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信仰成为中国富人物质以外的另类时尚(组图) |
www.sinoca.com 2010-08-25 网易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半月以来,轰轰烈烈的“李一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场关于信仰的讨论。至今,随着警方的介入,“李一事件”的性质已发生变化,但更耐人寻味的讨论,依然萦绕在“李一”这一符号背后的那些社会精英和“成功人士”身上:这些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比一般人富裕的“富人”,为什么都热衷这样或那样的“信仰”?这里,我们试图从社会对“信仰”的态度、以及“信仰”所扮演的角色,近距离考察这个问题。
“功利化”信仰的兴盛 图为“妈祖旦”庆祝活动现场。妈祖被奉为保护航海者的神明,然而妈祖崇拜的身份其实是“文化遗产”而非宗教活动。
一个边远农村里,年轻的基督教进行“布道”的现场。 2/3中国信教者信奉佛教、道教及其他民间神明
对于什么样的人更热衷信仰或宗教活动,目前还未得到比较有说服力的实证。但从数据分析中看到的一个趋势是,中国人也许比过去更重视信仰了。据官方年初公布数据,中国信教者约有1亿人。若按民间统计数据估计,这个数字可能更大(虽然,“宗教信仰”如何定义,也许本身就是个模糊的事情)。
据2006年中国的一项宗教信仰调查,高达31 .4%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有宗教信仰。其中,2/3受访者称自己信奉佛教、道教或龙王、财神爷等其他民间神明。与此同时,财富与信仰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浙江温州,人们越来越多地遇到所谓的“老板基督徒”和“基督徒创业者”,这些“信徒”出钱修建教堂、建教会和传播信仰。(据美国国家公共电台7月18日报道)
“报”成为信仰的核心,“信神”是以虔诚换得“善报”
专注于宗教社会学研究的、华东师范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向平,提出了所谓的“关系―信仰”模式。他在文章中提出,中国人相信天帝、天命,遵守着“有还有报的互惠原则”:中国人信仰宗教有一个深植的传统,即是相信因果报应、相信人际关系与神人关系之间的彼此对应,如“天道福善祸淫”、“上天孚佑下民”的说法。
李向平指出,正是相信“报”,不仅使社会互动具有关系取向,即使是宗教行动也同样具有了这种关系取向。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被用之于处理“神人关系”,进而构建了中国人的“现世的理性主义”(worldly rationalism)。正是基于“报”这一观念,很多人的宗教行动和宗教心理,就不可避免地带上关系主义和功利主义取向,对效用的关注远,也超过对信仰的内容本身的关注。沿海商人热爱宗教形式的活动,其中不少确是报有“以虔诚换善报”的想法。
“被世俗化”的信仰 普度大学研究发现,58%的人声称自己不信仰任何宗教或任何神、鬼、佛等,但其中44%的人在以往的12个月中曾有过某种形式的宗教实践。 剔除那些明确认同某种制度型宗教的信仰者之外,中国有1.45亿人相信风水,1.41亿人相信财神,3.62亿人曾在12个月内算过命或看过相。
“信点什么”很常见:只有15%人口是严格无神论者
“李一道长”被炒起来后,公众讨论的第一落点是,李一所代表的能否称为真正的“宗教信仰”?有学者将其定义为“巫术”、“养生术”,有人称其不过借了宗教作“幌子”。这场讨论现正因李一涉嫌强奸和行骗等焦点有所转移,但一个难以否认的事实是,在这个国度,“信点什么”是个挺常见的心态。
7月底刚召开的“第七届宗教社会科学年会”上,美国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杨凤岗教授提出,根据2007年中国零点研究咨询公司“中国人精神生活调查”所提供的数据,其研究团队认为16岁及以上人口中,85%的中国人有某些宗教信仰或宗教实践,只有15%人口是严格无神论者。(据《南方都市报》报道)
宗教信仰与实践也是一种谈资
香港浸会大学宗教哲学系博士、现任教于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的欧阳肃通在接受采访时就提到,从历史上看,禅宗(佛教到了中国后的主要表现形式)差不多就成了一种文人谈资,“变成了玄谈式的东西”。
