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记者的镜头中,她们口罩蒙面,留下更多是的背影;在与朋友聊天时,她们很少提及自己的工作――是低调,也是一种无奈!
她们与大多数“白衣天使”不一样,因为她们医治的对象是艾滋病患者;她们从来没有因为这种低调或者无奈,而保留自己对患者的那份爱。
H是沈阳的一位艾滋病患者,长期流浪街头。今年8月12日深夜,浑身密密麻麻生满脓疮的他,由“110”委托"120"急救车送到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抢救时,H说自己有8个兄弟姐妹,可医生按照他手机存储的号码逐一挂过去,所有接电话的人回答都是“我不认识H!”
在H生命的最后49个日子里,是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艾滋病病房的医护人员承担了他全部的生活和护理工作,而直到他生命走到尽头的那天,也没有一位亲人肯认他……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是辽宁省惟一指定艾滋病救治医院。自1992年辽宁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至今,到该院就诊的艾滋病患者逐年增多,去年的接诊量高达1100余人次;其中,最小的患者只有14岁,最大的已78岁。
为了保护艾滋病患者的隐私,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艾滋病病房没有任何与艾滋病有关的标识。该艾滋病病房共有5位医生、9位护士,全部医护人员均为女性;在今年收治的47名患者中,有10多位没有亲人照顾。
去年春天,S医生在救治过程中,被狂躁的艾滋病患者抓伤了手,吃了半年的抗病毒药物,经常呕吐不止,可她不敢告诉家人,每天还要坚持上班。半年后,S医生经检查没有被感染,但在那180个日夜里,她所承受的精神压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尽管艾滋病病房这些医护人员的工作存在危险和压力,也没有任何特殊补助和津贴,但她们从没因此而抱怨或影响工作。因输血而感染艾滋病的患者D对此最有发言权:“我在这救治8年了,当初是她们帮我度过难关,恢复了继续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在我眼里,她们不是普通的医护人员,她们是真正的天使……”
尽管人们已不再谈“艾”色变了,但是这9名护士中,有4人至今没有男朋友,“在介绍对象时说是艾滋病病房的护士,当时就会让对方不舒服,这样的尴尬场景很常见。”说这番话时,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张院长表情很无奈,“见报时除了要隐去艾滋病患者的姓名外,还要虚化医护人员的姓名,更不能有她们露脸的照片,因为社会上恐‘艾’心理仍挺严重。”
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联合国将2009年至2010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确定为:“普遍可及和人权”,意在强调实现艾滋病预防、治疗、关怀和支持的普遍可及是保护人权的当务之急。
01:L护士在这个岗位已工作整整5年,她现在与许多艾滋病患者都成为了朋友。
02:因为血液是艾滋病传染的三个途径之一,白衣天使们在为患者挂点滴插拔针头时都倍加小心。
03:在交接班的间隙,X护士1岁多女儿的影集成为姐妹们争相传阅的目标。
04:为了避免差错,白衣天使们每天要将患者的用药反复进行核对。
05:一位夜班护士要面对多位艾滋病患者,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06:白衣天使们从早到晚要进行无数次的查房、换药和打扫卫生等工作,每天所走的路加起来有几公里。
07:尽管这位刚去世的艾滋病患者被亲人抛弃,但在这些白衣天使的照料下,令他有尊严地走向另一个世界。
08:与艾滋病患者有关的所有垃圾都要装在固定的容器内,最后进行统一的特殊处理。
09:在这栋普通的大楼里,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艾滋病病房没有任何的特殊标记。
10:从外表上看,艾滋病病房与普通病房并无区别,只是在窗口上方多了3个换气扇。
11:每天上午,除了要为患者整理沾满皮屑和血痂的床铺外,还要对病房进行严格的消毒。
12:艾滋病病房的拖布上都贴有红色的胶布,按照清洁区的污染程度由1至5条加以区分。
13:艾滋病病房的医护人员短缺,加上“四班倒”的工作时间很难将人员凑齐。
14:因为人员短缺,艾滋病病房的医护人员每天都是高负荷地工作着。
15:为了避免一些病菌感染家人,所有医护人员下班后都要进行认真的卫生清理。
16:X护士(右二)除了上班还要回家带孩子,姐妹们为了让她能休息一会都争着多干些工作。
17:因为艾滋病病房没有男性医护人员,一些体力活她们只能自己想办法。
18:艾滋病病房的办公设备并不先进,但这并不影响她们的工作热情。
19:艾滋病病房的医护人员很难准时吃上午饭,她们便自制了这个简易“保温箱”。
20:医院没有职工食堂,医护人员只能自带午饭在休息室用餐。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