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省新一届市镇选举将于10月27日举行,大多伦多地区今次参选的华裔人数创历史新高: 在多伦多有24名华裔竞选市长、议员和教育委员; 万锦市有24名华人参选,其中5人参选区域议员,14人参选市议员,5人参选教育委员; 烈治文山市有3名华裔候选人争取连任议员和教育委员; 密西沙加市有4人参选教育委员; 旺市现任市议员杨士淳争取连任。
尽管各选区华裔候选人的比例尚还低于华裔在区内总人口中的比重,但这次华裔参选形成了一种方兴未艾之势,其中华人聚居的万锦有多个选区出现华人扎堆参选现象,新划出来的第六选区6个候选人中华裔就占其4,从而又引起了“蚌鹤相争,渔翁得利” ,因为选票被分簿,而最终使华人候选人全部落败的担忧。
本地华人社区活动家林达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华人扎堆参选可以说是有喜又有忧。经过社区坚持不懈的宣传发动,华人对参选投票的重要性认识逐步加深,形成了今日的积极报名参选高潮,无疑是件大好事。他认为,根据过往的选举历史经验,华人投票率高低,一般受两个因素影响: 一是选举热点议题是否与自己相关,另一个是有无自己认识的候选人参选。
这次有如此多华人参选,自然会带动更多华裔选民出来投票,推高华人的投票率。另外,这次参选的华裔候选人中大部分是新面孔的年轻人,尽管缺乏本地政治历练或社区知名度并不高,但积极地去拉票拍门,宣传自己的主张,精神十分可嘉。林达敏表示,这些华裔竞选者不可能都会胜出,但都可以从中得到锻炼,积累参选经验,学习到更多的加拿大政治和选举规则,这是华人社区很宝贵的一笔财富。
而事实上,加拿大各级议员中,不少是经历过十次八次参选后才取得成功的, 万锦市约克区域议员李国贤也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林达敏同时表示,其中值得忧的是种族和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华人候选人一般较难拉动其族裔选票,转而着眼于华人自己手头的选票,注重打“族裔牌”,在同选区内一窝锋扎堆参选情况下,很容易导致有限的票源平分掉,拉低各人的得票数,最终连本应有实力有希望的华裔候选人也落败。
他举例: 2012年2月27日士嘉堡爱静阁教育委员补选中,5名候选人中华人就占4人,造成票源被分薄, 本来最有实力的黄婉贞获1678票、得票率26.13%,仍以171票之微输给得1849票的希腊裔候选人Sam Sotiropoulos,而她与排名第三的另一华裔候选人卢诺(Ron Lowe) 的得票总和就达到2557张。
林达敏表示,这在华人占40%的爱静阁选区,是华人的一种耻辱。这次华人扎堆参选是否会让悲剧重演? 林达敏表示会有些担心,但又苦于没有办法和机制对华人参选中可能发生的分薄选票行为作出协调。因为华人民族性是主观性强、喜欢出风头,谁也不让谁,最后是四分五裂、一团散沙,而印度南亚社区内部是存在有这样一种机制,去整合资源,提高本族裔候选人当选率。
资深时政评论员史毅敏则对华人扎堆参选持乐观的态度。他对本报记者表示,不排除个别选区会发生票源被分簿、华人候选人因此而全部落败现象的发生。但从长远来看,还是利多于弊,是华人参选参政必须经历的一个以量取胜的阶段。
史毅敏认为,华人在加拿大的历史有100多年,在2000年之前出来参选的华人可谓凤毛麟角,每次也就只有几个人,而且当选者少得可怜。最近几年的情况才有改变,但可以说是还处于襁褓之中,无论华裔选民或候选人都还不成熟,缺乏加拿大选举政治政坛的历练和经验,也缺少出色政治活动家和候选人。
正因为如此,就需要有更多华人出来参选,既使自己从中得到锻炼,慢慢成熟起来,也使社区和选民能够从重多的参选者中发现并找到出色的候选人,选出自己的政治代言人。因此,对多名华人候选人在同一选区展开争夺战,不必过于担忧。(作者:马克)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