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 - 交友 - 服务 - 收藏 - 设为主页
加拿大华人网
新闻 | 移民 | 留学 | 工作 | 房产 | 汽车 | 理财 | 美食 | 健康 | 交友 | 情感
分类 | 活动 | 黄页 | 便民 | 网址 | 打折 | 旅游 | 视频 | 直播 | 英语 | 文化
论坛 | 时评 | 吹水 | 军事 | 历史
家园 | 加国 | 快乐 | 亲子 | 厨房
新 闻 加国 | 大陆 | 港台 | 国际 | 财经证券 | 数码科技 | 明星娱乐 | 体育竞技 | 环球军事 | 社会万象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大陆 新闻排行榜 看新闻请收藏本站网址 进入论坛 头条一览

云南蓄水5月或将用完 防总称已经做好了移民准备

www.sinoca.com 2010-03-31  人民网  [复制链接]  字体:

  核心提示:云南防汛抗旱指挥部有一个统计,如果5月中旬雨季还不来的话,云南省现有所有的库塘的蓄水将全部用完。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刘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旱情持续,继续严重地发展的话,要把一些人员要转移出来。
  
  

  视频说明: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刘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旱情持续,继续严重地发展的话,要把一些人员要转移出来。

  人民网3月31日报道  央视《面对面》3月28日播出:《刘宁:抗旱救灾》,柴静独家专访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刘宁,以下为节目实录

  ●西南五省旱情继续蔓延,旱情到底有多严重?

  记者:其实还没有到最困难的时刻,是这样吗?

  嘉宾:还要做一个抗长旱的打算。

  ●不能让一个群众没水喝,靠什么来保障?

  记者:绝不能让一名群众没水喝,您觉得这句话能保证吗?

  嘉宾:我觉得应该采取果断的措施,要坚决地保证。

  ●南北同旱的局面会不会发生,将给抗旱救灾带来怎样的挑战?

  记者:最大的挑战会在什么地方?

  嘉宾:当然对国家来说是最不希望出现的,但是它出现了,就要采取措施

  ●做好最坏的准备,国家还有哪些紧急预案?

  记者:云南省现有所有的库塘的蓄水将全部用完。假如真的出现这样的状况怎么办?

  嘉宾:人要因旱/避灾了,要把一些人员要转移出来。

  记者:截止到今天为止,西南的旱灾已经持续了将近六个月,接下来的旱情会怎样发展?我们会碰到什么困难?又该怎样应对?今天《面对面》,我们专访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

  刘宁,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水利部副部长。

  曾任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总工程师,水利部总工程师

  嘉宾:这是一个全国的地图,大家看到这块红的,这就是我们用颜色显现的旱区,就是西南的旱区。

  记者:这是极旱是吗?

  嘉宾:这个应该说是特大干旱了,严重的干旱了。你看昆明、云南这一块,贵州这一部分。这张图可能最新的一个情况,原来在旱区还要大一点。

  记者:现在我们看实际上现在这部分,因为我看是轻旱,也可是向这边有点蔓延,向湖南,包括广东,是不是说现在旱情有点发展的趋势?

  嘉宾:旱情现在应该说还在持续当中,2359万人的人饮安全,因旱人饮安全,现在还存在困难。但是在西南五省,我刚才说的这个数是全国的,西南五省占了80%,全国1.13亿亩的耕地受旱,也是西南地区占了85%。所以说主要还是在这一块儿。

  记者:这两天不是说重庆降水吗?为什么说从这个图上来看的话,还是重旱呢?

  嘉宾:重庆降水是降在了部分地区,重庆的部分地区,比如说这一块儿,还有四川的一部分,贵州的一部分,这一块儿降了25到50毫米的降雨,但这个降雨应该说也还是不错的,当然完全解决干旱问题,也还不可能。

  2009年入秋以来,持续高温少雨致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五省区市旱情加剧,给群众生活、工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嘉宾:旱情持续,到现在为止有将近半年的时间了,按照历史上的降雨的情况分析,可能要到5月份才进入雨季。当然一些情况天气的变化,还不可预测,还要做一个抗长旱的打算。

  记者:我们在媒体上甚至也看到有一个专家的预测,他说也有可能出现在5月雨季的时候不降水,这样可能会造成连旱,会有这种可能性吗?

