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下旬,温尼泊市民闻「水」色变,因为在例行检查水质样本时,发现其中6个样本含有大肠杆菌和大肠菌群,故此市府发出了三天的「煮沸自来水警报」 (Boil water advisory),提议市民煮沸自来水后才饮用,以策安全,令市内的瓶装水被抢购一空。事件引发民众热议,例如食水是否安全清洁?水的问题,再一次备受关注。
事实上,每年3月,不论是国际、还是加拿大本土,都是一个着重「水」的月份。联合国定3月22日为「世界水日」(World Water Day),旨在提高大众关注淡水的重要性,并推动淡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政策。每年3月第三周,在加拿大东西两岸都会举行为期一周的「加拿大水周」(Canada Water Week)的活动,提高国民有关水的正确认知。
政府保护食水安全不力
加国史上最严重的大肠杆菌(E. coli)污染食水事件,发生于15年前安省的沃克顿(Walkerton),这小镇的人口只有5,000,却造成2,300人发病、7人死亡。该地区的公共卫生官员事后表示,是次灾难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安省汲取了「沃克顿事件」的教训,开始严格执行水源保护计划。环保组织Ecojustice于2011年发表全国食水评级报告,将安省食水评级列为A-。
除纽省(New Brunswick)外,其他地区在保护食水方面都有所改善,致令评级提升。然而,联邦政府却因保护食水安全不足而被评为「不合格」,例如未能制定具有约束力的全国食水标准、未能确保原住民区的食水可以安全饮用、未能适当地监管瓶装水、容许欧美等国严禁的有毒化学物质存在于本国食水之中等。
去年Ecojustice发表另一个专项调查报告(Waterproof: Standards),根据《加拿大饮用水质指引》(Guidelines for Canadian Drinking Water Quality)的食水标准作出比较,发现加国落后于美国、欧盟、澳洲、世界卫生组织等的国际食水标准。报告撰写人克里斯坦森(Randy Christensen)认为,「没理由国民得不到全球最安全的食水......同时,在需要创造、实施、维持一个严谨、世界级标准的监管力度上,更是严重缺乏。」
药物排放严重污染食水
加国卫生部(Health Canada)一项全国水质的主要研究发现,35%饮用水样本被人体排泄的药物污染,包括精神病和心脏药物、消炎药、止痛药等。加拿大特伦特大学(Trent University)环境毒理学家梅特卡夫(Chris Metcalfe)指出,随着北美婴儿潮老化,药物使用量亦随之增加,预计药物排放污染环境的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过去10年,科学家证实在药物的影响下,雄性鱼类的睪丸产生卵子,会制造出「阴阳鱼」(intersex fish)来,令一些物种的生存备受威胁。反之,专家们假设这种情况对人类的风险甚少,几乎没有研究这课题,以致无从知道排泄药物,会否对人类健康构成影响。 卑诗省塞克尔特(Sechelt)地区,正进行一项独特的试验计划-污水经过处理后,使用由污水固体(sewage solids)造成的生物炭(biochar),过滤水中的有害物质,如药物、软性毒品及荷尔蒙等。如果成功的话,将会是世界首创的污水处理方法。
自来水与瓶装水的分别
自来水受加拿大卫生部及省府和市府监管。《加拿大饮用水质指引》会列明饮用水允许潜在有害物质的最高水平;市府也定期测试水源,确保水质达标。举例说,渥太华市每年进行逾125,000次水质测试,市民亦可登入市府网站查看监察结果。 瓶装水归纳为食品类,受《食物及药物法》(Food and Drugs Act)管制,除了砷、铅和大肠菌群外,其他污染物并没有限制,只是简单表明不能含「有毒或有害物质」,且需要在卫生环境下处理。泉水和矿泉水的要求则较高,例如来源必须适合人类饮用,除加入碳、臭氧或氟化物外,不能以其他方法处理,以免改变水质构造。
渥太华非牟利环保组织(Polaris Institute)称,监管瓶装水的水质问题,基本上只是由业界「自愿性质」作「内部监管」而已。除魁省外,非泉水和矿泉水的瓶装水,均不用注明水源,即使源头是自来水。 大部份国民选择瓶装水的原因,并非为了健康,最主要是口味或方便的缘故。加国统计局发现,30%住户在家中饮用瓶装水。按欧睿国际(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市场分析所得,国民购买瓶装水高达24亿公升,平均每人68公升。
国民对水态度理所当然
