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于最近提出要求,各地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要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同时,还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定期组织干部下访,了解社情民意,推动中央决策部署,督导解决信访问题。
近年来,一些地方党政机关、一些部门连续实行“开门大接访”,很受群众欢迎。开门大接访的好处在于,一方面能及时满足群众要求,让干部更直接地感受到群众的愿望与情绪,为化解社会矛盾创造了条件,密切了干群关系;另一方面,也给一些基层经验、实际工作经验不足的“三门”干部,提供了做好群众工作,提高自身素质的机会。
不过,这样的“开门大接访”,大都属于“一过性”活动。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需要长期关注,一些新问题又在接访后产生和出现,开辟一个制度性的、常态干群沟通渠道非常必要。这是中央要求干部接访规范化、制度化,以及推动干部下访的重要原因。而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内外矛盾有可能交织重叠激化,更有必要让领导干部预作准备,随时了解社情民意,将矛盾及时化解在基层。
尤其需要各地干部注意的是,干部接访制度化、规范化有着深刻的内在导向。此前,各地发展速度不一、矛盾积累不一,接待群众来访本是各地干部的“自选动作”。现在中央将其上升为“规定动作”,提出了“最低标准”,既说明各地矛盾积累已不容忽视,更要看到中央狠抓干部作风、端正执政理念的政治追求。
去年今年的共同特点,是大事多,形势复杂。中央对此有清醒判断,已屡次作出部署,提醒各级各地干部注意形势变化,尤其注意干部队伍自身建设,以良好作风应对复杂局面。对此,无论在反腐败中继续抓好查办大案要案,还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增加党性修养的内容,这些治标治本的措施,都有内在的一以贯之的标尺,就是要干部以高尚道德约束、严格政治纪律、严肃工作作风,满足广大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需求,满足群众实际利益诉求,以树立干群信心,消解社会负面情绪。这个内在标尺,各级干部应深刻领会,牢牢把握。
以这样的标尺衡量自身工作,动态把握社情民意,更加主动地作出前瞻性部署,防患于未然,积极化解各类历史与现存的社会矛盾,这是我们战胜当前经济难局,把握好历史机遇的要求。这样的理解和落实,才算把握住了常态接访制度的精髓。
(编辑:林琳)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