  嘉宾:这种可能性也应该是有可能的。

  因为随着气候的变化,再加上实际上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出现过几年连旱的情况。

  记者:其实还没有到最困难的时刻,是这样吗?

  嘉宾:已经很困难了。但是也许如果随着旱情的发展还会更困难,这种情况我们一定要未雨绸缪,要事先做好用水的计划。

  记者:我不知道您注没注意,网上最近有一个照片,很多人都很关注,一个90多岁的老人,很辛酸,因为她每天要走24公里的路,去提水。也没有路能够让水车运上去,所以就这些人如果说抗旱的时间长的话,肯定会比较难支持。

  嘉宾:这也是目前困难之一。由于旱期长,前期采取的措施,包括投入都很大。如果时间还要加长的话,我想无论人员的疲惫,包括物资的匮乏,包括前一段时间累积一些问题都会更严峻地显现出来。

  记者:您现在最担心什么?

  嘉宾:我最担心还是旱区老百姓的人员安全。

  面对持续发展的旱情,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中央有关部门紧急行动,目前,水利部已经向西南受旱五省区市下达中央预算内水利投资经费63.63亿元, 中央与地方共投入综合抗旱资金41.1亿元。广州、成都军区和空军、武警部队积极参与抗旱,共出动官兵3万人次,组织民兵预备役20万人次参与抗旱。

  记者:如果现在这样一个严峻的形势,暂时得不到遏制的话,像温总理所说的,绝不能让一名群众没水喝,您觉得这句话能保证吗?

  嘉宾:我觉得应该采取果断的措施,要坚决地保证。你想想如果中国发展到今天还有老百姓因为喝不上水,或者说是不能让老百姓在他最需要喝水,当然是可能在旱区,会发生饮水的困难,但是说让他喝不上水,我觉得那就对不起老百姓了,因为我们现在从水利行业讲要强调民生水利,国家来讲,讲的是以人为本,这是我们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利益所在。事实上建国以来,我们国家因为遭受干旱死亡的人数几乎就没有,就已经没有因为因旱而死亡,但是在解放前因旱死亡的人数那可是一点也不亚于因洪水而死亡的人数。

  甚至还要严重,连年干旱,连年灾荒,都知道闯关东这些事,但是解放以后也遭受了十七八次严重的干旱,但是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说明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在发展,水利设施也得到了进一步地完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再加上这种互助。就像地震似的,采取一些省份支援,我们现在对西南的五省也准备采取这样的措施。

  记者:怎么支援?

  嘉宾:现在已经想请十个比较发达的省份,有能力的省份,要对口来支援西南,特别是重旱这几个省。

  记者:但是我们不太了解,比如说地震时候的支援,你可以建灾后的工程,可以给资金的援助,这种抗旱支援是指什么?

  嘉宾:我们目前主要还是从水利的角度来说的,你比如说我们想请上海、江苏、浙江这些省份能够跟云南采取对口的帮扶支持,看看云南需要什么样的抗旱的物资,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支持。比如说包括抗旱的设备,打井的技术,包括钻井的一些设备等等,还有一些其他的物资支持。这些也是措施之一,也是我们国家的优越性所在。

  经过各方努力,目前西南地区1893万因旱饮水困难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已经初步得到解决。其中利用水库供水解决345万人,通过拉水送水解决497万人,通过实施应急调水解决210万人,通过打井开采地下水解决94万人,通过人背畜驮、寻找新水源等其他措施解决746万人。

  记者:我们也看到很多地方不得不大量去开采地下水,/这是不得不做的,因为这是要救命的水,不过也有人担心说,如果说这样的话,会不会造成地下水超量的开采呢?

  嘉宾:应急的水源取地下水,为了保证人饮安全,或者加人畜的饮水安全,这些水量我想还不至于导致像您所说的地下水超量开采,因为它毕竟是人饮这一块儿。

  记者:从您的专业角度来说,这些水量是不足以造成太大威胁的,是吗?

  嘉宾:至少目前还不至于,不会像我们华北平原地区地下水超采,那是因为取上来要进行灌溉,工业用水等等,大量的用水。保证现在的人饮安全,现在解困也就两千多万人口,他的饮水量还不至于。

  嘉宾:因旱人饮困难的人口合计,/这里边区分了城镇,学校、农村,这里边特别分出了山区和半山区。

  记者:为什么呢?