自2008年起,皇家银行(RBC)每年调查国民对水的态度(Canadian Water Attitudes Study),借此监察全球日渐严峻的水问题,有否影响国民的耗水度和取态。结果发现:国民对修复网络中断的问题,较修理漏水的水龙头迅速得多(每秒一滴水的代价,乃是每日浪费25公升干净淡水);四分三的人会以马桶作丢弃垃圾之用等。以2013年调查结果为例,只有15%的人了解有关水的政策,但80%却相信水基建设施状态良好;与此同时,围绕食水、污水及雨水的基建设施状况,只得「一般」和「非常差」的评级。 水资源专家、联合国水资源计划加拿大行动伙伴主席桑福德(Bob Sandford)指出,RBC的民调结果显示,国民对于水来自哪里、水基建设施的成本和状况,概念非常模糊。
他们的误解或许来自对水「理所当然 」的态度-加国拥有全球20%淡水,对于一个3,000多万人口的国家,可用量看似绰绰有余,不过,他们也许不知道,当中多于一半的淡水不是再生资源。国际水资源协会(International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的报告预测,要是美加等国的水基建设施没有改善的话,2025年全球将会严重缺水,问题可谓迫在眉睫。
家庭用水状况研究
温哥华市场研究公司(Dufferin Research)于2012至2013年间,对加国国民进行过两波的网上调查,并发表有关家庭用水状况的研究报告(Canadian National Household Water Usage Study),重点如下:
家庭用水量:受访者以加国环境部(Environment Canada)的“水计算器”(water calculator)为标准,为家庭每日总用水量作出估计,结果分别是793公升(第一次)及738公升(第二次),这些数字跟加国环境部《2011市 政用水报告》(2011 Municipal Water Use Report)的发现相符。
加国家庭在一众发达国家中,用水量之高仅次于第一位的美国。国民普遍以为水是用之不竭的,这误解引致肆意用水的问题丛生。
省份的差异:卑斯省、曼尼托巴省、萨斯喀彻温省及海洋省份的用水量,都较全国的平均量为高。反之,魁省家庭的平均用水量为低。
入息的影响:入息跟用水量息息相关,一般而言,家庭收入越高,用水量也越高。
不 同的用途:家庭用水量的首三位,依次为洗澡、冲厕、洗衣,占总耗量60%。在两次调查中,唯一的分别来自“花园/草地用水”一环-第一次的调查时间正值夏 季,占总用水量16%;第二次在冬季,用水量下调至12%。两次调查结果跟加国环境部的发现吻合-以洗澡(35%),冲厕(30%)、洗衣(20%)为家 居叁大耗水量之最。
家居用水节约有方
综合调查所得,往昔以环保作为唿吁国民节约用水的策略,已不大奏效,反而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以社会常态(如他人较自己的用水量更少)来鼓励人心,更具说服力。
※ 使用水表:2011年,接近六成住户配备了水表(water meter), 而10年前只有五成;在10年间,每人每日平均用水量约由340公升减少至250公升,下调幅度接近叁成。
食水价格对于住户的用水量,也有重要的影响。市府通常采取两种收费措施,其一是不论用水量多寡均划一收费,其二是按用量收费。按用量收费,能提高用户对用水量的意识,有助节约用水。以2009年计,装有水表住户的用水量,较划一收费的住户,用水少达七成。
※ 停止漏水:解决水龙头漏水的方法很简单,只要把损坏的零件更换便可。若怀疑坐厕漏水,可在水箱加入数滴食物染料。几分钟后,坐厕染有颜色,就需维修处理。
※ 改变流量:在水龙头安装一个充气机(aerator)装置,可减少25-50%的出水量。使用低流量的莲蓬头,较一般的莲蓬头节省一半用水。
※ 更换坐厕:一般冲厕的用水量,占家居总耗水量30%,仅次于洗澡的用量。使用低水量坐厕,能有效地节约用水。因为低水量坐厕每次冲水只需6公升,标准坐厕则需18公升,用水多出叁倍。
※ 冷水热水:打开水龙头,让水流至温度适中,塬来每分钟便已浪费了几公升水。把一壶水放在冰箱冷藏,随时可享用冰水;在水槽下安装一个加热器或再循环系统,扭开水龙头便有热水供应。
※ 园艺有法:前后花园节约用水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在每天早上9时前浇花草,可减少水分蒸发;不妨将花园改造成“旱生园艺”(xeriscape),即利用塑料薄膜覆盖、滴灌或种植旱生植物等,藉以减少用水的园艺技术;使用水喉(不要用洒水器)浇灌花草,让水直接渗入植物根部;种植耐旱植物;避免过度灌溉-每星期草地只需2.5厘米水,便已足够。
※ 收集雨水:在美国加州及澳洲等地,收集雨水是强制性的行动。大家可利用水桶(rain barrel)收集雨水,作户外灌溉之用。
※ 节水电器:选购有“能源之星”(Energy Star)评级标志的洗衣机和洗碗机,节约能源之余,更减少用水量。每年分别能省水7,000加仑及430加仑。有些洗衣机和洗碗机又附有“污秽度”感应器,能自动调节用水量。
※ 减少用水:用洗碗机较人手清洁食具,每年可节省约5,000加仑水。如果手洗的话,可以利用两个洗涤槽-一个注入清洁剂,另一个则以清水洗濯。此外,浸浴者只放半缸水、沐浴者缩短淋浴时间,都有助节约用水。想让孩子在夏天消暑,可以儿童池代替洒水器。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