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2月9日《扬子晚报》报道,在南京汉中门大街5路底站附近,两名小伙子同时发现路边有一沓百元大钞,担心做好事反遭人误解,就没有捡起钱,而是冒雨守在路边等警察。
两人都有心把钱捡起来交给警察,却都不敢,怕失主以怨报德,唯有“保护现场”。这好笑吗?不好笑,而是有前车之鉴的,是吃了一堑,长出的一智。前些时有报道说,以卖豆饼为生的淮安老人周翠兰,捡到1700元现金,失主周继伟非但不表示感谢还坚称丢的是8200元,把周翠兰告上法庭,这就是鲜活的例子。
现在,如此“善良的受伤人”好像越来越多了,远的如“彭宇案”不说,近一点的,南京最近刚发生过一事,市民郑先生好心搀扶一个被奔跑的小男孩撞倒的孕妇,结果吃了孕妇的丈夫一顿老拳,还被质问,“既然人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发善心去扶,广场上来来往往人多着呢,就你一个人学雷锋?”这话跟上海“钓鱼执法”事件中交管部门的质问何其相似——“他胃疼关你什么事?”
不关你的事就不会助人为乐,捡到真金白银就不会蠢到拾金不昧,这个逻辑错吗?似乎没错,人人都是“理性经济人”嘛。然而,人既是理性动物,也是情感动物,因为有情感,才会“不可理喻”。其实,恰恰是出于理性,人们发现,人类是群居动物,命运联结为一体,“他人即地狱”,同时他人也是自己存在的前提,助人最终是助己或为了利己。乐观一点讲,做好事是一种向善的行为,不要说做一个文明人需要向善,就是作为“修身”,人还是有一点向他人和社会表达善意、使自己获得敬重的意愿。
这是每个人做好事的原因,进而言之,为道德赖以存在的根基,社会正常运转的润滑剂,于此,正常社会都会重视建立良善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哪怕做一点举手之劳的好事都需要巨大的勇气,做好事的人会越来越少,因其越少,则越来越多的人不相信还有人会做好事;不相信别人会无缘无故做好事,则既不相信人性有向善的可能,也不相信道德的存在及力量。如此恶性循环,整个社会无以黏合,良善的社会激励机制失效乃至崩盘,社会就会变成比丛林还要丛林的所在。
是什么让人们不再彼此信任?这里似乎有几个前提:一是每个人都是原子化的存在,即便共同生活在一个社会里,彼此松散如沙,在汹涌的人潮里感受格外的孤独;二是每个人都不关心别人,或发财或升官,都专注于自己,空气中飘着冷漠的气息;三是彼此间的联结也不是没有,但这种联结往往不是增进彼此的信任,还以彼此伤害告终,尤其是坏的示范效应。如此,则无信任可言,好心做善事,也不会获得信任,“好人难做”不足为奇。
这些前提某种意义上是被鼓励和引导出来的,缺乏多元的组织形态和协商交流空间,个人原子化存在不可避免;鼓励人们沉浸于物质追逐,不要过问其他,却因为规则不张,彼此的联结只讲零和,不讲共赢,彼此提防隔膜着;加之社会某些不良事件的示范作用,以至于家长都要教导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以此而言,改变“好人难做”,实是改变泯灭良善的种种弊病,重建良善的社会激励机制。(文:廖保平)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