  嘉宾:因为在西南地区,高山是比较多的,/解决他的困难更为困难。

  记者:所以从里面可以看得到,最集中的还是在山区。

  嘉宾:你看山区有974万。

  记者:900多万,明显要比其他几个区要高。

  记者:因此我们在前一段时间就采取了临时解决饮水困难人口,采取了水库供水,应急调水,打井,拉送水,还有其他的一些情况。

  水库供水主要是解决哪部分人?

  嘉宾:在水库周边这些人口。

  记者:能够有水的输送条件。

  嘉宾:有一定的条件。另外在相对不太远的地方,他可以从水库里拉水。

  记者:山区半山区怎么办?

  嘉宾:就要送水,集中送水,现在一天送两次水,三次水,老百姓在送水车这个地方再取水,所以这个就要应急地送水。再就是还有更远的地方,有水源条件,还要打井,这个也是一项很重要的举措。

  ●水资源富裕地区出现大旱,原因究竟是什么?

  记者:今年出现这样的干旱也比较严重,这是为什么?

  嘉宾:它和印度洋吹来的暖湿气流以及北方低温是有关系的。

  ●南北同旱的局面会不会发生,将给抗旱救灾带来怎样的挑战?

  记者:最大的挑战会在什么地方?

  嘉宾:当然对国家来说是最不希望出现的,但是它出现了,就要采取措施

  记者:你这个信息是从哪儿来呢?

  工作人员:主要让各省防办统计结果来。

  记者:他们通过什么系统传输给你?

  工作人员:我们这边是有,现在是启动二级响应,基本上是两天一报,甚至是这样,一有什么新情况,要随时上报数据。

  记者:所以我看,比如看上面人口数字的时候,还是挺具体的,小数点后面都有,所以这个能够准确吗?

  嘉宾:这一些必须得配制起来,水库工程,要闭合,否则就出现了有一些人没水喝了,完不成让每一名群众都能喝上水。

  记者:您说闭合是什么意思?

  嘉宾:这些措施要和这些困难的数吻合上。不管你采取什么措施,你得把它临时要解决好。

  记者:但是这怎么追踪?这都是大数字,一上来几百万人,如果你发现数字不对了,您找谁呢?

  嘉宾:报上来的都是逐级上报,有一个清单。

  县到市,市到省,每一级发现数据有前后闭合的,都会来分析,去查找原因,加以解决。

  已经是深夜,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值班室里依然灯火通明,工作人员为抗旱救灾忙碌着, 因为大旱持续时间与强度都超过人们的想象,西南旱情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那么,大旱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记者:从人们的常识来讲,大家都可以理解北方大旱,但是尤其是西南地区降水量很丰富,水资源也很丰富,所以今年出现这样的干旱也比较严重,这是为什么?

  嘉宾:还是跟气候有关系,前不久气象局其实有过一些说明。它和印度洋吹来的暖湿气流以及北方低温是有关系的。实际上它一直没有过来,印度洋暖湿气流一直上不到云南这个地方来,上不到相对较高的地方来,这里面就有一个大气环流的问题了,这些我想气象部门专家解释会更权威。

  按照气象专家的解释,西南五省的旱情是大气环流异常所导致的。因为今年冬天印度洋的海上温度升高,而陆地上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气温下降,陆地上比较冷,海洋上比较暖,不利于海风的形成,也就不利于海上的暖湿空气被输送到大陆上来,从而导致了西南地区干旱少雨的局面。

  记者:我们也在媒体上看到一些评论说,除了自然因素之外,这次这样灾害,有没有人类活动的因素?

  嘉宾:人类活动的因素肯定是有的。

  记者:比如说当中一个猜测,是认为说现在西南很多地方因为把原始生态林砍伐之后,大量的种植,像橡胶或者桉树这样的作物,被/比喻,叫做/抽水机,大量可以消耗地下水,会不会这种情况下,改变了生态环境?

