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是他(药家鑫),我也捅……怎么没想着受害人(药家鑫事件中的死者)当时不要脸来着,记车牌?”很难想象,据留言人的资料显示,如此的话语竟然来自一个大学生———药家鑫的同门师妹李颖。近日,此言在网上风传开来,网友们纷纷指责李颖。对此,教育、心理专家称,“药家鑫们”正给我们的教育敲响警钟。(《重庆晚报》4月4日)
直面“药家鑫们”产生的土壤
你很难想象“我也捅”的残忍话语出现的前提竟然是———“当时受害人不要脸来着,记车牌?”如果一个个体不能为自身的错误承担责任,相反把问题推到受害者身上,甚至用侮辱性话语和让生命消失的方式来避免责任的担当时,带给社会的恐怕就不仅仅是震惊了吧?难怪教育学专家张敏强认为“太糟糕了,太可怕了”,“李颖发出这样的言论,是中国教育最危险的信号。”
可以说,如此言论的出现既是是非不分、价值观混乱的折射,也是把他人当成“地狱”观念的显现,在“最基本的人性都已丧失”的同时得出“学校的教育也非常失败”的结论并不为过。
药家鑫的同门师妹李颖的话语让我们再次见识了不少年轻人对自身生命的漠视、对他人生命的轻视、对异类生命的摧残的严重倾向,也提醒我们应重视生命教育。直到今天,分数与就业依然是我们整个教育的原点,这在笔者看来,是催生“药家鑫们”的重要土壤,而这种土壤恰恰排斥了生命教育的存在的支点。(作者:朱四倍)
药家鑫师妹就该被“会商”
一直以来,对“北大会商”,我都是不能容忍的,我总认为思想的偏激完全可以理解,毕竟我们不能扼杀自由的灵魂。但事情也往往会因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当我看到药家鑫师妹的新闻时,不得不改变自己对“北大会商”的偏见,当一个人的意识能如此之疯狂时,已是社会的隐患,这样的人的确需要进行“会商”。
当药家鑫师妹吐出这样的惊人言论时,她被人肉了,继而引发公愤,和那为药家鑫辩护的律师一样,都让公众愤愤不平。这可以理解,一个人如果缺乏最起码的对生命的敬畏,就难以被社会认可;同样,当一个人杀害不少无辜的生命时,无论他出于怎样的一种动机,在公众眼中,他都不能被谅解,因为我们都期盼法律能够规范与约束人的行为,而最终目的,便是更好地维护我们自身的权利。
律师辩护的“激情杀人”,药家鑫师妹说的“我也会那么做”,之所以被广泛批评,只因生命无价,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对药家鑫师妹的言论,不少专家纷纷发表看法,有人认为是人格培养缺失的原因,也有人感叹太可怕了,甚至有人认为这是教育的失败,连最起码的人性都没有了。(作者:龙敏飞)
药家鑫师妹“捅”破了什么“窗户纸”?
单独看药家鑫师妹的这番言论,毫无疑问缺少起码的人性。但是,任何话语还必须放之相应的语境加以考察,才不会断章取义。从药家鑫师妹的这番言论产生的背景来看,极有可能是在舆论由批评药家鑫本人,转而延伸到学校及校友这个群体,出现语言对抗情况下的一种应激之举,如同通常条件下话赶话的一种失语。这种情况下,过激言论,尽管是一种无知,但不能动辄冠以某种大帽,予以定调或者批评,这样的做法本身也是一种不负责的表现。
而以药家鑫师妹为代表的同学维护药家鑫本没有什么错,比如一名叫胡清的人在帖子表示,“不管你们怎么评论键盘系的学生,我都站在同学的立场,不管他是对还是错,因为这时候没有精神上的帮助,只是一味地批判,那他真的就毁了”。犯错的人也需要帮助,道德上的谴责与精神上的帮助,实际上是两码事,而同学们同情或者帮助药家鑫并不代表认同他的罪行,更不代表他们处于药家鑫犯罪的情境中,会真的采取相同的手段,即便是药家鑫师妹未必会真的去捅。
不否认药家鑫犯罪前是个好孩子,与同学们相处不错。从某种意义上,药家鑫犯罪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属于一种特例。把这种偶然性的特例,推而广之上升到某个特定群体,对其身边的同学施加某种影响,甚至横加指责,不能不说是舆论的一种泛化,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将社会的恶无限地加以扩大。
同样的,药家鑫师妹“我也要捅”,是这种极端舆论氛围下的极端言语,不能轻易以是非观念界限模糊、没有人性来作结论,更不能将这种现象推而广之,强加到青年大学生这个群体,甚至说是教育的缺失。(作者:木须虫)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