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青年报:现在是时候和第三世界说再见了么? |
www.sinoca.com 2010-04-27 中国青年报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4月25日,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通过决议,向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转让3.13%的投票权,使后者的投票权比例达到47.19%,接近半数;而被称为“世行改革最大赢家”的中国,投票权比例增加至4.42%,已超越德国、法国、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在世行投票权位居第三的举足轻重的国家。
按照许多国际媒体的说法,通过这次改革,中国在世行架构中真正获得了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发言权,成为被国际承认的、货真价实的经济大国。世行行长佐利克在会前曾表示,第三世界的概念“已经过时”,到了将这一概念取消的时刻了。
世行在此次投票中就并未使用“第三世界”,而使用了“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概念,显示出“取消第三世界概念”的决心。而中国此次投票权比例一下提高了1.65%,占了“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所增加投票权比例的一半还要多,给人的感觉,仿佛业已“转型成功”。不论“第三世界”的概念是否真的过时、是否真的要取消,照一些人的看法,中国从此无需“与绛灌为伍”、跟第三世界相提并论,而可以堂而皇之地和他们说再见,加入到富人俱乐部行列去了。
《荷马史诗》里有个故事,说大力士海格力斯力大无穷,但力量的源泉来自大地之母,当英雄赫拉克里斯将他的双脚举离地面时,他便失去了这无穷的力量,结果丧失了生命。中国是世行改革最大赢家不假,但这一胜利成果,并不单纯来源于中国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同样来源于其身为第三世界的一员,是公认的第三世界国家代表和代言人之一的特殊身份,没有这样的身份,单打独斗的中国,很难于如此短的时间里在素以保守著称的世界银行获得如此快的地位提升。
毋庸讳言,不论是佐利克还是美国等发达国家,都希望中国尽快和第三世界说“再见”。从正面角度看,这是对中国实力的一种承认,一种尊重;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隐含了希望将中国和第三世界切割,使之成为双脚离地、力量枯竭的海格力斯的想法。
不论哥本哈根峰会还是人民币汇率改革,发达国家最头疼的,就是中国背靠发展中国家的鼎力支持,来抵抗前者的要求和压力。第三世界的认同和信任,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中国这个“海格力斯”的大地,是巨人的力量之源。从哥本哈根峰会上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倒戈,到近期巴西、印度突然站到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的第一线,都可以看到,随着中国地位的被拔高,随着发达国家游说活动的强化,这片“大地”原本就有变松、变软的迹象;而中国独揽新增投票权的一大半,也会让不少发展中国家产生更多异样想法,让大地变得更松软。此刻中国应该做的,是积极协调与第三世界伙伴的立场,继续取得他们的认同和支持,而不是好高骛远。
此次世行提高发展中国家投票权,一个重要目的是增资(总共增资35亿美元,是20年来首次),以填补资金缺口;而发达国家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元气大伤,无力承担这笔开支。经过这次改变,发展中国家取得近半投票权,但仍处于下风,且投票权合则不少、分则不多,仍难与美欧等发达国家抗衡。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共同利益所在,是通过协商、组合,构建一个投票权总比例超过15%这个否决权底线的“安全统一战线”,以确保彼此共同利益不受侵犯。在双方仍然有共同需要的情况下谈“再见”,对各自都并无好处。
还应看到,投票权的改革主要牺牲了欧洲国家的利益,法、德、英等国投票权都有明显下降。而美国仅从16%降到15.85%,不但下降比例微乎其微,而且仍然独占超过15%否决比例的投票权。对此,欧洲国家已啧有烦言。在欧洲看来,给中国增加发言权并不过分,但理应由原本发言权最大的美国而非欧洲国家“让利”。中国获得更多票权固然是大好事,但如果协调不好与欧洲国家的关系,很可能导致欧洲迁怒于中国,使中国的名义投票权增加、实际话语权反倒下降的境地,陷入更大的孤立。
由此可见,于情于理,中国都应更审慎、更谦逊,坚守“第三世界一员”的本分,而不是迫不及待地和第三世界挥手再见。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