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网友搜索到的竹学叶公开场合的视频
竹学叶父母目前居住的地方:固始香樟苑小区
博士移居国外“躲妈妈”事件调查
核心提示:今年5月12日,正在人们欢庆母亲节时,一个“攻读到博士学位却十年不与父母联系”的帖子在网上迅速传播,“躲妈妈”迅速成为网络热词。网友们在谴责的同时,还展开了大规模的人肉搜索,这名抛弃母亲10余年的博士身份很快被弄清,被网友戏称为“最牛博士”的竹学叶出生于河南省固始县,自从2000年出国后,就再也没有了音讯,没有给家里打过一次电话,没有邮过一封家书。
其实“躲妈妈”事件并不是个案,最近几年时不时曝出“怕父母丢人或拖累自己,不承认父母”的新闻。为何会频频出现这样的事件?又该如何避免此类事件继续发生? 晚报首席记者 张锡磊 文/图
最“牛”博士
移居国外,对父母不管不问,没有一个电话,一封家书
4月24日下午3时28分,在大河论坛“河南媒体”板块中,出现了一个《最“牛”博士“躲妈妈”》的帖子。
帖子是网友“aaabbbcccddd”发上去的,帖子首先对“躲妈妈”一词进行了定义:“躲妈妈”是指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一种现象:父母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拉扯大,含辛茹苦地拼命挣钱供孩子读书,孩子长大了,有出息了,却无情地抛弃了年迈的父母,不尽赡养义务。
帖子说,网络名词“躲妈妈”创造者“牛”博士,原名竹学叶,在加拿大获取了博士学位,现已移居国外。父母含辛茹苦将他培养成材,他却多年对父母不管不问,没有一个电话,一封家书。长期的压抑和对儿子的思念使得这位可怜的母亲先后罹患癌症和糖尿病,尔后又遭博士儿子无情抛弃。这名竹博士却躲得远远的,没有尽任何赡养义务,跟妈妈玩起了一场道德沦丧的“躲妈妈”游戏!
在帖子最后,他还向网友“求助”:为让这位年迈身患重病的老母亲找到自己的博士儿子,请网友们见到本消息后转发给自己的10位好友。
经过多方努力,记者终于与发帖人“aaabbbcccddd”在网上取得了联系,他称,当时发帖是因为不忍心看到这位母亲的可怜处境。当时他也没想到那个帖子的影响会那么大,目前许多记者和网友在网上都想见他,但他现在有些害怕了,感觉压力很大,害怕自己的身份被暴露后,在固始就不好处关系了。
据关注此事的另一位网友“孙晓阳”介绍,在母亲节前,这个帖子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在5月12日那天这个帖子突然火了,许多网友都参与到了对这名博士的“人肉搜索”行动中,一些网友还组成了“躲妈妈”事件民间调查团。
“人肉搜索”
“躲妈妈”博士身份很快被查清,出生于固始县洪埠乡马埠村
在网友的“人肉搜索”下,“躲妈妈”博士的身份很快被查清,他名叫竹学叶,出生于固始县洪埠乡马埠村。
竹学叶有兄妹三人,他是老大,下面有两个妹妹,大妹在郑州工作,小妹在固始,竹学叶的父母目前就住在小妹家里。
竹学叶小妹家在固始县香樟苑小区,房子面积约有100平方米。竹学叶的父亲介绍,他是固始县某乡中学的一位教师,在学校管后勤,也兼教政治课,现在退休了,生活上还没什么大问题,有退休金。“但老伴儿是农民,又有癌症和糖尿病,所以家里的经济就有些紧张了。”
“我们也不是一直住在小女儿家里,学叶的外婆已经90多岁了,患有老年痴呆,现在是我老伴的几个兄弟姐妹轮流照看她老人家,轮到我们时,我们就要去学叶外婆的住处住上一个月。”竹学叶的父亲说。
竹学叶的父亲现在心里很矛盾,不想在老伴面前提“博士儿子”的事情。信阳市浉河区148律师援助中心的邹万泓律师在本月初曾去固始找过竹学叶的父亲,说想在法律上给予援助,或者劝劝竹学叶,让他回来看看父母。
“看样子,竹学叶的父亲心里很矛盾,没有答应我们对他的帮助,首先竹学叶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如果把这个事情闹得太大,对竹学叶的影响不好。”邹万泓说,竹学叶的父亲还不想让竹学叶的母亲知道这个事情。原来一提起儿子,竹学叶的母亲就哭得不行,“因此我上次去竹学叶的家里时,他的父亲就没敢让我见他的母亲,怕再勾起她的伤心事。”
人间蒸发
老母亲生病后,曾经的孝子连一个电话都没有,电话号码也换了
竹学叶小时候的聪明在他的老家固始县洪埠乡马埠村是出了名的,1965年出生的他,6岁时进入小学,13岁修完了初中的全部课程,15岁就高中毕业了。
