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资溪拟建华南虎基地 村民纷纷搬离家园(图) |
www.sinoca.com 2010-02-15 广州日报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村民为记者指路,所指方向为上世纪70年代时曾经出现老虎的山头。 桥湾村是保护区的核心区域。
广州日报2月16日报道 江西资溪,这座武夷山与龙虎山拥抱着的小城,似乎注定要与虎结下不解之缘。30多年前,这里的人们耳畔常回响着虎啸,老虎被视为“一害”。人类踪迹不断扩张,百兽之王的领地日益狭小,在人虎之争中老虎最终败下阵来,从此销声匿迹。
2004年,随着资溪被确定为中国虎野化先锋保留地后,这里的人们又开始默默努力。他们翘首期盼,与他们世世代代相伴的华南虎归来,再次自由奔跑,虎啸山林。文、图/本报记者林霞虹、罗桦琳
历史
惧虎:老虎曾为资溪一害
如今的资溪虎踪难觅,然而资溪的历史深处,关于老虎的记载却随处可寻。资溪原名泸溪,翻开其《泸溪县志》,可见这样的记载:“乾隆二十九年(1764)多虎,白昼伤人”,“咸丰六年(1856年)虎入泸溪城”。足见当时资溪多虎,且“白昼伤人”,视为一害,并被郑重其事地载入县志。解放后关于老虎的记载更多,上世纪50年代,资溪还常有虎食耕牛事件,野猪成群,危害农田。政府曾鼓励群众猎虎、打野猪,以保护耕牛稻田。其时,政府规定,每击毙 1只老虎或豹奖励30元,击毙1只野猪奖励3元。湖南、河南、福建、广东等地也常有猎户来资溪猎取老虎、猕猴等野生动物。1957年株溪村虎伤耕牛1 头;1959年,在铁树坪出现老虎2只;1967年,湖南猎人在株溪采育林场捕获老虎1只。
上世纪60年代以后,资溪境内铁路贯穿南北,公路也四通八达。人类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森林被大面积采伐,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野生动物逐渐减少。尽管如此,上世纪70年代,资溪的山头依然有老虎生存。1974年,在名为陈坊的村子,人们还捕获过300多斤重的雄虎。
灭虎:村民回忆“装老虎”
如今,在资溪见不到老虎,但还能找到见过老虎的村民。从资溪县城出发,驱车在险象环生的泥泞山路上艰难行进两小时,翻越数座大山,才能找到居住深山里在嵩市镇桥湾大队的这些村民。桥湾村四面环山,中间是一小片平地。村里的房子多为古老的土木建筑。这里的村民称华南虎为“黄斑虎”。66岁的老人刘大水是桥湾村原来的村支书。一说起“黄斑虎”,老人眼睛闪闪发亮。
老人指着远处的出云峰,兴奋地讲起往事:“黄斑虎就在那个山头上,经常来村里偷猪。我跟着村子里的人去追,黄斑虎还回头看我们一眼。它的脚印好大,足足有碗口那么粗。”
48岁的现任村支书黄港仔对村庄里有关老虎的一切故事都记忆犹新。老虎就在村庄四周的几座山上活动,早晨出去上学,黄港仔还不时能听到虎啸声。“它的叫声很特别,唬――”黄港仔模仿虎啸声说,“那声音拖得很长,传得很远,在很远的地方叫,听起来都好像就在你身边。”因为村庄四周的野生动物多,村里人早就习以为常,并没把老虎当成多么稀奇的野生动物,所以他们小孩子也一点都不害怕。
每年,老虎都会来村庄里偷猪牛。老虎身手敏捷,力气很大,拖着一头肥猪,都能跃过两米多高的猪栏。被老虎咬住的猪根本来不及发出声音,就被咬断了气管。老虎咬死猪,不一定马上吃掉,村民们就会出去“赶老虎”。如果老虎没吃掉猪就跑了的话,村民就会把猪抬回来自己吃。
1972年,桥湾村出现了一群湖南猎人,专门来“装老虎”。所谓“装老虎”,就是利用陷阱或者毒药猎杀老虎。出云峰山脚下有人专门养羊提供给这些猎人作“装老虎”的诱饵。猎人在这些羊身上撒上毒药“三步倒”,老虎吃了药就会被毒死。羊的脖子上往往会挂些稻草,羊所经之处,稻草一路落下,猎人就可以靠这些散落的稻草找到羊的踪迹,然后发现吃了羊后被毒倒的老虎。那一年,湖南猎人一共“装”了四五只老虎,最大的一只有400多斤。猎人们还请当地人吃老虎肉,骨头则拿去卖给药材公司。
自从那一年湖南人来桥湾村“装老虎”后,村子里再也没有发生老虎偷牛背猪的事情,黄港仔也没再听过威震山林的虎啸声。他推测,老虎占山为王,活动范围很大,可能就在那一年,这附近山头上的老虎都被杀光了。
现状
林业大县难觅虎踪
从南昌出发,往东南方向前行4个小时可抵资溪县城。这是一座位于两省交界的小县――山的这边是江西,山的那边是福建。
贯穿资溪的两车道316国道曲曲折折,蜿蜒着伸向武夷山脉深处,此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山谷里偶尔会冒出几家农舍,数亩耕田,以及两三只在田间悠闲吃草打盹的水牛。路上,大车小车的木材整整齐齐地码在车上,运出大山。森林是资溪最宝贵的资源。
“资溪是人口小县,林业大县”,资溪县林业局华南虎野化放归管理办公室主任周发泉从事林业工作20年,对此如数家珍。资溪有12万人口,县城仅两三万人,但全县的森林覆盖率却高达87.2%。
这个山区小县拥有一个国家一级森林公园和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那里有江西最大的原始森林。在资溪,珍贵的红豆杉、水杉、银杏遍山都是,茂密的山林成了野生动物的“理想国”。三天两头下乡的周发泉和同事们,时不时就会在路上与野鸡、野兔、麂子等动物邂逅。看它们在山林间窜跃奔跑,是他们最大的欣慰。
