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工人正在“华陵”四周搭起架子,阻止游人进入。
交城县天宁镇永宁南街46号院,华国锋就是在这里出生
山西交城华国锋陵墓修建背后
“只要老人回来就行了”
■“咋的算大?咋的算小啊?”苏凤仙是华国锋的侄女,她去过三次华陵,对大小没有概念,“大了我们也不会感觉自豪,小了我们也不会埋怨,只要让老人回来就行了,能完成老人的遗愿就行了。”
■“华国锋同志的骨灰安放在交城,对当地的经济、教育、文化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交城人民想念华国锋同志的时候可以随时瞻仰和缅怀。”
“大了我们也没感觉自豪,小了我们也不会埋怨,只要让老人回来就行了。”说这话的苏凤仙是华国锋的侄女,今年73岁。
一生简朴的华国锋可能没有想到,他的陵墓尚未完工,竟然会引起非议,网上甚至有了“面积有14个足球场那么大,耗资过亿”的传言。
“现在不仅房价高,连墓地也涨价,大形势就是这样,所以一看,‘呀,华国锋咋建这么大的陵墓’。他们可不知道,建墓的地方以前是一片荒山。”苏凤仙如此安慰自己。
“何来亿元之说”
整个陵墓总面积为4260多平方米,总投资约为1200多万元,也没用一块网上说的汉白玉。
华国锋陵墓位于山西交城县城北约三公里处的卦山,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华陵”。
“华陵”2009年4月动工,现正紧锣密鼓收尾。今年8月20日,华国锋将魂归故里。
4月10日,山西交城县城北,山峦起伏,远远地就能望见一排台阶整齐地从地面延伸到半山腰,气势非凡。
登上“华陵”之巅,可以遥望整个交城县城。
按照最初设计,的确是网上所传的365个台阶,象征着365天。“实际上共有392个台阶。”负责此项工程的交城县民政局副局长白庆峰告诉记者。巧合的是,这一个数字恰好和中山陵的台阶数一样。
台阶两侧苍翠欲滴,满山松柏都是新栽的。两侧各有一条崭新的柏油路,从山脚两侧直达“华陵”之巅,这里安放着一块石鼎,华国锋的骨灰将安放此处。
入口处有特警把守,“外地领导来了也不让进”,工人正在扎架子围铁栅栏。
白庆峰给本报记者的解释是,“现在天气转暖,很多市民到华陵去锻炼身体,围上栅栏是为了施工安全。”
而附近百姓则把责任归咎于媒体:“从开始建一直都是开放的,就这两天才不让进了,都是因为被媒体曝光了。”
4月5日有媒体报道,“华陵”号称媲美南京中山陵,整个陵墓投资约一亿元,面积10公顷(相当于14个标准足球场大)。“华陵”开始引起舆论热议。
4月7日,经常上网的刘永新一进家门就对母亲苏凤仙说:“有人说二舅爷的陵墓太大了。”
苏凤仙是华国锋的亲侄女,今年已经73岁高龄。闻言她蹙起了眉头:“咋的算大?咋的算小啊?”她去过三次华陵,对大小没有概念,“大了我们也不会感觉自豪,小了我们也不会埋怨,只要让老人回来就行了,能完成老人的遗愿就行了。”
华国锋的夫人韩芝俊也曾经说过,“找一块荒山坡,埋了就行了。”
华国锋生前曾嘱咐后事:“让我回卦山吧,那里树多,清净。小时候在那儿,打游击也在那儿……”
1921年,华国锋出生在山西交城。新中国成立后,他只回过三次老家。
2008年8月20日,华国锋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他的骨灰暂时安放在北京八宝山。
2008年9月22日,华国锋之子苏彬、苏华以及华国锋的老秘书曹万贵来到交城卦山,为华国锋选择墓址,提出“四不原则”:不占用耕地、不与民争地、不破坏环境、不损坏古迹。
2009年4月8日上午,华国锋墓奠基仪式在交城县卦山南麓举行,山西省委原书记李立功主持了奠基仪式。
“他们不了解情况,以前那是个荒坡,不能种地,不能建房。”苏凤仙并不为此埋怨责怪任何人。
负责“华陵”工程的交城县民政局副局长白庆峰直言网上报道几处严重失实的地方:一是整个工程总面积为4260多平方米,而网上却说有10万平方米;二是安放工程总投资约为1200多万元,而不是过亿,而且基本都是地方政府支出,并无中央拨款;三是建筑材料有的是花岗岩,有的是当地出产的一种名叫“红晶石”的普通石头,没一块网上说的汉白玉。
“基本上差不多。”白庆峰的说法,记者在设计负责人―――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有为那里得到了印证。
“加上正在施工的吕梁英雄纪念广场5000平方米、晋绥革命历史纪念馆1200平方米,总共也只有1.04万平方米,也就是1个多足球场大,哪里来的10公顷?”白庆峰问。
至于工程造价,“即便是陵墓与广场、纪念馆三个工程加起来,也不会超过3000万元,何来亿元之说?”白庆峰说。
交城的压力
有当地人认为,在“华陵”的一些关键性的决策上,“县里说了不算,能做的就是出地拿钱”。然而,当“华陵”遭受舆论热议之后,承受压力最大的则是交城县。
