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秘广州地下藏宝图:12朝27层的文化堆积(组图) |
www.sinoca.com 2009-09-13 广州日报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广州发现的古城墙位置示意图 1.南越国宫城北宫墙。
2.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西湖路光明广场。
3.东汉、晋、南朝三代城墙遗址,教育路东侧、中山五路南侧。
4.旧仓巷东汉、晋、南朝、唐代城墙遗址。
5.西湖路光明广场唐代城墙遗址。
6.仓边路唐代城墙遗址。
7.仓边路宋代城墙遗址。
8.越秀北宋代城墙遗址。
9.长塘街西侧南汉宋代城墙遗址。
10.文德北路东侧宋代城墙遗址。
11.广仁路宋代城墙遗址。
12.德政中路南汉、南宋水关遗址。
13.大塘街宋代古河道。
14.宋代六脉渠遗址。
15.西门口明西城门瓮城遗址。
16.越秀山明城墙遗址。
感谢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图片
1
广州古城:
层累的城市编年史
城市长大,珠江变窄
12朝27层文化堆积
今天的广州,城区面积近1000平方公里,可是2200多年前,广州建城之始,城区仅仅是今天的越华路、吉祥路东侧、惠福东路、旧仓巷所包围的区域,总面积不足0.4平方公里。2200年间,广州城区“长大”了2500倍。
今天的珠江,自西向东穿过广州,其前航道似一条美丽的飘带缠绕在广州城中央,这条“飘带”在海珠桥附近最窄只有450米。可是六七千年以前,越秀山、白云山等不过是环珠江的小孤岛。即使在广州建城之时,珠江的北岸还在今惠福路一带,那时的珠江仍宽广得如同“大海”。
广州城,在这2200多年里,是怎样“长大”的?这一“成长”经历,只有在最近50多年中,通过一代又一代考古工作者的努力,才逐渐清晰。
在中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对于古城的考古发掘和研究都像是考古工作者共同来玩“拼图”游戏。对于广州古城的发掘和研究更是如此。
广州传统城区内的考古发掘工作主要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最初的重要发现有1973年在广仁路发掘宋代子城西墙、1974年在中山四路北侧发掘出秦代造船遗址。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传统城区开发工程日益频繁,考古发掘地点猛增,发现了大量与广州古城有关的文化遗存,包括各时期的房址、灰坑、水井、排水渠、城墙、道路等遗迹,使得广州古城的面貌逐渐清晰。
12朝27层文化堆积
考古专家对广州城的“拼图”:一是城市中心地,二是历代古城墙,三是道路、房址、水井、灰坑等生活遗存,四是城市生活排水设施。
从建城伊始城市中心就没有变过的城市在世界上极为罕见,据说全世界大城市只有三个:罗马、亚历山大、广州。
根据史料,历史学者们勾勒出中山四路一带在广州城市变迁的2200年中独有的地位: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任嚣统一岭南后设立南海都,当时称番禺,中心在今广州仓边路一带;三国至唐末五代时期,广州城向南扩大,因临近江边,常为洪水所淹,南海王刘隐凿禹山,取土垫高,拓展城垣,名为新南城。今财政厅所在地为隋唐广州刺史署,后为南汉宫殿区。今天的北京路、中山路即为唐城南北、东西主干道;
宋代广州的政治中心在所谓的“子城”,也就是今天的吉祥路、中山路、小北路、越华路一带;
明代洪武和嘉靖年间,曾两次扩建城墙――第一次扩建时,把宋代三城合而为一,称老城。第二次扩建是在老城南增筑新城。明朝的广州城东到大东门 (现在的越秀中路),西到大西门(现人民路),南到大德路-大南路-文明路,北到越秀山-小北;清顺治三年(1646年),广州城“南拓”到现在的一德路 -泰康路-万福路,但其中心地都没有发生转移。
几乎整个20世纪中,中山四路、北京路一带仍是广州最为繁华的区域,这里作为广州城市中轴线的地位直到本世纪初才开始移交给“广州东站-中信广场-珠江新城”这条新线。