除了小型野生动物,这里还有黑熊出没。资溪许多人都见过黑熊。2006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周发泉从乡下开车回县城,路过乌石镇,也曾亲眼见过一只黑熊。
“但是老虎,在资溪我从没见过。”不止周发泉,从上世纪80年代后,资溪就再没有人见过老虎。虽然断断续续有人报告说见到了老虎的踪迹、毛发,但最终都无法证实。2008年底,马头山镇的几户农民还曾报告称近距离见到了老虎,但周发泉带人跑去拍照查看,也没有找到任何确凿的证据。
希冀
为虎造家盼虎归家
2003年,华南虎国际基金会与国家林业局达成协议,将人工饲养的6只华南虎带到南非,进行野化训练,再运回中国放生。国家林业局、生态学专家、野生动物专家和自然保护专家立即忙碌起来,为华南虎寻找国内的“家”。
“这种需求正好与资溪县的发展规划相吻合。双方可谓一拍即合。这里原本就是老虎生活的地方。”周发泉说,“早在2000年,县里已经提出了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思路。为了达到绿色发展,县里不仅截断了食用菌产业,还关闭了大大小小数十家花岗岩工厂。”事实也证明,资溪的自然条件非常符合华南虎生存,经过几轮综合打分,资溪在中国四省区7个地市的十个放归候选区中脱颖而出,排在第一,湖南浏阳排在第二。2006年3月,国家林业局正式下达文件,让资溪县欢欣鼓舞的“华南虎栖息地生态项目”就此确定。
周发泉是资溪本地人,此前一直在高田乡林场工作,是野生动植物保护方便的能手,中外专家来考察时,他多次为专家带路,2008年,县里正式成立了华南虎野化放归管理办公室,归资溪林业局管理,周发泉顺理成章成为这个项目的牵头人。
留宿山野摸查“虎食”
在华南虎野化管理办公室,记者看到3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是2008年来的大学生。贾增慧与余亮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保护专业;罗文均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建筑专业,大学时期一直在拯救华南虎国际基金会担任志愿者。他们蜗居在这个小县城,每个月仅拿1000多元工资,完全因为“这是一份有意义的工作,很有挑战性”。
周发泉送给记者一本书,是2009年4月出炉的《江西资溪县华南虎栖息地恢复与生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周发泉指着其中一张彩页规划图解释: “老虎来了以后,也要分好多个步骤。先到隔离区,再到适应区,完全野化后才能到栖息地。放养地里要建铁栏、电眼、监控塔、疫病防治中心,以及脉冲电网,如果老虎要逃出铁围栏,遇到脉冲电网就会有麻痹的感觉,但是不会对它们造成伤害。”
贾增慧虽是女生,也要经常在凌晨时分提着电筒到放养区作实地考察,摸清每平方千米内某种野生动物的种群及数量。根据调查所得,项目区内数量较多的野生动物有野猪、华南兔、小麂、黄麂、猕猴、黑熊等。他们还要做一个大型的“放归区猎物数量”调查,将会以组队的形式,带上枪支、猎刀、GPS、摄像机等,到项目区调查留下痕迹的动物数及实体数,绘制“动植物数量样线调查表”。“老虎位于食物链顶端,建设放养区首先得摸清原有猎物的数量及种类,这样才能合理引进,满足华南虎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提高野化项目区的“软实力”,余亮等3个大学生及周发泉,都将到南非进行为期1年的培训,学习华南虎管理技术及野化训练。
村民将为老虎搬离家园
2004年,当资溪把桥湾村划为中国虎先锋保留地第一期工程的核心区域后,村民的命运又和久违的黄斑虎牵扯上了。
在曾经的人虎之争中,百兽之王败给了人类。如今,为了建设华南虎野化放养基地,世代居住在此的桥湾村民决定搬离他们的家园。七八十岁的老人有些舍不得离开,但年轻人则巴不得快点拿到政府补偿,搬到外面交通更便利的地方。物以稀为贵,黄港仔说,将来能在桥湾村再次听到黄斑虎的叫声,他就很高兴了。
虎年老虎能否回家?
虎年老虎能否“回家”?万事俱全,只欠东风。“现在在等国家立项,给钱。”周发泉说出了心底话,“这几年,我们也到过北京多次,县、市、省都向上面汇报了好多次情况,但是项目仍没批下来,具体也没讲要求。我们是有这个想法,希望虎年老虎能回归祖国,但是这个不好说。反正我们是努力争取。”
周发泉坦承,“周老虎”事件,对于放养地的立项,多少有一些影响。“有些人不想沾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过,他那个(周老虎)是假的,我们这个老虎是真的。”他分析,项目一直批不下来,与老虎本身的特性及耗费的资金也有关系。“熊猫在野外比较好养,不会攻击人。老虎是肉食动物,凶猛,会伤人。搞这个是很花钱的,仅是喂养老虎就需要很多钱:一只老虎四天要喂一次东西,一次要15~20公斤的肉,每次需要花费150~200美元左右。”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