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90年代初,当经济衰退的迹象开始显示时,赖桂霞(Cynthia Lai)迅速卖掉了自己在市区的共管公寓,但是她失算了。
自从1983年以来就开始从事房地产经纪人职业的赖说,“如今我又卖掉所有的共管公寓,因为我不知道房产市场还能否被拯救90年代初经济的移民再次支撑起来。”9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是加拿大历史上渥太华政府没有因衰退而减少移民数量的唯一一次。
如今的衰退再次引发了这样的争论:加拿大政府是否应该像英国和澳大利亚一样减少移民数量。其实,问题争论的焦点就在于,移民会推高失业率,增加政府的福利压力,还是会帮助刺激经济。
90年代初时政府将移民保持在23万人水平的做法很难说是福还是祸。有数据表明,那个时候来加的移民从来没有从长期性失业以及不充分就业的阴影中走出来,有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疤痕效应”(the scarring effect)。
多伦多大学社会学家Jeffrey Reitz称,“这些人在经济困难时期移民加拿大后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他们所学的专业和技能开始“脱轨”,当经济重新恢复时,他们同样找不到好工作。他们经历了人生中最艰难的时期。”1993年时,加拿大失业率高达11.4%,移民人数高达256,703人,创数十年来最高水平。
加拿大调查研究显示,移民对加拿大经济的影响利弊混合。但是有一点是大家公认的,那就是不管是在经济繁荣的时期还是经济困难的时期,移民数量的增长带动了加拿大人口的增长。
例如万锦市(Markham),人口数量从1991年的145,500人增长到2006年的261,600人,增幅达80%,这主要归因于移民的大量涌入。人口的迅速膨胀带动了住宅市场和商业市场的发展,使得大多伦多地区成为人口数量最多的第四大地区,吸引了IBM以及本田等大型公司。
最近刚刚与开发商(愿意投资1.3亿元在Kennedy Rd.和7号高速公路附近建立购物商场)会过面的万锦市长称,“我们享有多元的文化,高级技工移民们带来了全世界的经验和企业精神。正是因为新移民,我们才有了新的社区,零售以及商业中心。移民是加拿大经济能够长期发展的未来。”
1972年从香港移民加拿大的赖指出,新移民更想拥有自己的房子。“从香港、中国以及印度来的移民都信奉家的理念,所以,他们来到加拿大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房。如果加拿大房产市场没有移民的支撑,早就崩溃了。”
但是,经济师Arthur Sweetman称,此次经济衰退的情况比90年代初时的更为复杂,加拿大新移民的人口特征就是一个危险因素。90年代初时香港企业巨头纷纷移民加拿大,而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后,这股富豪移民流戛然而止了。如今的很多技工移民虽然带着一定的资金,但是他们并不能称之为富有。所以,他们能否会刺激房产市场的恢复还很难说。
有观点这样认为,在经济困难时期来加的很多移民只能会“争夺”加拿大的资源,增加享受社会福利的人数,并推高失业率。
但是,Ryerson University大学教授,多伦多大学移民及安居研究中心(Joint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Research on Immigration and Settlement,简称CERIS)负责人John Shields指出,绝大多数技工移民(占每年移民数量的55%)是不用依靠社会援助的。“我们必须记住,移民有抱负、有技能,并敢于尝试危险。他们存在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对社会福利造成的压力。”
另外,他还指出,为填补加拿大劳动力短缺的数万名临时外国工并不享有就业保障或社会援助,工资也较低。去年,加拿大共接收了19.3万名这种临时工。
所以,不管是长期移民还是短期移民,他们会影响经济衰退中就业岗位的数量吗?专家们称,也会也不会。例如,加拿大执业医生(medical practitioners)一直都十分短缺,所以移民对这类工作没有影响。
加拿大会议局(Conference Board of Canada)主席兼执行总监Anne Golden称,去年加拿大移民系统的改革——旨在接收稀缺技工移民的政策,使得加拿大对经济风暴更具抗击力。加拿大会议局预测,加拿大经济将于2010年开始恢复。大量减少移民没有任何意义。
其实,更重要的问题是,加拿大如何防止技工人才的转移流失。加拿大统计局(Statistics Canada)于2006年就1981年至1996年加拿大人才流失现象做出的一份报告显示,在经济衰退时期来加的技工移民离开加拿大去它国寻找机会的可能性要高出50%。
Queen's University大学的Sweetman指出,在不影响未来十年移民整体数量的前提下,加拿大可以在短期内减少移民数量。一切举措要决定于加拿大经济是“U”型长期衰退还是“V”型短期衰退。如果是“V”型,加拿大不必对移民政策做出任何调整。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