  嘉宾:一般通常意义上,植被比较丰富的地方,特别是/属于保水的,含水的,但是你说到种了大量的植物,把地下水都被植物给消耗了。我想消耗地下水也是浅表层的水,植物的根系不可能扎到我们那个意义上的地下水,都是在土壤的表层。

  记者:表层水不至于有很大影响吗?

  嘉宾:基本上属于墒情,土壤的一个含水量的问题。

  嘉宾:它还不是我们意义上几米以下地下水,我想说这个问题,由于种树、种植物而导致干旱这种推定,你认为你相信吗?

  记者:我只是看到它在媒体上出现了,而且是以公开发表的方式出现的,所以会有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

  嘉宾:我想可能也是一种研究,对水量的减少,水分的减少,或者增加,这个我想不同的植物肯定会有所影响,但是导致这么特大一个干旱,至少我这没有什么资料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记者:在这个图上我看现在是,包括北方的地区,从新疆到河北、内蒙这一带,好像也出现了旱情,那就是北方现在也开始旱了。

  嘉宾:北方现在正好是开始要春播了,冬小麦区开始返苗,/由于它去年以来,入秋以来降水偏少,也会出现一些旱的情况。

  嘉宾:现在就是看轻旱还是中旱还是重旱。

  记者:现在都还没有办法判断是吗?

  嘉宾:现在还没办法,但是有一些旱的迹象苗头出现了。

  根据水利部门的监测,北方地区的旱情已经开始显现,如果后期出现高温少雨多风的天气,旱情很可能会迅速发展,很多人担心,接下来我国会不会出现南北同旱的局面。

  记者:有没有可能会出现南北需要同时抗旱的局面?

  嘉宾:这种情况应该说每年都有它的可能性,但是今年显得尤为明显。

  记者:明显?

  嘉宾:因为西南/五省出现了特大干旱,北方西北地区虽然现在出现的旱情较往年平均值还要低一点,但是从它前期的降雨的情况来看,偏少了二到五成。

  记者:这是个什么概念?

  嘉宾:通常比如说有一百毫米的降雨,它比它一百毫米少了两成或者是少了五成。

  记者:会带来什么后果?

  嘉宾:当然是墒情比较差了。/作物种上去以后,土壤的含水量很重要,保水的情况,这个对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了。墒情好,通常的意义,我们春耕就好一些,所需要浇灌的水量就少一些,现在西北这一带墒情应该说由于降水比较少,少了二到五成,另外像东北一带,河北这部分地区出现了一些因旱人饮安全问题。

  记者:您是说北方也出现了人饮困难?

  嘉宾:当然这个目前还是很少的,比如说像辽西地区这是重旱区。

  记者:像这样南北同旱的话,这个格局以前常见吗?

  嘉宾:应该说在这个时期,南北同旱这种情况是不常见的,

  记者:我们都非常期待好的情况,降雨赶紧发生,但是也会有一种担心,(剪)记者:如果南北需要同时抗旱局面出现的话,最大的挑战会在什么地方?

  嘉宾:当然对国家来说是最不希望出现的,但是它出现了,就要采取措施,南方这边长旱,大旱,北方也一样要采取相应抗旱措施。正是春耕的时候,一定要确保春耕播种,要看它干旱的程度,是轻旱还是中旱,还是说就像西南地区这样特大干旱,相应的也要采取措施,要启动应急预案。

  ●做好最坏的准备,国家还有哪些紧急预案?

  记者:云南省现有所有的库塘的蓄水将全部用完。假如真的出现这样的状况怎么办?

  嘉宾:人要因旱避灾了,要把一些人员要转移出来。

  ●举全国之力帮助灾区群众渡过难关,我们个人能够做些什么?

  记者:我们用什么方式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

  捐助,物资的援助,我想这都是具体的关心。

  工作人员:这是一个天眼系统,实时地雨量都显示在这个上面。

  嘉宾:今年形成了太平洋上的一号台风,这个是形成的比较早。这是降雨情况,这是云图,这个台风假如说,降雨量跑到云南来了,带着雨就解决了干旱问题了,现在目前预报是对我国没影响。

  记者:这儿能看到降雨的图吗?

  嘉宾:日雨量,这是25号的,到早晨八点,下了深度25到50毫米,这一块儿总是有雨,现在由于这块儿地形,云贵高原,这一块儿的雨始终没有过来。

  记者:这个颜色是代表着一点雨都没有吗?

