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加拿大是一个歧视新移民的国家。
整个社会对新移民的政策就是任其自生自灭,强壮的留下,没有能力的自然消失。虽然我觉得这样做很不道德,但是主流本身就不是个什么道德的东西。比如,安省的驾照要等一年。对本地人来讲,16岁考G1,拿到G2,G牌的时候远远没有工作,生活的压力,无所谓的。对很多新移民来讲,第一年无车可开,就非常不方便。凭什么十几个小时就能学会的东西,让别人等一年呢?形形色色的隐形歧视还有很多,比如就业。新移民就业需要是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政府仅仅有一些规模非常小的COOP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大多数移民的需求。与其说是帮助,倒不如说是敷衍。
从另一个角度看,加拿大三千万人口,受到美国的竞争,白领职位本来就不多。如果拿平均工资划条线,在扣除老幼病残50%,约有750万个白领岗位。每年接受20多万新移民,10年就是200多万,社会也没有能力给大多数人提供一份高于平均水平的工作。势必有很多人进入底层岗位,比如长途车杀人的李伟光,就是个不得志的移民。
和美国相比,加拿大是先移民后就业。美国是先就业然后才能申请移民。后者绿卡做底层岗位的比例就少很多。当然后者对移民来讲,更严格。
大多数移民都是有学历的,希望找到一份好一点的工作。但是政府也不太可能对此提供帮助。原因很简单,政府的钱是从平均工资的国民身上搜来的。你不可能期望大众来支持移民得到一份高于平均水平的工作。比如,他们会这样想,我自己才挣20块一小时,凭什么我要帮助外人,去挣30块一个小时的工作。想赚钱,自己努力去吧。
其次,加拿大是个商品社会,也是个竞争社会
本地人想排斥新移民,避免他们抢了自己的好工作,是非常自然的事。但是,这是白日梦,一点戏都没有。为什么?加拿大是个竞争社会。老板们都在努力降低人力成本,同等工作能力,本地人要高薪,新移民要低薪,老板们会挑哪个呢?想都不要想,一定是要低薪的那个。
种族歧视是有成本的。老板们不可能,也没有能力支付这种成本。为啥,因为这是竞争社会。不用觉得某某某是跨国公司,很了不起。跨国公司的竞争对手是其他巨无霸跨国公司,搞不好一样会破产。哪个也不敢玩种族歧视,都得一分钱一分钱的过日子。举个例子,曾经面试过一家500强的公司,做螺丝什么的,从前居然没听过它的名字,现在也忘了。查查历史,破产,重组,转型了很多次。多伦多华人50万,印巴人加起来60多万,整个多伦多,人口才250万。哪个公司要是搞种族歧视,只招收白人,等于跟自己过不去。
招聘人员同样有成本,而且远远超过大家的估计。通过代理,介绍一个长期工,行业约定是该人三个月的工资。如果是个4万元的普通职位,大约是1万块的样子。这个成本远低于公司自己操作招人的预算。对公司来讲,招聘白领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比如,一个经理的时薪大约是40-50元,加上公司福利,办公开支,从老板那头看,综合时薪就是100块一个小时。面试20个人,每人半个小时,第一轮面试,就要花1000元。通常面试时,有2-3个人同时在座,成本就要再乘上2或者3. 在第一轮面试前,要发广告,筛选简历,电话联系一圈。再第二轮,第三轮,综合成本比代理只高不低,所以他们通常都非常谨慎。
看看Monster上面那么多广告,其实每个广告的背后都是公司的巨额支出。简单算算,那一张网页就值好几十万的招聘成本,背后是每年好几百万的薪金,是不是有点肃然起敬的感觉?
第三,新移民的优势和对策
新移民有啥优势,一个脑袋两只手。大家都是在国内千军万马走独木桥,高考上大学的。基础知识扎实,肯吃苦。这一点是本地人没法比的,千山万水,语言障碍,这些都夺不走大家这个优势。本地人恰恰没有这个,大家充分发挥这个优势,在公平竞争的环境里,他们没戏。
凡事根据不同情况,都有不同的策略。移民就业也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就是立足本身专业,在加拿大继续原有的专业方向。
加拿大和中国的经济体制不同,工程方面遵循不同的标准。本地雇主又往往要求100%Match,客观上造成了就业困难的现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应该早做打算,提前在国内通过Monster和Workopolis了解加拿大的职业需求。个别专业需要去专门的大公司网站,查找就业要求。该学就学,该补就补,争取在国内就达到100%Match的要求。
一般来讲,因为两国经济体制差别很大,100%保持原有的就业方向是不可能的。这就要自己认真决策好,转到一个需求相对大,和自己技能又相差不太多的邻近方向。登陆地点也应该从Monster和Workopolis,进行职位分析来确定。
人到了加拿大,在失业的状态,技能方面的积累基本上就是零,仅仅是在英语方面会有较大的进步。所以在国内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从前中国人比较集中在IT部门,现在随着移民的增多,很多行业都有中国人的身影,前者的口碑就是后来人的灯塔。做好充分的准备,就一定能得偿所愿。
中策,上学。
加拿大教育水平高,但本地人有学位的,并不太多。挣平均工资的其实就是高中毕业混得比较好一点的那一批人。有本地文凭,就业,就一定在平均工资之上。这就像太阳从东方升起一样,板上钉钉的事。
根据加拿大2001年的人口统计,全国一共有15.6百万个工作职位,其中2.5百万是需要有大学学位的,大约是六分之一。如果大家能有好一点本地学位,就可以进入这一部分人口,收入很容易超过平均工资。
