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60岁以上老人已超1.67亿 一半空巢孤独终老 |
www.sinoca.com 2010-06-17 人民网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在北京朝阳区水碓子小区,60多岁的张大爷每天都去坐公共汽车,从始发站坐到最末一站,再坐回来,以此排解寂寞。
70多岁的史阿姨每天和老伴分头在小区里散步,不到吃饭、睡觉的时间都不想回家。最常做的事就是坐在小公园,望着满园景色发呆。“家里也冷清,老伴耳聋,也就和保姆说说话。”史阿姨有6个孩子,但只有在周末时会过来看看,“孩子都忙,我不能老拖累他们。”
这两位老人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空巢老人,他们生活能自理、也有退休金,但心里却充斥着孤独寂寞。中国文明网联合多家网站正在开展的一项调查表明,64.7%的被调查者认为空巢老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心灵孤独。
空巢老人是指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独自生活的老年人。在我国1.67亿60岁以上老人中,空巢老人占了一半。谁来照顾他们的生活、抚慰他们的心灵?
北京市西城区招聘了21名为老服务巡视员,起初目的是每天看看老人有什么需求,然后联系相关部门帮忙解决。时间长了,空巢老人接受了巡视员,把他们当作亲人一样看待,他们的主要任务变成陪老人聊天。做了两年半巡视员的吴家伟说:“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都缺乏安全感,一般陌生人都没法和他们沟通,这些老人很少与人交流。现在每天都盼着我来解解闷。”
随着家庭结构小型化格局基本形成,4―2―1时代(4个老人、2个中年人和1个小孩)正式到来,独生子女往往无力兼顾事业和多位老人,家庭的养老功能正在逐步减弱。
全国老龄办2008年发布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指出,今后空巢现象将更加普遍,空巢期也将明显延长。与发达国家独居及夫妇空巢户高达70%―80%的比例相比,我国老年人空巢比例持续增加的趋势将是不可逆转的。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指出:“空巢老人的主要问题是"空心"。对于城市、农村较富裕地区的老人来说,他们最主要的需求是精神慰藉服务。”他说,所有老人都需要精神慰藉,空巢老人可能更加明显一点。这是一个社会问题,应该由政府、社会、家庭来共同解决,不是哪一种单独的力量能解决的。
空巢老人面临三大挑战
政府应鼓励子女和老人就近居住
养老问题是社会关注的话题,今年被列入全国人大12个重点提案,也是涉及代表人数最多的提案。
吴玉韶指出,不断增多的 空巢老人面临三大挑战:
一是生活保障。主要是经济方面,尤其是农村地区老人的养老问题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任务,目前的新农保水平还太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城市空巢老人将不再是贬义词,而是意味着有房、有独立经济能力、有单独的生活空间、生活质量更高,这部分人的经济保障不是问题。因此在这方面,我们更应该关注广大农村的空巢老人。
二是日常照料服务。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服务,这是当前应对老龄化的核心问题。目前的老年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既缺乏专业的管理公司,又缺乏大批专业的护理员。比如养老护理员,全国只有2万多人,而实际需求接近千万。
三是精神慰藉。目前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主要靠家政服务员,专业的心理从业人员较少。
我国已明确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辅助的养老模式。毫无疑问,子女是照顾空巢老人的第一责任人。据悉,《辽宁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首次将对老人的精神慰藉作为子女的一项义务写入地方法规。
调查显示,75.3%的人都想跟父母住在一起,但是69.4%的人由于经济原因(如住房压力大),无法实现想法。
吴玉韶建议:“政府应该鼓励子女和老人就近居住,在给老人购房的首付、契税、贷款方面给予优惠,倡导子女关爱老人的良好社会风气 。”据悉,全国老龄办决定,从今年起,将每年重阳节所在的月份定为“敬老月”。
老人的养老观亟待改变
培养兴趣爱好,生活才不空虚
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核心城区的老人中,空巢率达到70%。
“我们最大的困难不在于经费问题,而在于老年人的观念有待改进,很多为老服务无法推进。”北京市西城区民政局副局长朱建民说。
朱建民介绍,西城区老年人共有16.6万人,占总人口的20.4%。而这个数字仅仅是户籍人口,还没有包括很多外来的老年人。为更好地服务庞大的老龄人群,西城区民政局实行了生活照料服务、巡视员对接服务、心理热线及咨询室服务、文化养老服务等。
在北京什刹海一条胡同的尽头,68岁的吴占福拿着两个饭盒从一间低矮的平房出来,走到社区的配餐点,刷卡打饭,一荤一素一粥一饭一酸奶。“多亏社区给我们办了养老助老卡,每个月有200元,已经非常好了。”每天,吴占福和90多岁的母亲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散步,从来也不去活动中心参加文化活动。
什刹海社区服务中心主任梁华说,像吴占福这样办养老助老卡的老人有2700多人,社区给他们发补贴,为他们联系了配餐、修车、修鞋、卖菜、家政等各种服务,在社区建立了文化活动中心,在郊区联系了种菜的地方,让老人有事干,还能锻炼身体。从这些老人中,又发展了一些精神慰藉志愿人员,陪其他老人聊天、沟通交流、学电脑等。此外,社区还有专门的心理救助人员。
梁华说:“物质生活应该没问题了,主要还是精神生活不够丰富,很多老人感受不到老年生活的意义。”
吴玉韶认为:“改变养老观念,应从年轻时候就开始准备,不仅包括物质上的准备,还包括心理等各方面的准备。最好是从年轻时就培养兴趣爱好,老的时候生活才不空虚。”
发稿前,记者在北京市朝阳公园碰见了一群放风筝的老人,个个身体硬朗、精神饱满,放风筝时还能跑起来。其中一位从738工厂退休的刘大爷说,自从退休他就每天到朝阳公园放风筝,已经10年了。除了放风筝,平时还练太极拳,也养些花花草草,生活过得很丰富。
“人老心不老,生活才不闷,也不用儿女操心。”刘大爷说。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