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首访苏联时的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组图) |
www.sinoca.com 2010-10-11 网易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1949年12月,刚刚胜利指挥完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毛泽东,还来不及抖落干净身上的战争硝烟,就匆匆踏上了苏联“老大哥”的国土,开始了他一生中第一次行程万里的出国远行。
拒绝江青插手选礼品
毛泽东这次苏联之行,除了有与斯大林就两党两国所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及商谈两国之间的有关条约、协定的目的外,还负有前去庆祝斯大林的70寿辰的任务。中共中央为此委托中央办公厅筹集和选定赠送给斯大林的寿礼。
江青闻讯后迫不及待地插手选送礼品一事。她再三建议带些能表明中国国情的礼品去,而且最好只带些农产品和工艺品去。首先是山东的大白菜、大葱、大白萝卜,其次是绣有斯大林形象的湘绣制品、景德镇陶瓷、浙江龙井茶、杭州刺绣、江西的竹笋等。
江青1949年夏季曾去过莫斯科一趟,并受到斯大林的礼遇和夸奖。她自以为她知道斯大林需要什么,喜欢什么。
然而,毛泽东对江青插手选送礼品却极为恼火。一次,毛泽东问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出国带的礼品选好了吗?”杨尚昆说:“选了一些,江青同志正在帮我们一起选。”毛泽东听了,脸色顿时就沉了下来:“赠送礼品,你们和外交部礼宾司选就行了,为什么要江青和你们一块选?不要让她插手,她也不懂,你们选定的让恩来定就行了嘛。”杨尚昆连忙解释道:“主席,这是我们找江青同志帮助办的。”毛泽东挥了挥手,口气依然严厉:“你们不要找她,她不懂这方面的事,这是和外国人打交道。”杨尚昆继续解释:“江青同志最近刚从苏联回来,有些情况可能比较了解。”毛泽东真动了气,声色俱厉:“你们怎么非要她插手呢?”杨尚昆见毛泽东如此生气,只好按毛泽东的意见办。
后来,送给斯大林的私人礼品是丝绸和屏风。
毛泽东戏谑说:“看来美国人出的东西也不灵啊。”
12月6日,毛泽东启程访苏。晚上6点多钟,身披斗篷、头戴皮帽的毛泽东与随行人员陈伯达、叶子龙、汪东兴、师哲等离开中南海丰泽园,在西直门火车站登上了开往莫斯科的专列。专程送行的公安部部长罗瑞卿、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及李家骥等一些警卫人员也上了专列。专列由前卫车、主车、后卫车组成。专列内部装修得很漂亮。车厢内设有办公室、卧室、卫生间、客厅,还有秘书室、工作人员室。
毛泽东满意地问滕代远:“这列车是哪里生产的?”毛泽东还没有坐过这样高级的火车。
滕代远介绍说:“这是美国送给蒋介石的。老蒋一次也没有坐过就成了我们的胜利品了。据说宋美龄坐过一次。”毛泽东和周围的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东北的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气温常常在零下30多摄氏度。专列行进到长春时,车上的暖气管子冻坏了。车厢内顿时有点寒气袭人。长春站调来一台车头用热气熏车十几分钟,也不见效。作为铁道部长的滕代远急了。但从安全考虑,列车不便在长春、哈尔滨等大站久停修理。当时刚解放,国民党特务的活动还很猖獗。专列行进途中,曾先后在丰台火车站和天津火车站旁发现两颗旧手榴弹,令随车的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和车上的警卫人员很是紧张了一阵。为确保毛泽东的安全,当时动用了3个军的兵力把守北京至满洲里沿途的桥梁、涵洞,严防特务的破坏活动。但毛泽东却依旧谈笑风生,他还说动用这么大的兵力来进行沿途警卫大可不必。 专列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缓慢地翻越大兴安岭,后来又临时加了一个火车头,这样前拉后推才勉强过了兴安岭。由于海拔增高,气温也越来越低了。车过兴安岭时,车厢内的温度已降到5摄氏度,毛泽东也有点搓手动脚了。他埋怨说:“这火车不是车厢冷就是拉不动,比老牛车还慢。你们还说是战利品,还是美国出的?”李家骥赶紧给毛泽东添加衣服,披上斗篷。毛泽东不知道车厢内温度变低是暖气管冻坏了,对李家骥说:“你去问问怎么回事。”
一会儿,汪东兴说:“主席,是不是车厢太冷了,恐怕还得忍受一会儿,因为暖气管子冻坏了。”
毛泽东问:“怎么搞的,老出事,滕代远哪里去了?”
