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罗斯索契冬奥会吸引着全球目光之际, 地球另一面的加拿大以另类的动作也引起世人的关注: 由美国旧金山艺术家吉伯特贝克为同性恋者设计的彩虹旗,在索契冬奥会开幕的当天升起在多伦多和卡尔加里等多个城市市政厅前,随后安省政府同意要求省议会批准﹐也在省议会大楼立即升起代表同性恋者的彩虹旗。
事件中极有看点嗜头的是其中的政治攻防较量战: 提出反对挂旗的多伦多市长福特备受多方围攻,他指奥运“与某人的性取向无关”;但公开承认是女同志当然力主挂旗的安省省长韦恩却换来了支持者的一片称赞声。 本地华人社区怎么想、怎么看这在政府大楼前升起的彩虹旗?
身为家长的多伦多市民黎女士的心情是既喜又忧。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刚移民抵达多伦多时,看到被称为同性恋街的教堂街一带彩虹旗飘扬,和招摇过市的双双对对同性恋者,心里充满好奇; 后来也去看过一次每年一度的同性恋“自豪日”大游行,安省政府里也出现了同性恋者正副省长,觉得加拿大人对多元文化有充分的宽容接纳及尊重人权。
因为在中国,同性恋者在传统文化和家庭伦理中被视为“变态”和违背社会道德风尚,为社会所不容,更不能有公开的组织和合法地位,被迫挣扎于痛苦和家庭分裂中。有关调查表明,中国有男女同性恋者3600万人到4800万人,在社会上,他们只能是一个神秘的群体,更不可能拥有象加拿大人那样的一份“自豪”。
但令黎女士感到忧虑的是,过份渲染的同性恋宣传和小学就开设的同性恋课程教育,会对性心理未成熟的小孩造成性错乱诱导,造成他们的迷惑和更大心理负担,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黎女士告诉记者,自己读中学16岁女儿的一位德国裔少年好友,她们从小就一起玩大并在同一间学校读书,最近打电话过来对女儿说:不知道自己是男孩,并要求父母将其名字和性别称谓改成中性的。听到这一消息,令黎女士还是感到很震惊,担心这影响到自己女儿也产生性别认知的混乱,但又不能阻止女儿与其好友的正当交往,只好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对女儿进行正确的性别辨析诱导教育。
关注社区组织“万锦之声”发言人、时事评论员关荣恩向本报记者表示,加拿大是个多元文化社会,任何人都有平等和受尊重的地位,目前社会上存在的自我认知的性别达到9种之多,彼此间相互接纳包容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但不应为了表示对某种性倾向的所谓“尊重”,而刻意为其进行宣传,甚至忽视社会大众的感受。
这次无论多伦多或安省议会大楼升彩虹旗,甚至对反对挂旗的多伦多市长福特进行围攻,确实欠妥。因为政府大楼旗帜,应该代表政府和市民,不应成为某种性倾向而悬挂。
关荣恩表示,自从2012年安省议会在社会一片反对声中,强硬通过特别加入有关性取向教育及特别保护同性恋学生条款的B13法案以来,欧洲一些立法禁止同性恋国家,有大量男女同性恋者移居多伦多,尽管这部分人仅占人口总数的3%左右,但通过其全球性、全国性、全市性的组织,形成了很大的社区影响力,政治势力逐渐强大,甚至影响到议会决策及政府行为,这次福特因为反对在市政厅前升彩虹旗和表态今年仍然不出席同性恋“自豪日”大游行,引起不少市议员的猛烈抨击,受到“多伦多同性恋”组织的巨大压力,就是一方面的表现。 - 多伦多 51 网
目前,安省中小学在B13法案下要为5岁以上学生开办尊重同性恋者课程,设置无特定性别的男女混用厕所,为GSA组织安排专门活动室等,已经诱发了性侵犯罪案件,让过小的幼童失去正确的性别标准,其危害性正在显现。关荣恩认为,政府应该在尊重同性恋者与维护绝大多数人的正当权益之间取得平衡,不应为了一部人的利益而去损害另一部人的利益,B13法案下开办的反欺凌课程,应该从13岁以上学生开始,因为青少年这时才有自我性取向辩别能力。
资深时事评论员江如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不赞成在政府大楼上悬挂某个别团体的旗帜。这次多伦多和安省议会大楼彩虹旗事件的争议,暴露出加拿大有关法律和审请审查程序上存在漏洞。福特是否出席同性恋“自豪日”大游行本应是他的自由和权力,应该受到尊重,但由于他表态不出席,就被攻击为是“对同性恋的憎恶”,甚至被人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言论相提并论,反映了同性恋组织不再是弱势社群,而是可以强迫他人参加自己的活动、一定要接受自己的理念的群体,异性恋者的权利在这里也受到了伤害。
江如天表示,日前在蒙特利尔市,一名刚被释放出来的男人,就以自己应该是女性“变性人”之名,在一个家暴庇护所性侵了一个5岁女孩。但人权专员在接到投诉后,却说受害者自己应该小心,而并未对这种犯罪行为作出遣责。
江如天认为,这个案件令人忧虑,借自己是“变性人”或性倒错之名进行性侵犯的案件已经时有所闻,而且赚犯在“人权”名义下往往能够逃脱法律惩罚,这是对大多数人的不公平。他表示,安省B13法案曾遭到社会的强烈反对,但仍被通过,我们只能尊重这一法律,但随着其实行过程中不断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政府也应该作出检讨甚至修正,并期望下届新的政府上台后将B13法案重新推翻。
小资料:
象征同性恋的彩虹旗是美国旧金山的艺术家吉伯特贝克设计的,实际上是七色光红橙黄绿青蓝紫,换成六色红、橙、黄、绿、蓝、紫,青色没有了。这红色呢,代表生命,橙色呢,代表康复,黄色代表太阳,绿色代表自然,蓝色代表艺术,紫色代表精神。
根据省长麦坚迪有关打击校园欺凌行为的要求,安省自由党政府2011年11月在省议会提出了13号草案,安省保守党议员随之又提出14号私人草案,两个法案同样以“反校园欺凌”为主题,但B13草案中特别加入的有关性取向教育及特别保护同性恋学生的条款,引起社区特别是宗教界和华人团体的强烈反对,担心由此将冲击传统家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2012年6月6日,安省议会在一片反对声中艰难通过了B13法案《接受同校法》(Bill 13 Accepting Schools Act 2012)。法案的主要内容:尊重不同性取向的学生和组织;容许在校内设立同性/异性取向学生联盟;不允许家长反对学生上这类性教育课程等。要求教育局及学校对想在校内以同性恋/异性恋学生联盟(gay-straight-alliance,GSA)名义或名称成立的组织给予支持,但如果学生没有提出要求,教育局也没有义务成立组织。
2004年6月, 加拿大公共健康协会进行的一项统计报告显示,加拿大1%的国民是同性恋,0.7%国民的是双性恋。在这项调查统计中,加拿大的魁北克省是同性恋人群最密集的地区,该省同性恋和双性恋人群达到2.3%;卑诗省同性恋人群达到1.9%;纽布郎斯威克省同性恋人群达到1.6%;安大略湖省同性恋人群达到1.5%。此外,其他的调查报告称加拿大同性恋数目大约在1-3%左右。
加拿大统计局人口统计资料称,在2006年,全加共有四万五千三百对同性配偶。其中,正式登记结婚的大约有七千五百对。同性婚姻人士中,百分之五十三点七为男性,百分之四十六点三为女性。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