  嘉宾:无雨。

  工作人员:昨天到今天基本上没有雨。

  记者:比如说在西南现在的旱区,下任何一场雨,你们都能监测到吗?

  工作人员:可以。

  记者:实时监测?

  工作人员:对,这个是24小时的实时监测。

  根据记载,从上世纪60年代到现在50多年间,我国发生的比较严重的干旱事件有200多次,其中1998年9月到1999年4月,我国北方地区就发生了持续215天的特大干旱。如今已经持续了半年时间的西南五省的旱情,到底什么时候能够结束,成为人们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

  记者:现在媒体上有一种专家的声音说,有可能会持续南方十年大旱,您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嘉宾:我觉得这些观点都是一些预判,或者叫属于预测。甚至可能还属于预言,中长期的预报、预测通常是一种概念性的,是一种判断性的。在气象了预测预报里边,都有他们专门的手段和措施,但是一下子预测到十年,我觉得那是属于一种研究。

  记者:因为这次抗旱带来灾害的效应,所以很多人难免会有一些恐慌,您怎么回应他们这种情绪?

  嘉宾:其实还是要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和研判这类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实际上如果你看看历史的话,在云南1764年就出现过颠池干涸的情况。

  记者:是因为旱情吗?

  嘉宾:因为旱灾。

  嘉宾:在1979年就出现过金沙江的断流。

  记者:也是同样的原因?

  嘉宾:同样的原因。在上个世纪初也曾经一年只降过500多毫米的雨,实际上云南年平均降雨量也在1100毫米以上,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毕竟都希望它5月份能够降雨,因为它的一般的年份,5月份就进入雨季了。

  记者:不过我也看到像水利部,像陈雷部长在开会的时候,强调过说,/要从最不利的情况出发,去倒排用水的情况,为什么强调这一点?

  嘉宾:确保人员安全,真的如果发生了更长的旱灾,一定要像温总理说的,绝不能让一个群众没有水喝。

  记者:云南防汛抗旱指挥部有一个统计,他说如果5月中旬雨季还不来的话,云南省现有所有的库塘的蓄水将全部用完。假如真的出现这样的状况怎么办?

  嘉宾:如果真的这种情况发生的话,我想我们举全国之力,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我们也一定会帮助支持旱区的老百姓度过难关。当然这不是一句空话,我想一个是多使用地下水,要寻找已有一些必备的水源,采取一系列措施,另外还有一些大江大河上一些水库,采取必要的提引灌措施。

  面对旱情发展的严峻形势,国家防总组织编制了详细的人饮解困计划方案,指导受旱省区、市强化抗旱水源的科学管理和调度,确保旱区群众基本生活用水需求,

  记者:所谓的科学调度是指什么?

  嘉宾:看看哪些水库的水可以通过水库的已有的设施进行调节调度,把水库里的水能够配送给缺水的地方。

  嘉宾:因为现在还有十几亿立方的水,当然这十几亿的水,也不是说遍布在云南,还有些地方也没有水了,另外还要找一些地下的暗河,这些我想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把这个水用好,合理地用好,那就是要进行水管理,水配制,有计划地用水,应急用水。

  记者:否则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

  嘉宾:比如说老百姓还像没有旱灾的时候那样用水,我一天我还是随便用,和我紧着用,我一水多用,那就不一样了。现在广西是一人一天20公斤的水,云南是一人一天25公斤,如果旱灾再加大,可能还会少. 用好水,用好现有的水,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因为不在灾区生活的人,旱区生活的人,有些人觉得说,如果这个旱灾第一不影响粮食安全,第二对GDP好像没什么影响,是不是跟我的生活没什么关系?

  嘉宾:我想这就像可能灾害没落在他的身上,但是我们与生俱来这种责任,这种同情,这种感觉应该深深地植根于每个人的心里。

  记者:您觉得现在关心旱区的人,能做的最好的是什么?

  嘉宾:当然是关注和关心了。

  记者:我们用什么方式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

  捐助,物资的援助,我想这都是具体的关心。

  记者:什么样的物资是现在比较需要的?