“滕部长正在想办法,他从长春就发现了问题,一直没能解决好。”李家骥在一旁插话说。
毛泽东朝缩拢到嘴边的双手哈了一口热气,不无幽默地说:“噢,是这么回事,看来美国人出的东西也不灵啊!”
汪东兴说:“他们这东西在咱们东北根本不能用,在南方还行。”
毛泽东风趣地说:“那你们早干什么去了?就没有想到这一点。铁道部部长也没想到这个问题?看来你们对美国货还没有搞明白,还有点迷信洋货啊。”专列在博克图小站停了半个小时,修理暖气管。毛泽东望着车窗外的皑皑厚雪,对李家骥说:“美国的东西就那么灵,我历来不信,有些人迷信洋货,怎么样,结果害了自己。”暖气管还是修不好。汪东兴上车无可奈何地告诉了毛泽东。
毛泽东打了个走的手势,叹声道:“那就赶快走吧。车都冻坏了,我已准备冻成冰棍喽。”专列终于到达中国边境城市满洲里。为了表示对毛泽东的尊重,斯大林派了一列苏联专列和他的上校警卫队长别里别契及一位外交部副部长专程来迎接毛泽东。
坚持要睡硬板床
登上苏联的专列驶过第一站奥特堡尔后,已到了吃饭的时间。“好啊,我们要吃洋饭了。”毛泽东风趣地转向李家骥:“家骥,你喜欢吃西餐吗?” 李家骥说:“喜欢,不过西餐不如中国菜好吃。主席如果不习惯西餐,我们可以让我们自己的厨师搞一点。”“不,不能吃我们的,还是吃他们的饭,这也是个礼节嘛。刚坐上人家的车,就用我们的大师傅自己做,不大好。”毛泽东摆了摆手,又对李家骥吩咐说:“叫他们多搞几个人的饭菜,让陈伯达、师哲、叶子龙、汪东兴跟我一块吃饭,你也和我一块吃。”
一会儿,苏联厨师就把饭菜准备好了。这次为毛泽东服务的是斯大林身边、也颇受斯大林喜欢的一位老服务员。毛泽东微笑地握住老服务员的手:“谢谢你啊,老同志。”老服务员看着平易近人的中国领袖,感动得连连说道:“谢谢毛泽东同志,谢谢毛泽东同志。”
落座后,毛泽东一手拿着西餐刀,一手拿着李家骥特意为他准备的筷子,谈笑风生:“你们说这两样东西哪种好啊?”
翻译师哲回答说:“用习惯了,两种都好。”毛泽东侧脸又问以教授身份随访苏联的陈伯达:“你说哪种好啊,陈教授?”陈伯达正把一大块肉送到嘴里,他本来难懂的福建口音更加含混不清:“筷、筷子好。”
毛泽东接过陈伯达的话,对筷子发表了一番宏论:“我认为也是筷子好。第一经济,不用多少钱就可以买到,不愿意买,用一根树枝或一根竹子削一下就是一双筷子,而且还反映了中华民族节俭的精神。第二大众化,中国老百姓都用它,富人不用,他们用的是象牙筷子,和我们说的有区别。第三轻便好带,不怕丢失,不用防盗。”
毛泽东到达莫斯科后,下榻于莫斯科郊外姐妹河畔的斯大林别墅。他来到卧室,用手按了按软蓬蓬的高级沙发床和鸭绒枕头,皱起了眉头:“我睡不来这种沙发床,把我用的东西和书拿来。”
一旁的李家骥说:“主席,我们把垫子掀开,铺上木板就行了。”
毛泽东点点头说:“不能麻烦人家,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晚上,我国驻苏联大使馆的同志把木板送来了。上面铺上了毛泽东用惯了的旧褥子、白床单等。
苏联方面的工作人员对中国人为毛泽东搭起的“新床”感到难以理解。师哲连忙解释说:“毛泽东同志有用自己被褥的习惯,这样才能睡好觉。”
别里别契耸了耸肩膀,表示还是难以理解。直到师哲详细地给他讲了毛泽东多年以来形成的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习惯后,别里别契才理解地伸出大拇指:“毛泽东真伟大,毛泽东太俭朴了。”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