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 - 交友 - 服务 - 收藏 - 设为主页
加拿大华人网
新闻 | 移民 | 留学 | 工作 | 房产 | 汽车 | 理财 | 美食 | 健康 | 交友 | 情感
分类 | 活动 | 黄页 | 便民 | 网址 | 打折 | 旅游 | 视频 | 直播 | 英语 | 文化
论坛 | 时评 | 吹水 | 军事 | 历史
家园 | 加国 | 快乐 | 亲子 | 厨房
新 闻 加国 | 大陆 | 港台 | 国际 | 财经证券 | 数码科技 | 明星娱乐 | 体育竞技 | 环球军事 | 社会万象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加国 新闻排行榜 看新闻请收藏本站网址 进入论坛 头条一览

最新调查指出未来十年 加拿大人偏爱咸味食品

www.sinoca.com 2011-05-28  明报  [复制链接]  字体:

  研究人员对比加、美两国人口未来10年进食口味﹐发现美国人嗜吃甜食﹐加拿大人则更偏爱咸味食品。

  市场研究公司NPD Group在2008年、2010年﹐分别调查美国和加拿大民众﹐查看两国国民未来10年的进食偏好。

  NPD饮食业分析师、报告作者格雷瓜尔(Joel Gregoire)说﹐报告内的数据﹐来自公司提供的1项名为「全国进食趋势」(National Eating Trends)的服务。

  他说﹐该项服务在加拿大的调查样本每年约3,300人﹐美国为5,000人。

  格雷瓜尔说﹐研究人员查看人们在家中的进食习惯﹐数据来自美国人口普查局和加拿大统计局。他们查看人口预计增长率﹐与某些食物组别的增长率作比较。

  结果发现﹐美国人的甜食消耗量﹐主要是曲奇饼、雪糕、糖果和蛋糕﹐增长率预计达14%﹐全国人口增长率为10.1%。加拿大人甜食消耗增长率预计为3.9%﹐人口增长率为6.2%。

  格雷瓜尔表示﹕「我们查看美国人最爱吃的零食﹐发现他们比加拿大人更喜欢甜食。吃甜食对他们是1种根深蒂固的习惯﹐至少比加拿大人更常吃。」

  报告也发现﹐加拿大人更嗜吃咸味零食﹐主要有薯片、芝士、饼干和爆谷﹐预计到2020年该类食品消耗增长20.8%﹐美国同类食品消耗增长率为16.1%。

  格雷瓜尔说﹐如果按年代分析﹐加拿大人中最爱吃咸味食品的﹐是婴儿潮一代人。

  报告也预计﹐美国人食用「加热即食」类早餐食品﹐如冷冻薄煎饼和面包圈﹐也呈增长趋势。

  两国人对食品的偏好也有类似之处﹐主要在方便食品﹐如酸奶、水果、零食条、罐头汤、冷冻薄饼﹐预计两国食用这类食品的增长率几乎相同。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渥太华一高中爆炸续 一名18岁学生死亡5人受伤
下一篇:哈珀会晤奥巴马 今夏加将与美国拟定边境协议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了看法,点击查看。】
昵称: 留空为匿名
相关文章
·[财经证券] 转基因种子非法流入中国:食品转基因·[港台] 台湾闯祸:有毒食品或是史上最大的塑
·[大陆] 中国化肥用量60年增百倍 有毒物质危·[港台] 台湾教授:关于食品安全 我知道太多不
·[港台] 台湾出现食品添加毒物事件 危害男性·[港台] 台湾食品安全崩坏 上万吨致癌起云剂
·[社会万象] 亲身体验有毒食品:这些东西能不吃千·[大陆] 北京公布60种食品滥用添加剂 唐僧肉
·[大陆] 避孕又壮阳,食品安全防线在哪?·[大陆] 农民自费奔走28省份揭食品黑幕:这里
进入焦点图片专题
惊人发现:长寿的日本女人永远吃不胖的秘密(组图)
惊人发现:长寿的日本女人
“厕所门”女星街头教瑜伽 酥胸半露引围观(组图)
“厕所门”女星街头教瑜伽
活着不如一条狗!跟拍大兴安岭72岁拾荒老人(组图)
活着不如一条狗!跟拍大兴
曾经的社会主义 实拍东德人当年的生活百态(组图)
曾经的社会主义 实拍东德
英媒:释永信事件后果严重 或毁中华文化符号(图)
英媒:释永信事件后果严重
身价掉千亿 中国“首富”李河君怎么走到这一步?
身价掉千亿 中国“首富”
物价便宜风景好 最适合移民养老的15个国家(组图)
物价便宜风景好 最适合移
韩国街头的火辣街拍:美女内衣外穿大方露肉(组图)
韩国街头的火辣街拍:美女
编辑推荐阅读
本周点击排行
  • 24小时论坛热点
  • 本周论坛热点
  • 本月论坛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