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应届毕业生就业的关键时刻,面对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一系列心理问题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拦路虎”。 今年,我市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000人,比去年增加700人,加之以往未就业的往届生,就业压力可想而知。 在6月30日至7月1日市人事局举办的专场招聘会上,记者随机调查了10位求职者,他们中有6人是应届毕业生,4人是准备跳槽的往届生。记者了解到,每年我市实现就业的三四千名毕业生中,很多人感到不适应本职工作,有跳槽的打算。 一位招聘企业代表总结出现在的大学生求职就业面临的四大问题:过分追求高工资,哪钱多去哪;缺乏定位,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盲目找工作,导致频繁跳槽;求职恐慌,职业压力严重。这四大问题一定意义上说,还是就业压力引发的心理问题。 “郁闷!”这个词成为即将走向社会的学子们口头禅。他们的“郁闷”来自日渐增大的就业压力。 由于竞争激烈,就业矛盾突出,不少毕业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有一部分毕业生在新的就业体制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心理准备不足,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偏差,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了就业。 “即将毕业,我已经给自己设计了很多条路:要么去读研究生,要么去私企工作,要么自己创业……但是我现在比较难的是如何决策的问题。”选择虽多,辽宁大学的王同学却表现出一脸茫然。 现在,很多毕业生有多种选择就业的机会,越是这样,越不知道该选择哪一个,越感到求职择业难,往往容易背上各种心理负担:就业期望值过高,择业脱离实际,害怕失败等。 怎样才能正确面对角色转换,记者咨询了心理学专业人士。 首先,“角色选择困难”是很多大学毕业生面临的问题。一些学生在学校时非常优秀,但是在求职就业时却陷入到无法选择的困惑之中,其实他知道每一个选择有什么利弊,但是他总想找一个最好的。其次,一些同学不善于应对变化。大学毕业生完全可以跨专业工作,也可以做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而很多同学只局限于所学专业,没有开放的心态。自我认知不准确,缺乏对困难的自我处理能力,不明确自己要干什么。此外,在毕业生求职就业中出现的矛盾心理、依赖心理、自卑心理、攀比心理、从众心理等,也是导致学生心理困惑的原因。 未毕业,先失业,不是因为没有工作机会提供,而是就业能力结构失衡;就业难的关键,也不是因为毕业生多,教育水平下降,而是自我认知的能力模糊,就业信心和自我价值期望的下降。去掉天之骄子的高傲姿态是好事,但也不能自卑、浮躁和茫然,毕业生还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平衡心、平常心,正确面对角色转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