事实上,现代人生活中,人们常常什么东西都放在一起来拜──佛、道两教融入了民间信仰当中,而这些民间信仰很难完全用佛教或是道教来界定,但在人与人交流中,这些体验往往也是一种谈资。
民间信仰“门槛”普遍不高,看破红尘已是极致
对于民间信仰甚至“巫术”是否能替代真正的宗教,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邓晓芒称,本身没有积极精神追求的一些信仰成为社会的主流,反映了主流人群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精神层次下移”。
他解释,这一现象一方面是改革开放以来世俗化影响力越来越强所致。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人“在信仰上不愿意升华”,而民间宗教追求健身、神仙保佑等倡导“门槛”非常低,顶多希望避世和“看破红尘”,因此从事这一类宗教实践实际上并不“费力”。(据《时代周报》)
“富人的信仰”:物质以外的“另类时尚” 与“基督教井喷式发展”的说法相反,在中国“一教独大”的很可能是佛教:有报告指出,中国近1.85亿人自我认同为佛教信仰者。
2009年的APEC中小企业峰会,重庆缙云山道教协会会长李一也是“座上客”。 望神眷顾:主流人群的“功利化信仰”心态
据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欧阳肃通分析,热衷求神拜佛的人中,官和商占了很大一部分:“他们很多人平时行为并不检点,却特别在意神灵保佑,这完全是一种功利心态”。希望获得某种特殊的神灵眷顾的心态,确在由各阶层社会精英组成的主流人群中很常见。
普度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杨凤岗教授也指出,经济改革使得人们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唤醒了人们内心对超自然力量的需求”。国内率先质疑李一的媒体《时代周报》文章称,社会公平的缺失和法治的不健全,使得这些富人的致富之路极其偶然。这种“偶然性”也让不少社会精英强烈地缺乏安全感、精神上也处于无根状态,急切希望寻找所谓生命的价值和支撑。
心灵治疗:从宗教式实践中寻求某种答案
平心而论,我们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精神需求。富人、或者说社会精英看上去更重视信仰、或更倾向于从事宗教实践,也离不开物质条件这个因素。从对李一的追踪报道中我们看到,听“大师”讲一堂课,价格不菲。无论目的如何,不需要再为温饱奔波的富人比一般人更享受得起这种“精神消费”。
追求一种“心灵治疗”、寻找如“人生的意义”等更深层次的问题答案,也许是很多富人愿意接触非自然领域的原因。心理学家申荷永就表示,不管是从道教角度还是从道教文化上,李一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吸引力。他指出,尊重或追随李一的人,或多或少“是在跟随他们心目中一个道家的代言人”。
马云:我只是“到另外一个领域思考”
“李一事件”之后,马云几乎是唯一一个直接就此发表过评论的精英代表,他的解释,对理解“富人热衷信仰”有一定启发。曾邀请李一在去年APEC中小企业高峰论坛上演讲的马云表示,听李一讲课,“只是借一个场所,借一个方法论,借假修真,强迫自己离开平常的办公室,到另外一个领域思考。”
马云坦言,虽然确实有所收获,自己并不是什么“李一的学生”。“他很聪明,记忆力非常好,喜欢读书,知识面广,对于道家的学问知道的很多”,这就是马云对道长李一的描述。在许多像马云一样的社会精英看来,生活富足和功成名就以后,从另一个层面(往往在他们眼中是更高的层面)追求精神的提升,几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据《第一财经日报》)
结语
在信仰稀缺的社会里,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对信仰的理解。当下,没有哪种区分能划清宗教与非宗教的界限,更难有何种实证能充分解释每个人背后的动机。无论是怀着投机主义心态、抑或寻求超越现实的解脱,社会精英的“朝圣”实践,在普通人眼里,仿佛就是一种“另类的时尚”:尽管难以名状,但必定是填补了某片空白。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