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年回忆:历数我们在80年代读过的小人书(组图) |
www.sinoca.com 2009-08-27 综合新闻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相信许多20世纪8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大概都拥有这样一种童年记忆――在少年活动站、小书店,一两分钱租一本,小朋友们头碰头挨在一起围看小人书。
如今,流动小人书书摊已经找不到了,巴掌大的连环画已成了几代人的童年回忆。
眼下正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办的“国家图书馆藏中国连环画展”,为我们重新打捞起关于童年的部分记忆。
在国家图书馆一个不大的展厅里,500余种小人书静静地躺在玻璃展台中,它们的年龄横跨几百年。有明刻本《孔子圣迹图》,清末《点石斋画报》,1948年版张乐平绘《三毛流浪记》,以及解放初期贺友直的《山乡巨变》,丁斌曾、韩和平的《铁道游击队》,20世纪80年代版孙为民、聂鸥的《人生》,王小河的《丁丁历险记》等。泛黄的书页,引得不少中年人驻足细细观看。
小人书学名叫连环画,是一种以多幅画面连续表现一个故事或事件发展过程的绘画形式,也是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中国最早的连环画雏形,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墓漆棺上的两组故事画。一为“土伯吃蛇”,一为“羊骑鹤”。两组画中,作者把画与画之间的衔接交代得十分清楚,而且画中形象也栩栩如生。
1925年到1929年期间,随着《西游记》、《水浒》、《三国志》等5部长篇连环画出版,标志着现代“连环画”正式诞生。1932年以后,连环画红火起来,出现了张乐平绘《三毛流浪记》等名家名作。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美术出版社有专门的连环画创作室,创作了一大批颇有成就的作品,造就了连环画的辉煌。这个时期,精彩纷呈的连环画作品争相问世,一些画家还赢得了连环画界的“四大名旦”、“四小名旦”等美称,在青少年读者中形成了“迷”名家的“追星族”。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西厢记》、《十五贯》、《铁道游击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山乡巨变》……“在没有网络、没有MP3、没有演唱会的年代,小人书就是孩子们的宝贝儿。”30多岁的IT工程师王岩感慨地回忆。
那时候的小孩子,字不认识但对应着画面也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谁在上甘岭上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眼,谁又从一个杂货店小伙计成为大数学家……小人书就像不说话的老师,给了很多孩子最初美与丑的鲜明标准。还有很多的文学名著改编成的小人书,像《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它使很多小孩早早地接触到文学,早早地知道了黑脸的张飞,白脸的曹操……
已经人到中年的电力公司职工李照华说,记忆中最难忘的新年礼物,是一个除夕之夜父亲带回来的一本《铁道游击队》。自那以后,他总是舍不得吃冰棍,有几个硬币就小心翼翼地攒着,直到够买一本小人书。“那时候,每买一本新小人书,就跟现在的孩子买了变形金刚和芭比娃娃一样兴奋。”
北京市民索新怀说,他从小就是一个“小人书迷”。1979年他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偶然买到一本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三国演义》连环画中的“赤壁之战”,知道了这套书由48册组成,从此便走上了长达6年之久的收藏《三国演义》连环画之路。当时他家住在市郊,附近只有一个合作社里有一个小小的柜台出售连环画,并且种类很少,为了能更多地买到新连环画,索新怀利用星期天去市内书店购买,每逢遇到父亲出差时,便要列上一个长长的书单。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的时间里,索新怀有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西游记》、《说唐》、《李自成》等1000多册连环画,1986年他高中毕业时,连环画出版进入低谷,索新怀关于小人书的记忆也就此尘封。
在1982年中国连环画的出版数量达到巅峰后,1984年起开始走下坡路。特别是到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影视文化成为城乡大众文化市场的主角,人们对小人书逐渐失去了兴趣。与此同时,外国的卡通连环画也借助强大的宣传攻势,获得不少国内青少年的青睐。从此,中国连环画的出版陷入低迷时期。
上个世纪90年代后,“物以稀为贵”的市场法则把小人书推向国内外收藏品的行列,小人书成为继瓷器、书画、钱币和邮票之后的第五大收藏。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