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向来有“视死如生”的冥葬传统。如今一些农村,在逝者下葬之时,会烧一些金山银山、楼堂馆所、电视冰箱之类,当然都是纸做的。地下那个世界,想象中是跟地上差不多的,也由等级森严的各级官员统治,少不了打点一二,免得黄泉路上奈何桥头,收过路过桥费。厚葬跟薄葬的区别在于,是否有足够的银子让人在阴间花。
唯物主义基本上摧毁了这个文化传统。取而代之的火葬,让人死之后化为灰烬。即便这一小撮尘灰,也得有个容身之处,骨灰盒总要埋在地下的。电影《非诚勿扰》中那个四川姑娘,就是卖这个的。不过在当下,阴宅比阳宅的单价贵好几倍,动辄一平米数万元,还只有20年产权。这样一算,比房价贵了十倍不止。
以此而言,宁波北仑总算给民众办了件好事——当地推出“经济适用墓地”,每平米只要七八千元,确实相当便宜了。要知道,许多人生前住不上房子,死后无法下葬。子女只好把骨灰盒供在家里。读者诸君有兴趣的话可以搜索一下“死不起”这个词。开死亡证明要钱,火化要钱,葬礼要钱,骨灰盒要钱,墓地要钱,算下来没有十几万,是很难完整地死一回的。
让民众的死亡成本降低,让大家都死得起,这当然算是一件善事。不过这个经济适用墓名额有限,算是个稀缺东西,难保不会像当年经济适用房那样被人上下其手。我只希望申请过程能够公开公平,别的不敢奢望。看看北京,五环外的万安公墓一平米10万,赶上二环的房子了。
在这个语境下,如果我说“宁波人民有福了”,肯定不是一句吉利的话,而且还非常别扭和纠结,会被宁波人民痛斥。为什么会别扭呢?就是因为 “死”是一件很严肃的事,不能拿来开玩笑。但事实上宁波的死亡成本确实比北京低。“死不起”是一个普遍现象。几乎每过几个月,我们都能看到“殡仪馆暴利” 的新闻。
在我们这儿,“死不起”这个事情本身,跟“死亡”一样不可避免。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论你是谁,只要想用屁股大的一点儿地方,都得跟国家买,因为土地是国家的。至于国家是谁的,这个问题似乎从来也没搞清楚或者压根不打算搞清楚。地价高了,就有人说这是市场经济的常态,因为中国人多嘛。一来二去,老百姓也就被搞糊涂了,只好透支未来三十年的钱去买房子。等房贷还清,也就差不多六七十了,紧接着就要贷款买墓了。
这样的生存和死亡状态,不应该是中国人的常态。人民与土地的关系被人为割裂与阻绝,使得在这个社会中生存的每个人,都呈现一种无所依赖的游离状态,孤立无援孑然一身,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当然了,有另外一些人拼命鼓吹这是一种先进的发展模式,我想事到如今,恐怕同意他们的人也不会太多了。
在通货膨胀的大背景讨论墓地降价,在感觉上是一件很怪异的事情。以前媒体总说,买房跟买白菜一样抢,如今白菜也开始涨价了。据说改革开放后,人民的收入增加了N倍。但是改革开放前似乎也没出现“死不起”的情况。总之,所有的东西都在涨价,钱却越来越不够花,越来越活不起。宁波这样搞,风险还是很大的。保不齐会因此出现一个“宁波移民潮”,大家都死在宁波算了。(作者:秦嘉)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