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度对抗BBC 新加坡华人给英国和中国挑刺(组图) |
www.sinoca.com 2010-05-17 联合早报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马华卿会把一些活动盛况拍摄下来,制作成视频,上载到网上。 现就读于新加坡华侨中学高中部的马华卿在11岁那年来新加坡读书,掌握了通晓双语、又熟悉中国情况的双重优势。2008年奥运圣火在伦敦传递期间,马华卿对英国媒体对中国的不实报道予以纠正,引发舆论声势,最终迫使BBC道歉。去年底回成都探亲期间,马华卿也给家乡的英文挑错,其举动受到当地媒体的关注,当地今年初还兴起一场英文纠错行动。
在新加坡读书的体验,也激发了他了解世界,服务社会的愿望。来临的8月青奥运,身为永久居民的马华卿就是志愿者之一。
“终于选上了2010新加坡青年奥运会志愿者!今年8月青奥会期间,我将从事青年中文翻译一职……”当19岁的永久居民马华卿获悉自己顺利入选2010年新加坡青年奥运会志愿者时,他兴奋地用自己可以想到的一切方法,把这个好消息昭告天下。
马华卿在接受记者访问时,激动地说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我还不满18周岁,无法申请。这次成功申请首届青奥会志愿者,算是了却一个心愿!”
现就读于华侨中学高中部的马华卿将于今年11月参加‘A’水准会考,但他丝毫不觉得做青奥会志愿者会影响自己的学业。“只要合理分配时间,适当参与社会活动,只会对我今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起到促进作用。”他自信地说。
远在中国成都的奶奶、爸爸及陪他在新加坡读书的妈妈都非常支持他,这也让马华卿心里格外高兴。
马华卿能够在频繁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学业之间找到平衡点。在学习之余,他给自己安排了诸多工作:利用假期给家乡的一些媒体做特派员;创建网站宣传成都和重庆。
最特别的是,马华卿发挥熟悉中国情况,熟练掌握英语的双重优势,既对英国媒体对中国的不实报道予以纠正,也对中国的公共场所使用的错误英文“挑刺儿”。最轰动的,要数2008年他发现英国BBC报道错误,发起舆论声势,最终迫使BBC道歉一事。
选修马来语和异族同学沟通
马华卿11岁那年,在母亲陈瑛的陪伴下,来新加坡读书。他回忆说:“我是拿母亲买断工龄的7万块人民币,通过中介,来新加坡求学的。初来乍到,觉得一切都很陌生。”
当时,他就读于育能小学四年级,虽然临来之前一直在努力学习英语,但刚进入新学校时,英语也只是勉强能听懂,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还有障碍。两个月后,他才完全适应了新的学习和生活。
渐渐地,他在新加坡的求学生活变得如鱼得水。从2005年起,马华卿为了更好地融入本地社会,还选修了马来文,现在他可以用马来语跟异族同学沟通。他说:“在中国读书期间,书本上的知识学得扎实,但在新加坡我学得更为广泛,想法和看法也更加多元,并能学以致用。”
马华卿特别喜欢熊猫,网名为“新加坡大熊猫”。 把今年的“春到河畔”盛会上载网上
2006年12月,马华卿利用自己掌握的电脑知识,开设了旅游网站(www.samuelma.com/),用中英双语撰写文章,对外宣传家乡成都和他喜欢的城市重庆。课余时间,他常常泡在国家图书馆查找资料,争取把网站建设得更加多元化。
今年农历新年期间,新加坡与中国成都市联手举办了“春到河畔――推‘成’促新迎虎年”系列活动。“在滨海湾浮动舞台现场不仅观赏了家乡的花灯,听到了熟悉的乡音,还能品尝到家乡的美味,太幸福了。
“此外,来自成都的艺术家们也在台上为新加坡观众带来了川剧变脸、歌舞《俏花旦》、古蜀金沙等精彩节目,实实在在地让成都文化走进了新加坡,走向了世界。”
马华卿及时把活动盛况拍摄下来,制作成视频,上载到网上,让更多人与他一同分享欢乐的节日气氛。身在美国、泽西岛等地的外国网友看了视频,也被活动所吸引,纷纷在网上留言,向他询问更多活动详情。
他说:“这个网站对境外宣传的比重较大,外籍人士为主要对象。虽然宣传作用有限,但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马华卿非常庆幸在人生中拥有一段异国求学的经历,也很感谢母亲能一直陪伴在他身旁。他说,在新加坡读书不仅让他掌握了多种语言,也激发了他了解世界,服务社会的愿望。
他已经完成了青年奥运会志愿者的基础培训,正翘首企盼8月份实战阶段的到来。“首届青年奥运会就在新加坡举办,而我又能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为青奥会服务,这是多么荣幸的一件事啊!”
