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蒙特利尔开酒吧:序
我这个人有个毛病,只要是写个稍微长点儿的专题,就喜欢先写个序,按说写个博客要哪门子序呀!人家都是在书中写序,并且是请人,往往还是请名人代为作序,点评一番,当然,一定是好评,目的是为了给作者、作品涂脂抹粉,加油打气,甚至增加卖点;而我喜欢写序是源于我个性的不自信,想得太多,所以在动笔之前要对接下来想写的东西做个解释。
就说这篇《我(们)在蒙特利尔开酒吧》吧,我要就以下几个问题做些简单的说明。
首先,我扪心自问:我能够写好吗?
然后很快我就得出答案:难说!我认为至少绝对不会像我讲述我的移民经历和我开店的故事那样有声有色有内容,那毕竟是我十年移民生活的总结,前后三个便利店所发生的故事的总汇,酸甜苦辣咸,尽在其中间。而我的酒吧经验前前后后加在一起也就是一年半多的时间,还是和朋友合作经营,大多是按部就班,平平常常的故事,甚至是一本经营酒吧的流水账,而缺少惊心动魄,大开大合的桥段。尽管如此,我还是想以文字的方式把它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毕竟这是我走过的路,写下来,给自己留个纪念,或许也能给后来者几分借鉴。
其次,我反复琢磨:我该动笔了吗?
在蒙特利尔乃至整个魁北克省开酒吧的中国人很多,比较成功的也不少,我就有很多朋友是开酒吧的,有的甚至一个人开两三个酒吧。我还听说在蒙特利尔有那么几个人,组成了一个小小团队,协同作战,几年的功夫就扩张到了同时经营十几个酒吧,包括几个大型脱衣舞酒吧。跟他们相比我实在是没有多少酒吧的经历,故事自然也就不多。我写出来的东西,在前辈看来可能什么都不是。我也曾经想过等再积累积累经验过几年再写吧,但又一想,写作是写作,生意是生意,谁规定生意做大了做久了才可以写?想写就行,自娱自乐,各有所乐嘛!
再次,我不断推敲:我起个啥题呢?
起初,我想了个题目叫:《我在蒙特利尔开酒吧》,仔细一想,不对啊,我从来就没有独立经营过酒吧。第一个酒吧是三个人合伙,第二个酒吧是四个人合伙,我充其量也就是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的老板,强调“我”在蒙特利尔开酒吧,显然不大合适。可如果把题目改成《我们在蒙特利尔开酒吧》呢,似乎也不妥当,因为我写的东西只是从我自身的角度讲述个人的感受和看法,我想说的未必是我的小伙伴们想说的,我不是酒吧的发言人,我不能代表酒吧全体老板发表意见。想来想去就想到了给“们”字加个括号,这样似乎就更准确了一些。
最后,我还要补充说明一下,虽说我们几个酒吧合伙人在股权上是平等的,在酒吧的地位上也没有高低级别之分,但能者多劳,第一个和第二个酒吧都是我们的其中一个合伙人先看中的,然后由他牵头找到我们。他是找生意的行家,在管理上也有很多主意、经验,我只是跟着他们入了行,参与其中,随波逐流,并不出众。但由于是我写博客,而且是以我自己的感受在写,所以很有可能在写作的过程中一不留神会有夸大自我的时候,还请各位小伙伴们多多海涵,当然,我会尽量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的。
好了,该解释的解释清楚了,该铺垫的也铺垫得差不多了,那我就开始写了!
我(们)在蒙特利尔开酒吧 (一)
与酒吧结缘,是因为我想告别便利店!
