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国库黄金运台
1948年12月2日凌晨,也就是1日夜晚,外滩全面戒严。英国记者乔治·瓦因(GeorgeVine)住在华懋饭店(今和平饭店北楼)靠中国银行一边的客房。午夜过后,他向东望,虽在全面戒严下,从昏暗的路灯下依然可以见到岸边的“海星”号,甚至护航军舰;他向西望,可望到中国银行的侧门(今滇池路74号)及圆明园路口,挑夫或两人挑一箱,或一人挑两箱,从滇池路走向海边,一艘500吨级的海关缉私舰停靠在黄浦江边上。做新闻记者的语不惊人死不休,他凭着专业的直觉,就断定所挑体积小而沉重的担子里,必定是贵重的黄金,便立刻从黄浦滩路20号的华懋饭店内,把中国银行内运出黄金的目击情况,向伦敦、向世界发出以下电讯:“……中国的全部黄金正在用传统的方式———苦力运走”[SterlingSeagrave,TheSoongDynasty(《宋氏王朝》),HarperPerennial,1986,第441页]。
2006至2008年,笔者四次飞越太平洋来到上海,查找上海档案及实地勘察外滩,首先为解一个谜:为什么从旧黄浦滩路23号的中国银行里,运出24号中央银行的国库黄金?
由中国银行与和平饭店之间小路步入中国银行之后院,答案就浮现出来了。原来中央银行的国库黄金及银元存在中国银行后院地下室的金库里,现在有武警在外站岗,当然无法进去一探究竟。但其中有一部分开放给一般民众,我们沿着一个螺旋梯向下走去,下面豁然开朗,有存户在查看自己的贵重存物,玻璃门上写着“远东第一大库”,“始建于一九三七年”,即是日寇全面侵华的那一年。中央银行的地下金库应该是在同一层附近。就像旧时修机场,一部分作“军用”,另一部分作“民用”。我们所能看到的大概是“民用”部分。登上和平饭店楼顶,向东面望,就可看到黄浦江,现在是游客云集的外滩江边公园。当年(1948年)12月1日的午夜,缉私舰“海星”号就停泊在岸边,不远处还有一艘军舰“美盛”号(或“美朋”号)在巡航监视。从江边往西看,23号(中国银行,17层)与24号(中央银行,6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日本正金银行)之间只有一条小巷子,从和平饭店北楼上面是看不见的。所以,那晚挑夫应该是由中国银行与和平饭店之间的小路(今滇池路)走向江边的。
国民党政府央行偷运黄金
乔治·瓦因发出电讯的次日,英国报纸就刊登了这条新闻,路透社也发布以下新闻:“国民党政府央行偷运黄金”。香港左派《华商报》(1948年12月3日)及其他报纸也转载了这条消息。
另据中央银行档案,几天以后,宋子文又命上海央行提银元1000万元(共2500箱,每箱4000枚),也是从金圆券准备金里提出的,于12月8日利用淞沪警备部(司令陈大庆)夜间戒严时,以招商局的“海沪”轮运去广州[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党政府撤离大陆前向台北厦门密运现金一组资料》,载《民国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出版的季刊,下同)1989年第1期,第53页],但没被媒体、社会及一般民众注意到。
12月1日深夜的运金行动,不只轰动上海,也震惊了全中国,长沙的湖南省参议会首先通电全国:“这些金子都属于全国人民所有,是三个半月前(1948年8月19日)以发行金圆券强迫收购来的,来自民间,作为金圆券的准备金,随意移动会影响老百姓对金圆券的信心。”上海人心惶惶,没过几天就在中国银行门前发生了震撼世界的黄金挤兑(GoldRush)事件。国民党政府在中国银行以远比黑市价格低的纯金,有十百倍的利润及保值,让市民拿1000元金圆券(每日牌价上调)换兑黄金1市两,但每天限售1000两,先来先购,于是成千上万的市民都到银行外面去排队。
黄金挤兑惨剧
据上海《大公报》12月9日记载:“……中央、中国、交通、农民(银行)于11月21日起开始办理存兑至12月6日,共兑出黄金15617两(合金圆券10551万元),兑出银元941341(合金圆券9413100元)……”上海《申报》12月27日刊登:各地“国行所兑出金银,仅占库存廿分之一”,如以库存黄金400万两计,则兑出黄金全国为20万两。外滩拥挤成人海,让举世看国民政府的笑话,最后以挤死挤伤多人告终。
现在要从以下各点来试着还原历史的真相:首先是12月1日深夜,究竟有没有黄金由上海外滩运出?英国路透社于1948年12月2日向全世界发表国民党政府央行偷运黄金的新闻是否可靠?若是事实,这一次到底运出了多少两金子?由何人决定运出?其次,究竟由哪种方式运出?从上海运到哪里?
从大陆撤退到台湾之最初二三十年,台湾当局对于黄金运台的事都噤口不言,而主持其事的人,包括先父在内,也绝口不提,因黄金运台的事情,从大陆民众观点来看是民怨极大的。
银元又流通
由于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的失败,金圆券快速贬值。以银元与金圆券的兑换率来看,到1949年1月,从开始的2元金圆券换一块银元涨到1000元兑一块,到4月23日解放军攻进南京,已经超过1000万元兑一块银元。8个月来,通货膨胀超过500万倍,也就是说,如果家有100万美金,换为金圆券后,8个月后,这400万金圆券,只能换回美金2角!而且,再过3个月,就不到美金1分钱了。这样,国民党政府如何还能不失掉民心?
广东省(浙江、新疆、海南等地也曾印出地方银元兑换券)于1949年6月6日发行大洋票,以银元十足做准备金,用到10月12日解放军进广州。当时国民党政府在穗都使用银元发薪水。但是100块银元就重达2.7公斤,不是很方便。广东省银行发行大洋票填补这个空白。实际上使用不到一个月,因为7月2日国民党政府又发行了国币银圆券,大洋票就失去了流通的价值,剩余的就运去台湾,到2007年才在高雄销毁,但这些大洋票先早已充斥于旧币市场。
(陈小庚摘编自《黄金秘档:1949年大陆黄金运台始末》)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