两度“对抗”BBC
2008年4月6日,在当晚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直播时段,英国广播公司BBC驻北京特派记者James Reynolds报道了一则视频新闻,说“中国政府试图掩盖奥运圣火在伦敦传递被藏独分子干扰”,并指中国政府是“鸵鸟”,“把头深深埋进沙子中”,是“报喜不报忧”。
网名为“新加坡大熊猫”的马华卿,在BBC网站上看到这则报道后,马上发现破绽: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是于伦敦时间当天上午10:30分正式开始传递的,相当于北京时间下午18:30分。但是,中国《新闻联播》在傍晚19:00就开始了。在不到半个小时之内,要把影像传回北京编辑、播放,怎么可能做得到?而且中国绝大多数媒体包括中央电视台,实际上在第二天都报道了奥运圣火在伦敦传递被“藏独分子”干扰的事件。马华卿认为,James Reynolds是在颠倒黑白,实在违背了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于是,马华卿先后制作了“反BBC污蔑”的两集视频,并上载至网络。他把自己制作的中英文版本视频,都上传到中央电视台网站以及YouTube、Facebook等世界知名网站。
2008年4月10日,人民网上载了马华卿制作的视频,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网站推出的《我们的网民反藏独》专题中,该视频也频频在醒目位置出现。最终,BBC《世界新闻》总编辑于4月16日在BBC网站博客上发出道歉信,表示“现在我们知道中国的一些媒体,尽管不包含主流媒体像中央电视台一套,报道了相关信息。我们错误地认为中国试图在掩盖奥运圣火在伦敦受藏独分子干扰的真相,当我们犯了错误,我们需要道歉,我们很愿意这样做。”
不过,马华卿看过道歉信后,对其态度相当不满意,认为BBC是在敷衍了事。于是他又制作了第三集《BBC不懂得什么叫做赔礼道歉》,抨击BBC“道歉的同时还要狡辩”是要不得的态度。不过,BBC没有再做出任何回应。
他说:“我当时反复核对了时间,怕是自己搞错了。”马华卿说自己对法律、经济、社会、媒体、外交都非常感兴趣,这会成为他日后选择职业的方向。但无论做什么,都不能失去做人的基本道德底线,也不能忘记一个青年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给家乡的英文挑错误
马华卿有时也会在网上论坛发表犀利言论,批评中国以及家乡成都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常和奶奶闹得不愉快。“我奶奶应该算是老革命了,她常跟我说‘家丑不能外扬’。我并不这样认为,正因为‘我爱我家’,才要多提意见,希望‘家’能越来越好。”
去年11月,马华卿回成都探亲期间,发现成都一些旅游景点、公共站牌和路标的英文翻译有些混乱。“或者是中式英文,或者是过度翻译,看得人是云里雾里。”
他专门给这些翻译标识拍下照片,如锦里、武侯祠以及部分公交站牌,都被他一一挑刺。他认为,一些特殊的路名应该保持中国文化特色,如“锦里”,翻译成“Jinli Street”着实不妥。因为英文里没有与“里”字对应的单词,所以保留原称“Jinli”是最佳方案,好记又简洁,不累赘。比如:新加坡有很多路名,如Jalan Kayu、Jalan Besar、Jalan Daud、Lorong 29 Geylang,都是马来语路名,新加坡政府并没有把它们翻译成“Kayu Street””Geylang Lane 29”,而是直接沿用原称。
“新加坡是中西文化的交汇地,在翻译地名时,已经充分考虑到中西文化的不同,因此借鉴新加坡在翻译中文地名上的经验,无疑是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马华卿说,在成都有些英文翻译,简直让人哭笑不得。“比如,我在成都某电影院看到的一句英文标识:Please turn on the quake function of your handphone,原意是想说‘请把您的手机调成振动’。”
马华卿给家乡的英文挑错的举动,受到当地媒体的关注,《华西都市报》在今年1月报道了此事,并在当地兴起一场“还有哪些翻译‘怪’”的群众参与英文纠错行动。“我奶奶知道这件事后一改常态,不但没责备我,还说这个‘茬儿’找得好,可以帮成都提升国际形象。”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