1980年9月刚满15岁的竹学叶就跨进了令人向往的大学校门,在河南省郑州工学院土建系攻读民建专业学士学位(现在已合并入郑州大学),1989年底他又取得了硕士学位。在那个时代考上大学已经很了不起了,更何况年仅24岁的他就已攻下了硕士学位。他骄人的学业让父母、亲人们都引以为豪,一度成为村里、县里众多学子的学习榜样。
1990年初,刚取得硕士学位的竹学叶留校工作。几年后,勤奋刻苦的他成了郑州工学院(现更名为郑州大学工学院)的一名副教授。
知情人介绍:“竹学叶在郑州工学院工作那段时间,为家庭还是做了许多事情的。”竹学叶的大妹在郑州工学院上学的费用基本都是“学叶”一个人承担,小妹上学他也给了很大的支持。大妹毕业后没单位没住房,又是竹学叶给予了帮助,把自己的房子给了妹妹住。
“在上世纪90年代,他在学术上也取得了很多成绩,发表一批论文,展现出了他的才华。”
固始县香樟苑小区一位知情者说,这一切的变化是从1997年开始的,竹学叶的妻子先期去了加拿大,那年年底,他以探亲出国的名义也去了加拿大,但探亲期满后就非法滞留到了加拿大,还在那里读上了博士。
“去了加拿大后,他就和家里很少联系了,2000年曾回过一次国,回家里住了几天,再往后就没有了他的任何信息。”洪埠乡马埠村一位知情人士说,那次走时,他还以旅费不够为由,向父母要600元钱。“当时他的母亲觉得孩子在国外创业不容易,就又向亲朋好友借了借,最后给了竹学叶1000元钱。”
网友“aaabbbcccddd”说,2001年至2003年期间,竹的老母亲生病先后做了乳腺癌切除和子宫卵巢切除手术,这个曾经的孝子连一个安慰的电话都没有,更不用提为父母承担医药费了。他大搞“人间蒸发”,电话号码也换了,彻底从父母的视界中消失了。而自从2000年后,年迈的父母虽然多次通过熟人打听儿子的下落,都没有得到确切消息,只知道他在加拿大获得了博士学位。
“躲妈妈”事件在网上传开后,加拿大的网友也展开了调查,一位网友透露,目前竹学叶在加拿大过得很好,是一家名叫“天梯书店”的经理,记者试图与这位网友联系,但这位网友称,他也没有竹学叶的联系方式,只是在一个视频上看到过他。
不是个例
一起起“躲妈妈躲爸爸”事件浮出水面,发人深省
“躲妈妈”事件其实在文学作品中已经屡见不鲜,最近在各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我的丑娘》中的剧情,就是一起典型的“躲妈妈”事件,母亲含辛茹苦把孩子养育成人,儿子进城后嫌母亲丑,不认母亲,而母亲却为了照看孙子,以保姆的身份进入儿子家,并与儿媳签订了一份“保姆协议”,这个电视剧的热播赚取了很多人的眼泪,但同时一起起现实中的“躲妈妈”事件也浮出水面。
在母亲节这天,一名重庆女孩向1000名网友发邮件表达自己的忏悔之情,说自己曾是一名“躲妈妈”的女学生,“妈妈在一家快餐店做清洁工。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去吃快餐,要吃完的时候,突然看到妈妈过来了,我呆了一下,当时的想法居然是妈妈千万别认她。妈妈在离她近1米的时候,赶紧掉头去收拾别的桌子了。”
最近,重庆九龙坡区一位47岁的母亲秦宏玉也很苦恼。下岗三年来,她一直靠擦皮鞋为生,不料,这份工作却让读高二的女儿小丽(化名)感到蒙羞,多次当众不认她。
郑州市民李先生也讲了一个身边同事“躲爸爸”的真实事件,他在某金融单位参加工作不久,单位分来了一个家在农村的大学生。某日,此人正在信贷科办理业务,楼下门岗给他打了个电话,称他爸爸从百公里之外的老家来看他了,出人意料的是,他探出窗外看了看,竟然回电话说不认识。等到中午,看到土里土气的老爸还没走,他就抽空领人来到偏僻之处,把老爸给训斥了一番,碰巧让别的同事无意间听到了,大致是“谁叫你来了,你这样子多影响我,让我今后咋见人,咋找女朋友,以后千万别再来了……”
这样的事情也在中国药科大学镇江小区上演过,因为担心自己衣着破旧的母亲被外人看到后笑话,一名大学生竟将从河北来探望自己的母亲拦在校门口,对母亲带来的一篮粽子也让她原封不动地带回去,最后,这位母亲不得不含泪离开。
郑州市民王爱珍认为,避免出现“躲妈妈”发生在自己身上,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给予正确的教育培养。她说,从她儿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儿子强化了“分享”的观念,有好东西吃家人都要一起分享,孩子的爸爸经常出差,但现在家里有什么,孩子都会想着要给爸爸留一份。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