进入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是中共领导人享受的人生最后一项政治荣誉,但是也有不少领导人想“落叶归根”。而领导人在地方安葬,也需要中共中央批准。
葬于家乡卦山,是华国锋生前遗愿。
“华陵”设计任务,是山西省政府经由省建设厅下发到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华陵”规模建多大?建成什么样?没有人给出一个明确的要求。
“上级领导对于‘华陵’的要求很模糊,既不能太奢华,又要符合、表达华老的身份。”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华陵”设计项目团队负责人杨有为坦承,在尺度的把握上很困难。
设计团队参访毛泽东、邓小平、刘少奇、胡耀邦等领导人的陵墓或纪念馆,寻找设计思路。
“可以说这完全是我们原创的,并没有模仿中山陵。”杨有为用“绞尽脑汁”来形容他的设计感受。
“必须反映出我们对华老的理解、情感,也要突出他的人品。还要把传统文化和时代气息结合起来。”
经过墓地选址现场考察,并且经过省、县以及与华国锋家属沟通之后,设计团队拿出设计方案。无论是上级领导还是华老家属,“对方案改动不多,不大。”
有当地人认为,在“华陵”的一些关键性的决策上,“县里说了不算,能做的就是出地拿钱”。然而,当“华陵”遭受舆论热议之后,承受压力最大的则是交城县。
针对舆论压力,交城县新闻办主任吕继峰也感叹:“成也交城,败也交城”。
“陵墓就在那里摆着,大家都可以看得到,对吧?而且8月20日华老的骨灰还要回迁。”吕继峰坦诚面对媒体,并不想隐藏什么。
“‘华陵’都不占地,生态园为啥能占?”
“‘华陵’都不占地,我们支持,我们欢迎,那这个生态园算是咋回事?”村民王桂芳问记者,“如果我们不同意,政府强占,我们阻止他们,违法不?”
“华陵”初建时,附近瓦窑村40多岁的村民王桂芳(化名)心里很高兴。
“以前那就是一个荒坡,现在多好看。”她幻想着以后建成经常过去晨练。
还有一个让王桂芳高兴的原因是,紧挨“华陵”南侧,有她家的几分地,而且还有几棵百年枣树,“将来‘华陵’成了景点,游人多了,树上的枣不出门就可能会卖个好价钱。”
交城骏枣是山西十大名枣之一,“是奥运会和亚运会上的专供品”,吕继峰说。
网上关于“华陵”占地14个足球场那么大的说法,一方面可能包括了“华陵”所在山坡的绿化面积,另一方面则可能包括了“卦山生态园”。
“在建‘华陵’前,县里就已经规划建城郊森林公园。”交城县林业局局长燕建平向记者解释,即使没有华陵,绿化还是要搞的。
按照规划,城郊森林公园包括500多亩山地和400多亩平地。目前,“华陵”附近的500亩山地绿化任务预计5月中旬完成,共种植约4万株树木,品种多样,包括松柏、柳树、国槐等,“考虑了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颜色”。
“‘华陵’周围的树可能大一些,其他地方的可能小一些。”吕继峰说。
“我们也只能局部考虑,用一些大的雪松点缀一下。”燕建平告诉记者,500亩山地绿化包括平整土地、山林养护,共花费900万元。
而400多亩平地的规划与建设,主要是交城县城建局来承担,林业局只需要配合。
这片平地就在“华陵”山脚下,绝大多数是瓦窑村的土地,其中就包括王桂芳的,“这是我们村最好的土地”。土地上有祖辈留下来的很多百年枣树。
据燕建平介绍,按照规划,将对这一区域进行整改,主要是弘扬枣文化,老枣树一棵都不会动,还要增添至100个以上枣树品种,再造一个100平方米大的人工湖,将生态园建成一个休闲度假公园,游客可以采摘枣子。
交城县城直到现在没有一个公园,“市民连个晨练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在马路上跑。”从2000年开始,县领导就想结束这种历史,但是政府让村民迁坟之后就没了动静。
村民认为,现在县里要借力发力,“华陵”建好之后,“二期工程”即将开启。
在交城县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局与瓦窑村村民签订的“卦山生态园土地租赁及附属物补偿协议”上显示:该工程建设将与卦山景区、华国锋同志骨灰安放工程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旅游景区。
而白庆峰也说,根据县政府的财力,结合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推进整个工程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
目前,共涉及的200多户村民认为补偿不合理,大部分拒绝签字,“二期工程”面临阻力。
“‘华陵’都不占地,我们支持,我们欢迎,那这个生态园算是咋回事?”王桂芳问记者,“如果我们不同意,政府强占,我们阻止,违法不?”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