史料的记载在考古发掘中得到了有效的验证。广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易西兵告诉记者,1995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广州市中山四路北侧原儿童公园及其东侧地块进行了长期的考古勘探和发掘,清理出秦代造船遗址、南越国宫苑遗址、南汉国宫殿遗址、明清布政使司署等重要遗迹,以及近现代、清、明、元、宋、五代、唐、隋、六朝、两汉、南越国、秦12个历史时代的27层文化堆积,文化层堆积最厚超过6米。发掘表明,南越国宫署遗址就是广州城市发展的一部无字史书。这里既是南越国的王宫御苑,又是2200多年来延续不变的城市中心。2006年12月,南越国宫署遗址及南越王墓、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就城市古道的发掘而言,2002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北京路北段配合工程建设进行发掘,清理出唐、南汉、宋、明及民国11期道路遗迹,真实地再现了广州古城中轴线的历史延续。发掘结束后,遗址在原址保护并展示,成为广州重要的历史文化景观。
1.西湖路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
2.北京路的千年古道。
2
古城墙悄悄
对我们说……
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墙发掘
修正过去史学界观点
研究广州城市发展的考古专家常常感言,广州恐怕是世界上最难发掘的古城之一。一方面是因为层叠的城市中心让考古发掘无从下手,难以辨识历代真实面目,另一方面是因为经过历代的战乱和城市改造,存留下来的古城墙极少,大多残迹被压在后来新建的建筑或者路面之下,如果没有特别机缘,是很难再有机会让后人一睹真面目了。
但这样的机会也不是没有。距今最近的一次就是在今年,在文德北路东侧发掘一段宋城墙,易西兵告诉记者,这应当是南城墙。但要说广州古城墙发掘规模最大的一次,当属豪贤路到越秀路的一段宋代东城东墙。
这段城墙是2002年进行东濠涌改造时发现的。由于整段墙都埋在路面之下,所以保存相当完好。广州市政府做出一个大胆决定,将原设计浅层埋藏的管道深入地下,从城墙墙基之下穿过,确保城墙残体安全。这不但增加了投资,也大大延长了建设时间,但为广州留下一处难得的文化遗产。虽然目前这段城墙已经被回填保护,但当年的发掘主持者丁巍仍认为,这一举措相当出彩。
丁巍表示,通过此次大规模发掘,东城东墙由豪贤路到越秀路一段的走向和宽度被搞清,很大程度上也验证了史料的记载。
修正过去史学界观点
从此次发掘的宋城遗址看,东城可以说是广州“宋代三城”(即子城[又称中城]、东城、西城)中质量最好,最坚固的。城墙的砖很厚实,地基很牢固。东城东墙遗址两侧包砖的厚度各有3米,保存完好的有2米多高,城墙高度起码有10米。城墙的建设是边夯土边包砖,并且专门从外地运来黏性较好的山冈土,施工扎实。有史料记载,元军进攻南宋广州守军时,因为城池坚固,反复多次未攻破。
这次考古发掘也修正了过去考古界和史学界的一些观点,就东城的框架而言,过去以为是一个长方形。但越秀北这段城墙却是继续向北延伸到东风路,这说明东城与子城并不是水平直线衔接,而可能突出了一部分。而且此次考古发现也证实东城东界不是史料中记载的芳草街,即今天的农讲所一带,而是在今天的大东门。
考古发掘和史料的不一致之处,丁巍认为有两种可能:一是南宋灭亡时,在广州进行了最后的抵抗,许多与城墙有关的史料可能在战争中被毁;二是由于朝代更替,街道名称可能继续沿用,但实际并不是同一地方,造成对城墙位置记载的不准确。
3.仓边路的宋代城墙。
4.中山五路东汉、晋、南朝三代城墙。
3
历代城垣
“空白点”和“断裂带”
广州的建城史上,宋代是个格外重要的时期。宋时广州城在子城(大约与东汉晋南朝时期广州城差不多)的基础上扩建东、西二城,让广州城区一下扩大了三四倍。
经过扩建的广州城,形成了“三城”格局。其中子城的位置在今天的吉祥路、中山路、小北路、越华路一带,包括镇南、冲霄、行春、有年四门;东城东到今大东门,西抵今教育路、西湖路一带,南至大南路,北至越华路,有迎熏、拱辰、震东三门;西城则在今北城根、人民路、大德路及子城以西的范围,设计了阜财、善利、朝宗、航海、金肃、和丰、朝天、威远、素波九座城门。三城功能清晰:子城为官衙所在,东城为商业区,西城为蕃汉杂居地,珠江沿岸形成沿江商业区,此格局一直延续到明清。城市的功能布局更加合理,容量更大,以面积最大的西城为例,作为商业市舶区,城区设计呈井字形,修通了城市供水、排水系统“六脉渠”。
宋城是广州城墙改为砖墙之始,考古发现的宋城墙砖做工优良,不难想见当年“规模宏壮,中州未见其比”的繁盛景象。
从考古发掘看,在一些城墙墙基遗址上,发现有南宋的城墙砖包着北宋时期的城墙,说明城墙经过修复和加固。据史料记载,宋代对广州城进行扩建和修筑达20多次。
广州发现的古代城墙远不止宋代,因此历代广州城垣的形态,也就一点点清晰起来。