说实话,便利店是个好东西,至今我仍然这么认为。在买第一个酒吧之前,我在加拿大已经生活了近十一年。期间断断续续先后开过三个便利店,历时八年。八年,抗战都结束了,我还在店里扛着,有些够了,也想找个机会逃出去,以至于我在《移民,就这么回事儿》一书的结尾处写下一句话:“我不在便利店,也不在去便利店的路上,我在寻找新的目标,新的方向”。我在写这段话的时候是认真的,颇有一种誓死不归的感觉。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我现在算是一脚门里一脚门外,一边优哉游哉地经营着我的第四个便利店,同时还和朋友们一起打理着一间规模不小的酒吧。
如果从投入的金钱、时间和精力来看,现在便利店仍然是我的主业,酒吧反倒像是副业,但由于主业做得久了,完全没有了新鲜感,所以我心里对副业还是喜爱有加。不能再往下说了,怎么越说越像男人对待老婆和小三的感觉。
虽说早就想逃离便利店,可往哪儿逃是个问题。
许多比我早些年开店的前辈们,都成功地转了行。先后有人买了快餐店、咖啡店、公寓、旅馆、幼儿园、养老院、保龄球馆、甚至高尔夫球场等等。不说挣钱多少,至少不必凡事亲力亲为了。等到了做什么事儿都比别人慢两拍的我想要转行的时候,似乎生意已经不那么好做了。由于经济不景气,咖啡、快餐店的生意早已大不如从前,而公寓,旅馆等相对较大的房产物业的售价也已翻了几倍,相对而言,利润空间较从前也就少了许多,再加上本人的动手能力太差,连基本的修修补补都不会,也就一直没敢动“养房”这个念头。这期间我也跟朋友看过幼儿园、养老院,但那都是投资性的,贷款多,还款压力大,对我这种钱不多,需要买个进钱快,现得利的生意来养家糊口的人来说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大约三年前,我卖了店,回了趟国,回来后突然发现身边的许多朋友们开始在找酒吧了,正好我当时闲着没事,就经常跟朋友一起去看生意, 这才知道对于我们新移民来说酒吧这个行业也是可以考虑的,这才知道其实早就有许多的中国人置身其中了。
蒙特利尔乃至魁北克的大多数酒吧跟国内的酒吧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与国内酒吧的装修豪华,情调小资相比,这里的很多酒吧完全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酒馆。许多酒吧已经存在几十年了,门脸简单,里面也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装饰装修,吧台以及桌椅板凳等设施显得陈旧、甚至破旧,酒吧的客人也大多是普普通通的体力劳动者,或是无业游民,甚至是赌徒、酒鬼、妓女。难怪一个国内来旅游的人看到他移居蒙特利尔朋友开的酒吧后,忍不住地笑个不停,然后弱弱地问了一句:这是酒吧吗?
当然,酒吧和酒吧不同,在蒙特利尔市中心也有很多所谓上流社会出入的“真正的酒吧”,但作为投资生意来说,那不是我们新一代移民涉足的类型。
店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很多酒吧尽管看上去普通,银子却一点儿也不少赚。
人说魁北克是个赚钱的好地方,这话一点儿也不假。这首先要得益于法裔人士不善理财,乐于散财的生活方式,更主要的还是受惠于魁北克政府宽松的政策。就说便利店吧,其它绝大多数省份的便利店不许卖酒,而在魁北克就可以,这样就给魁北克的便利店增加了约三分之一的“额外”收入。而酒吧呢,在加拿大其它省份甚至整个北美,就是个喝酒聊天的地方,最多周末来个乐队助助兴,而在魁北克省,很多酒吧还设有老虎机供人赌博消遣,这一优惠政策甚至使很多酒吧的利润翻番。