  嘉宾:最需要的还是水了,但是如果我们把矿泉水一瓶瓶地送过去,这也能解决一些问题。

  记者:现在的确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

  嘉宾:,水的问题当然与投入有关系,我打二十米深的井和打五十米深的井,找的水源是不一样的,有一个经济的问题,所以这个如果有这样的捐助,这个当然也是一种关心。这是一种社会的关爱了

  除了强调对现有抗旱水源的科学调度之外,国家防总还针对未来旱情有可能恶化的情况做出了进一步的预案。

  记者:如果到5月中旬,这些水库的存水也接近用完了,怎么办?

  嘉宾:如果旱情持续,继续严重地发展的话,那么就不得已还要采取一些更为有效的措施。

  记者:所谓的不得已是指什么?

  嘉宾:有些地方可能,人要因旱避灾了,要把一些人员要转移出来。

  像90多岁的老奶奶要从20多公里的地方提水,像这样的住在山区里的老百姓,就应该在这个时期把他转移出来,转移到有水可饮的地方,至少方便可以取到水的地方去居住。

  记者:可是转移到哪儿呢?现在连城市的运水也产生了问题,在西南。

  嘉宾:我想现在城市用水还是有保障的。像云南,昆明这些城市用水都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他到城市,到水源相对比较丰沛的地方,如果还要再干旱,连续再旱多少多少年,我相信我们集全国之力。

  嘉宾:可以转移到我们其他的省份。

  西南地区虽然是中国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但是却长期面临用水紧缺的挑战。在这次历史罕见的旱情下,水资源的矛盾更加突出。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局面呢?

  记者:因为西南地区水资源很丰富,拿云南来说,人均水资源应该是一万立方米,比全国水平要高四倍。大家会觉得这个地方出现干旱也许不稀奇,出现干旱之后,怎么会出现这么严重的用水困难?

  嘉宾:咱们国家降雨时空分布是非常不均匀的,这个概念可能大家都清楚,它在降雨的时间上分布是很不均匀的。我们国家通常都是在6到9月是降雨汛期,汛期就是降雨比较多的时候,一般通常65%到85%这一年的降雨量都在6到9月这个时间里降完了,对于云南也同样是这样。这个时间,降雨演变成地表的径流,你/留不住,因为云南山高,水深,就跑到大江大河里去了,虽然年均降雨量很多,人均降雨量很多,但是它都在这几个月全部跑掉了。剩下来那几个月怎么办呢。

  记者:既然这是一个规律,为什么不能够用一些我们的方式把水留住呢?

  嘉宾:我们做了很多的水利设施,建了很多的水利工程,五小水利工程,水窖,包括一些水库。这个当然相比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气候变化这种气候形势,相比老百姓民生的要求,我觉得也还是不够的。特别是建设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建设包括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等等,这一些的要求来讲,那还是有差距。

  记者:所以我们也看到有一些评论说,说这次灾情造成的后果严重,也有一部分因素是因为我们水利上的欠帐比较多,您是否看过这样的想法?

  嘉宾:我看过,我也赞成这样的,应该说同意他这种说法。

  ●旱情发生的背后,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教训?

  记者:现在病险水库会占到全部水库百分之四十几,怎么会有这么大的一个概率?

  嘉宾:应该说是先天不足,存在着很多因陋就简的这种工程。

  ●水利设施基础薄弱,农业发展面临怎样的考验?

  记者:您是说我们18亿亩耕地当中一半是望天吃饭?

  嘉宾:这样的耕地是叫做望天收,

  因为我国在水利建设方面长期存在历史欠账问题,目前我国抗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很多水利工程已经年久失修,不但发挥不了的抗旱救灾作用,还埋下了防洪的安全隐患。

  记者:比如说我们在现场采访的时候会发现,现在我们使用的这种水利的工程,很大一部分是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的,甚至有更早的,我们去采访,有个是在晚清时候建的,而且就是时间长了之后,有一点年久失修,/所以如果没有常嘉宾:缮常新的话,那不就很难在抗旱的时候发挥很大的功用吗?

  那还不仅仅是抗旱的问题的,那还有防洪的问题,一旦来了大水,如果要是老化失修,一冲而溃,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所以一定要对老化失修,出现病险水库要进行维修加固。

  记者:我们看到一个数字是说,现在病险水库会占到全部水库百分之四十几,怎么会有这么大的一个概率?