近年来,南越国宫署遗址内南越国北宫墙,惠福东路北、西湖路南侧发现南越国木构水关遗址,为确认南越国的南界提供了重要坐标。根据考古资料推测,南越国时期广州城约为:东至旧仓巷、北抵越华路、西至吉祥路东侧、南到惠福东与西湖路之间。
1996年在教育路东侧、中山五路南侧发掘东汉城墙,当为广州城西城墙;2005年在旧仓巷西发掘东汉城墙,应该是东汉广州城的东城墙。南、北城墙暂未发现。
三国两晋南朝的城墙,目前发现的城墙情况与东汉时期差不多,有教育路、中山五路有晋、南朝城墙;旧仓巷有晋、南朝城墙。
至于隋唐的城墙,1998年在仓边路发掘唐代广州城东墙;2005年在旧苍巷西发掘东城墙;2001年在西湖路光明广场发掘唐代城墙,应为广州的西城墙。
广州发现的宋代城墙还有1998年在仓边路与越华路交界处发掘的宋东城北墙;2007年在长塘街西发掘的宋广州城子城东墙;2009年在文德北路东侧发掘的宋城南城墙;1972年在广仁路与越华路交界处发掘一段城墙,应为宋广州子城西城墙。
明清时期是广州城的又一次大扩展。明洪武十三年(1380)永嘉侯朱亮祖将宋广州三城合而为一,并向北扩到越秀山。清代广州城东到东濠涌、西到西门口、南到今万福路和一德路、北到越秀山。现越秀山镇海楼旁还保存一段明城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998年,在西门口中山七路南侧、人民路西侧发掘明清时期西城门瓮城遗址,现已在原址保护展示。
4.中山五路东汉、晋、南朝三代城墙。
5.大塘街商住楼宋代河堤。
4
古水道绘出
经贸“血管”
广州古来就是水城,水道堪称编织广州城市的经纬线,更是这座繁华商贸都市的经济“血管”。据史料记载,在大中祥符七年,邵晔任广州知州时,由于子城临江无濠,船只备受台风摧残,邵晔凿内濠以通舟楫,作为船舶避风之所。熙宁三年,王靖建成东城后,又在城外凿濠,形成贯通东西的玉带河。早在北宋景德中期开凿的南濠(又名西澳)成为当时广州最大的内港码头。到南宋开庆元年(1259),经略谢子强在大修城濠后,又从白云山引水至濠城,筑堤灌溉城北一带的农田,做到修濠与农田水利相结合。
“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是古人对广州城的山水格局和空间环境的描绘。宋代修建的六脉渠由东西共6个水渠组成,水流从这里流到东西两个濠涌后再进入玉带河,最后流入大海。六脉渠明清时都有疏浚,直到民国时期还在使用。现六脉渠同玉带河、西濠均已改成暗渠,但仍是广州重要的排水渠道。1997年 5月,配合吉祥大厦基础工程进行的考古发掘,发现宋代六脉渠中的“左一渠”的一段石渠,长9米,上宽4.03米,下宽3.6米,深5.14米,两壁用红砂岩和灰白砂岩石条砌筑,采用一层横向,一层纵向的方式垒砌,内壁平整牢固。这为研究广州的水道变迁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依据。
考古专家们的另一大发现当属清水濠,也就是旧时广州东城的水运大动脉。
考古所资深考古人廖明全介绍,2002年、2007年在大塘街东、西两侧发掘、清理出一段古河道的东西河堤,大致为南北向。分早晚两期修筑。早期河堤以一排大木桩沿河边打入淤泥,再在木桩西侧砌木档板,然后在内侧填土并夯实,以使河堤更加牢固。晚期河堤位于早期河堤东面8米,以红砂岩条石砌筑,红砂岩条石均经过琢打,形制规整,以纵横交错的方法垒砌。一些条石一端专门打制成榫头结构,起加固作用。根据考古出土遗物判断,早期河堤年代为南汉或更早。晚期河堤约建于北宋。
当时发现的临河木构建筑位于工地北面,紧贴早期河堤。北面未发掘到边界,清理部分东西长约15米,南北宽约8米。建筑结砌讲究,其南侧可见一排大木桩,内侧有木挡板,然后填碎砖和土,局部地方还用条石砌筑。建筑中间也不等距打下木桩加固。建筑东头呈斜坡状伸入河道,也用大圆木护边加固。该木构建筑的年代初步判断约在南汉或北宋早期。由已发掘的情况可见其属于大型临河建筑。
考古专家表示,当时发掘的南汉北宋时期河堤和临河木构建筑,为研究广州城的发展变迁和广州古历史地理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初步测算这段古河道在两宋时期宽逾70米,古河道淤泥厚达四五米,可见其规模之大。根据文献记载,可推断此河道即为宋时的清水濠,又称文溪,发源于白云山脚,向南汇入珠江。发掘所见,明清时期这一带仍然为水域。时隔仅数百年,到今天,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反映出广州城区的变迁。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