括:三峡库区175米蓄水位接五年一遇洪水线上斜坡300米范围内的库周生态屏障建设带,其间五户及其以下的散居农户人均耕园地面积不足0.05公顷,耕地质量较差且水利不配套的村民;库周生态屏障带至第一道分水岭之间生产生活条件极其恶劣的部分村民;水库蓄水后成孤岛,库区规划孤岛上没有纳入拆迁安置且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村民;库区少数就地后靠安置质量较差,搬迁后生活水平显著下降的移民,需二次搬迁安置。
三峡库区的一些政府官员表示,生态移民数量大、政策不配套、补助标准低,都将加大这一工作的难度。
生态移民注定任重而道远。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8/8 首页 上一页 6 7 8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