这儿的带老虎机的酒吧一般至少五台机器,有的酒吧有十台,还有十五台,二十台,甚至二十五台以上的。据说原来很多酒吧都有着数量不等的老虎机,后来政策发生变化,大蒙地区以及周边一些城市的酒吧里五台一下的(不含五台)老虎机都被请出了酒吧。但在距离蒙特利尔较远的地方,政策宽松的地方,现在仍然有许多酒吧只有四台、三台、两台、甚至一台老虎机。
我们中国人涉足的酒吧几乎全部是带老虎机的。
按我们中国人的话说,两条腿走路,两只手抓钱。由于语言文化的要求,中国老板大都无法亲自上阵,只能躲在幕后。而酒吧的营业时间较长,每天早8点开门营业,到第二天凌晨3点打烊,全部雇人,人吃马喂的费用不是个小数目。仅靠酒水赚钱,老板又甩手不做,对于规模不大的小酒吧来说很难盈利。有老虎机的酒吧情形就不一样了,你可别小瞧这几台老虎机,据说在魁北克一台老虎机的平均年收入在两万加元左右,五台老虎机戳在哪儿,一年就是十万左右的纯利。
这么说吧,一个小酒吧如果酒水收入有个十几万,勉强可以涵盖全部费用的话,那么老虎机剩的钱就可以揣到口袋里了。
我(们)在蒙特利尔开酒吧 (二)
锁定目标,开始行动。
有朋友劝我,酒吧有风险,转行需谨慎。并且一再跟我说,像我们这个年龄,已经不能再创业而是要守业了。我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可他不知道,我哪里有什么业可守啊!虽说经过十几年的打拼日子越过越好,可像我们这种自雇人士,干一天就有一天的钱赚,卖了生意也就颗粒无收了,并且家业越大费用也就越大,坐吃山空,不干不行啊。再说了,再不改行看看,可真就来不及了,就这么一辈子守着便利店慢慢变老,总是有些心不甘,情不愿。
嘴上不听劝,心里也发慌,毕竟是新行当,万一买不好,或者干不好,干砸了怎么办?抱着同样的心理我们几个朋友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合作,这样怎么也可以降低一些风险。以前我从来没有过和朋友一起做生意的想法,总觉得只要是合作就会有矛盾,弄不好最后连朋友都做不成了。可是把几年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那点儿钱都投到一个根本不熟悉生意上,说实话我还真不敢,还真得再借俩胆儿。仔细想想,如果真想把生意做大一些,或者多做几个生意,除了合作似乎也别无选择,毕竟一个人的财力、精力、能力都是有限的。
通过两个酒吧的合作经验,以及对身边合伙开酒吧的朋友的观察,我个人认为酒吧是可以合作经营的。首先,酒吧的账目很清晰,规模不大的酒吧,每天都要清点库存,酒库里有多少成箱的酒,吧台下面或后面有多少单瓶的酒、饮料、甚至成包的薯片等都清清楚楚,按杯卖的扎啤,烈酒等都有计数器,卖一杯走一个数字。很多酒吧甚至连收款机都没有,吧妹人手一张单子,上面写着全部货物名称的数量,吧妹下班时清点一遍,少了多少酒水就上交多少钱,剩下的就是吧妹的小费。,接班的吧妹也会跟着一起清点,否则前一个吧妹算错了,少交钱了,下一班的吧妹就得把钱补上。不夸张地说很多酒吧的管理小到丢了一块钱,少了一瓶酒,都能查出个来龙去脉。其次,酒吧的中国老板几乎自己都不站店,只是做管理,所以也就避免了在钱上的不信任以及相互猜疑。钱上没什么问题,其它的问题就都是小问题了,当然,小问题处理不好也会演变成大问题,为了避免日后产生矛盾,很多酒吧的合作者也会先小人后君子地草拟个什么合作协议之类的东西,遇到问题按章办事。
合作一事定了下来,接着便开始找生意。