  嘉宾:这是一个统计数字,我们国家现在有86000座水库,/其中我们统计出来有3万多座水库存在病险,当然这里边绝大多数都是小型的水库。

  记者:拿贵州来说,17000多个蓄水的工程,99.9%都是小型水库,那也就是说抗旱中本来最应该发挥作用的这部分水库,现在实际上出的问题是比较多的。

  嘉宾:是有这种情况,因为小型水库,按我们说法都是老百姓,有很多都是当年那个时代,自己组织修建的。应该说是先天不足,无论在设计上,在施工上,材料上,都还存在着很多因陋就简的这种工程。/现在国家党中央国务院对这件事高度地重视。专门制定了规划,要求对其中6240座大中和小一型的水库要进行除险加固。当然你说加固完这6240座水库,其他的还有,我们现在/努力地争取要进行维修、维护,地方政府也都投入了相当的财力和物力。

  目前我国财政每年在农业生产性投入上将近1500亿元,但是对于地广人多的广大农村来说,仍有困难。

  记者:如果是1500亿,这个投到现在的水利设施上来讲,能够吗?

  嘉宾:够看是什么标准了,/让基础设施的建设,要达到一个能够足以承载和支撑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话,我觉得当然还远远是不够的。

  记者:云南一个县长问,如果能够有十万口水窖,那就能够不会出现那么严重的人畜饮水的困难,可是一个水窖概得四千块钱,县里人均年收入是2500元,地方上越是农业县,可能越穷,越出不起这个钱,那怎么办?

  嘉宾:像这些应该采取国家投入一部分,当地和老百姓也能够积极地投工投劳,民办公助,采取这样的一些方式来加大水窖的建设,小水塘坝的建设等等这些工程。

  记者:可能有人会觉得这重要吗?可能没两天下了雨,这场事又过去了?

  嘉宾:是。可能一些人,在灾害来的时候,他觉得这是非干不可,灾害一旦过去,可能还有其他的事更重要。但是我觉得,为什么叫可持续发展呢,就是要百事为后事之师,一次为训,就应该加大这方面的力度。

  记者:如果在发生灾情之后这种整个救灾的资金,能够在之前投入到水利设施的建设上,会不会更好?

  嘉宾:那当然更好,加大水利建设的投入,特别是民生水利的投入,是必要的。

  嘉宾:但是它复杂在哪儿,它是一种复合系统,它与气象的灾害有很大的关系,和我们的承灾能力也有很大的关系,和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很大的关系。就是你说的年年抗旱,你可能年年都问这个问题,它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我们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股脑地都解决,这个当然是我们一种愿望了,但是实际上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大的一个问题,

  根据水利部门的统计,截止到3月26日,西南五省耕地的受旱面积达到9500万亩,全国耕地的受旱面积达到1.14亿亩。农业生产遭受巨大损失,除了干旱少雨的自然原因之外,也和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有直接的关系。

  记者:这次我们在现场采访的时候会发现说,很多西南地区农民他们平常的土地就是靠天吃饭。所以一碰到旱情,就很难有办法。

  嘉宾:这样的土地/耕地是叫做望天收,天上下多少雨,靠老天来,这叫做给予农业,靠着老天降雨,没有灌溉水利,灌溉设施。

  记者:一点都没有?

  嘉宾:现在我们有统计,大概还有50%的耕地还是属于望天收。

  记者:您是说我们18亿亩耕地当中一半是望天吃饭?

  嘉宾:还有望天收的耕地,这些耕地有很多都在山区,不是像那种,咱们看到平原上的这种大片连片的耕地,要想给它修水利设施,灌渠,也是十分困难的。因为我们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居住在高山陡坡的地方,很多的农民。

  记者:这个信息可能会让更多人意外,因为/我们农业发展这么多年,/会有这么多的土地没有任何的水利灌溉的设施。

  嘉宾:因为还有很多的特殊条件。

  嘉宾:比如说有些山区每年降雨量是很丰沛的,实际上。

  记者:不需要。

  嘉宾:不出现干旱的话,收成还是很不错的。/有些坡耕地甚至还种水稻,因为降雨还很丰沛,但是一旦干旱了,就不行了,这就是靠天吃饭了。(剪)这些耕地有很多都在山区,不是像那种,咱们看到平原上的这种大片连片的耕地,要想给它修水利设施,灌渠,也是十分困难的。

  记者:所以我们看到一个数字,不知道是否准确,现在每年新增灌溉面积也就是1%。这数字您认为是现实的?或者说是合理的吗?