钱多了,以前一个人买不起,不敢看的生意也敢看了,人多了,看到一个生意,几个人你一句他一句的主意也多了。一些经纪人看我们人多势众(三个人),便什么生意也都愿意介绍给我们看,这期间我们看过普通的带老虎机的酒吧,看过纯粹的几乎不卖酒水的老虎机酒吧,看过以台球为主也带老虎机的运动酒吧,看过带老虎机的宾馆酒店,甚至还看过集老虎机、台球、保龄球、高尔夫室内练球场于一身的大型娱乐酒吧,看得越多,生意越大,心里越是发慌。因为跟便利店不同,看便利店只要生意好就差不多了,毕竟费用相对较低,大不了少雇些人,自己多干一些,而酒吧不同,像我前面说的,老板躲在幕后只做管理,人吃马喂的日常开销可不是个小数目,看似大笔进项,经不住大笔支出啊,并且不管生意好坏,各种费用都是要年年增加的。
找酒吧和找其他生意差不多,媒体广告,朋友介绍,自己上门去找都是可行的办法,但主要的信息来源还是经纪人,毕竟他们是专业人士,他们就是干这个的。我们买过的两个酒吧都是在经纪人手里买的,生意还都不错,管理也相对简单。我们有个合伙人跟很多经纪人都很熟,经纪人有什么好的盘就会推荐给他,他看材料,他觉得可以买,然后跟我们一说,我们说行,于是就买了。后来我听人家说找经纪也有窍门,应该先找人后找生意,就是说先跟经纪人联系说你想花多少钱,要找什么样的生意,然后他有了你要找的类型的生意就会在发布广告之前先告诉你。据说经纪人卖生意的流程是这样的,有了好盘,如果是超值好盘,有的经纪会自己先拿下来,自己做,捂一段时间再卖,更多的经纪人自己根本不做生意,这种情况下他们也不是急于先打广告,而是先跟自己熟悉的,知道的,有诚意的买家单线联系看看是否有人感兴趣,最后才是见诸媒体,这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有点儿晚了,所以跟一些经纪人保持良好的联络关系也可以走些捷径。
找经纪人有时也要小心,应该说绝大多数经纪人还是不错的,但个别经纪人的一些做法我还是不能接受。
有一次,有个经纪人告诉我一个酒吧,说经营状况不错,叫我们先去看看,价钱吗,他说店主要价八十五万,但他说帮我们好好谈谈,估计七十五左右就能拿下来。当晚我们按照经纪人给的地址就去了。小镇上的酒吧冷不丁进来几个中国人,也算是稀罕物,有人开始跟我们搭话,我就跟人家聊上了。一问,那个人就是老板。经纪人介绍的酒吧,原则上只许看,不许问,看着有感觉了,回头跟经纪人说,然后经纪人再去跟卖方沟通。我呢,那天喝了点儿酒,又加上老板主动搭讪,就没忍住,多嘴问了他一句:你这酒吧卖吗?他说卖呀!我问多少钱?他说六十五万,接着他马上又说,如果你感兴趣我们谈谈,价钱还可以商量。
我了个去!老板要价才六十五万,到经纪人那儿就变成八十五万了,还说七十五万差不多就能拿下来。
便利店也好,酒吧也好,我更愿意自己去找。
虽说这种方式像瞎猫撞死耗子,但有时还真能撞上。我有几个朋友就是这么找到的便利店和酒吧,我也曾以见店就进,买东西,留电话的方式帮朋友买过一个不错便利店。在找酒吧的过程中,我也曾碰到过几个一手生意,有的要价太高,有的生意不好,还有个酒吧什么都谈好了,马上就要签合同了,结果卖主觉得卖便宜了,反悔了,又找经纪人加价,最后卖给了别人。通过自己找生意,我发现绝大多数生意都是可能卖的,说穿了就是价格。很多生意店主本来没想卖,但价格合适可能就会卖。当然,这种情况下卖主也会胡乱要价,但也不排除在一些偏远的,没被经纪人骚扰过的地方,碰巧能碰到一些不太了解行情的卖主,碰巧能以便宜的价格买个不错的酒吧或其它生意。相信奇迹,就算是天上掉馅饼的事也是有可能发生的。
有一次,我在阳台上吃饭,听到楼下一对年轻男女在说话,男的要女的做他的女朋友,女的说:想得美,除非天上掉馅饼!我听了毫不犹豫地把手里的馅饼扔了下去。。。
1/6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