  嘉宾:我们都希望它不只增加1%,特别现在要大力地倡导节水灌溉,要建设现代的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加大节水的力度,加大有效灌溉的面积。这个反过来也说,就跟建设水塘水坝似的,也要相应地投入,因为你要把水引到田间地头。

  自从旱情发生以后,刘宁曾多次奔赴西南抗旱一线指导工作,因为长期从事水利工作,灾区百姓的生活状况始终让他牵挂不下。

  记者:有没有一些细节很触动您?

  嘉宾:有些老太太出来担水,老奶奶出去端水接水,这些都还是很令人感动的。我觉得我见到那种场景,也还是觉得有很多亏欠,有很多应该去做,而还没有做好的地方。

  记者:您说您看到他们之后觉得有所亏欠,这个是指什么?

  嘉宾:当然我们刚才说到的,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不仅是抗旱的,还有一些水利建设,还有一些包括其他的,我们能够力所能及做的,我想每个人在那种情况下,都会检讨一下自己,能够为这个灾区的老百姓做些什么,能够更好的做一些什么。

  记者:也许大家会在说,灾难来临的时候,会有这样的情感上一个冲动,如果说灾难过去了,应该修的那些工程谁来修?钱谁来掏?人谁来出?这都是非常实际的问题。

  嘉宾:所以都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和打算。我想在这次灾难之后,我们一定会加大力度来解决这些问题。假如再来一次这种灾害,还是如出一辙地重演一次,甚至更糟糕,这是不负责任的。我们现在也在组织全国抗旱规划的编制,这个里边就包括了工程建设,应急管理,以及相应地一些其他的事情都在里边。

  记者:会不会有人就觉得说,既然这么难,灾害又是突发性的,谁有不可预见,过去就过去了吧?

  嘉宾:过去就过去了这个不是一个政府,党和国家所能够说的这样的一个话。这应该是对老百姓要有一个负责任的态度,服务型的政府,要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毛泽东最爱红泳裤 81岁还穿它最后一次游泳(图)
下一篇:日本媒体称中国海洋调查船驶入钓鱼岛海域被警告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相关文章
·[大陆] 中国云南百年一遇“大旱”祸首,是印·[大陆] 旱情仍在加重 空中实拍:云南旱区惨烈
·[明星娱乐] 赵薇向云南旱区捐献20万 经纪人出示·[大陆] 云南多个重旱地区迎来降雨 对旱情没
·[大陆] 云南库塘蓄水仅够44天 军方全力参与·[大陆] 云南旱情:水库干涸 鱼已如此,人何以
·[大陆] 我含泪追问温总理:什么才是云南大旱·[大陆] 云南村民半片竹筒引清泉 一线水养活1
·[大陆] 心痛实拍云南大旱景象:砚山百姓艰辛
进入焦点图片专题
中共15个最知名叛徒的结局:有人移民加拿大(组图)
中共15个最知名叛徒的结局
娶妻还是得去俄罗斯 游客被惊艳得无法自拔(组图)
娶妻还是得去俄罗斯 游客
令人发指!老照片曝光二战纳粹暴行场面惨烈(组图)
令人发指!老照片曝光二战
亲历超“夸张”日式服务 简直超乎国人想象(组图)
亲历超“夸张”日式服务
将实施一妻多夫?朋友圈传播最广的10条谣言(组图)
将实施一妻多夫?朋友圈传
习近平的首席智囊:出身38军 为3任总书记起草讲稿
习近平的首席智囊:出身38
“玩转中国股票”的最好方法 可以买这几只股(图)
“玩转中国股票”的最好方
实拍三亚渔港老板鱼大丰收 老板娘高兴坏了(组图)
实拍三亚渔港老板鱼大丰收
编辑推荐阅读
本周点击排行
  • 24小时论坛热点
  • 本周论坛热点
  • 本月论坛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