上学这里头有个误区。就是误以为硕士研究生比本科生好。我猜想可能在美国是这样,加拿大不是个高科技的国家,研究岗位寥寥,硕士生出来也要做本科生相同的工作,就业方面优势并不大。反过来讲,很多学校都有COOP的本科学位,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半工半读,积累工作经验,毕业后就业率可以达到100%。移民如果以就业为目的去上学,应尽量优先考虑有COOP的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其实就是教授的廉价劳动力,那点经验和Industry是两回事。
本科规定是4年8学期。其实每年应该是三个学期,四年共有四个学期是给孩子们暑期打工的。如果已经有一个其他国家的学位,通常可以给转一部分学分,有时可以转到一半左右。比如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数学之类的,全球通用,都不必重修。
总之,65岁退休,对大多数人没有专业的来讲,花3-4年时间重新学一个专业,然后其余的二,三十年无疑会快乐很多。
加拿大学校一般不招收非本专业的研究生,这一点比美国要差很多。硕士博士毕业失业很多,这一点也远较美国差。既来之,则安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下策,找一个较有技术含量的技术工种做下去。
特点是上手快,起薪比普通工作高,但是增长空间非常小。
这种技术工作比较典型的就是电工。参加一个培训,通过考试,3个月半年就可以持证上岗。20-30块一个小时家庭的经济状况立刻就可以改观。类似的工作还有,有线电视安装,管子工,房屋维修。房地产经纪也算其中一个?不知道,读者判断吧。修车?印巴兄弟很多,华人好像都是自己开修车铺。卡车司机?太辛苦,青春饭啊。数控机床操作?上个培训学校,14-20块/小时。公交车司机?好活啊,需耐心等TTC招工。
总之,360行并没有什么限制。
第四,面试
如果走到这步,恭喜你,求职的努力已经很接近终点了。
面试成精心得
2个月7个面试,后来因为水平实在太差,屡战屡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继续积累工作经验。后来07年底又开始一轮征战,大小6次面试,现在基本差不多了。合计13次,电话面试一堆,大体已经修炼成面试不坏之身,悟道后总结总结。
(1) 发简历要勤快。 就像在国内装修房子时候找民工一样。去市场上喊一嗓子,就会来一大堆人,挑来挑去的也没法选。大多数雇主都是从前面一排,找几个看起来会干活的,抓了就走。我很多面试都是在收简历的Deadline没有结束的时候发生的,如果拖拖拉拉等到最后一分钟再发,那么机会就会少很多。
(2) 去公司网站登记填表那种,几率稍大。如果时间比较富裕的TZ,不妨多试试。大多数这种公司,我都很懒得去填表,不过填过的寥寥几个中,拿到过一个电话面试。
(3) 面试后,如果对这个职位感兴趣,一定要写Thank You Letter。我有好几个面试,第一轮都不错,但是之后就没动静了,我感觉主要原因就是没写Thank You Letter。写这个东西,在公司那边看起来是个正的反馈,表示你仍然对这个职位感兴趣,不仅仅是客气。
(4)面试常见问题。
技术面试会很接近你将来工作的范围。比如,给你一个XXX问题,你会如何去解决?或者是工作中常用的技术,术语,让你解释解释。网上有很多技术面试的问题,都可以Google到,基本没有人问过网上的一模一样问题,但是看了可以壮胆,而且可以用来应付类似的问题。
HR面试基本千篇一律,先是介绍介绍你自己。然后会问问Team Work的问题,比如遇到一个很坏的同事怎么办?或者是个人的问题,遇到的最难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有什么缺点?优点?这种东西放松心态,事先有一定的准备,对我们来讲,基本上就是个口语听力测试。Google一下 “HR Interview Question”,能看到一大堆,大体读一读心里有数就行了。
(5) 哪个网站好?命中率高?
不知道。Workopolis最低,大概低于5%的几率面试,就是20份简历一个面试。Monster稍高一些,约10%左右,10个简历一个面试。Eluta出乎寻常的高,2.5份简历可以一次面试。大公司职位很多都在Agent手里。我今年关掉Monster上的简历,避免中介骚扰。不过从去年的情况看,有一半面试是自己申请的,一半面试是Agent介绍的。
Agent有个特点,就是一开始热,一旦有几次不成,迅速冷却下来。所以一开始,一定要把握住,如果第二次,第三次觉得和自己不太Match,一定要告诉他,不太Match不去。 Agent还有个特点,就是喜欢忽悠。通常都会告诉你耐心等待,希望很大。这样不让你轻易离开他们。
(6)现在市场情况,我从去年10月开始看市场的。这是在Workopolis上,我这一大类工作,7天内的广告个数。
8-Oct 353
27-Nov 294
16-Dec 246
13-Jan 199
19-Jan 277
23-Jan 302
30-Jan 343
圣诞期间有点季节性下降,但是现在的工作职位数量和去年10月大体持平。就是经济并没有象股市那样走低,就业市场非常健康。
常见的面试问题
1. 介绍你自己。
这个要针对职位来讲。不同的职位有不同的侧重,它们和申请人的背景不可能非常一致。不要讲和这个职位关系不大的事,重点讲人家要求的方面。
2. 对公司的了解
上网查找查找,这个不难。
3. 对面试职位的了解
这个问题对方想问的是你从专业的角度,如何理解职位.就是把招聘要求,用自己理解的话复述一下。
4. Team Work
需要结合工作实践来举例,事先准备好。
5. 结合工作实例,讲解一下某一种常用技术。
这种常用技术,其实在每个职业分支中,也许就寥寥几个。既要高级一点,又要比较常用。比如编程类,几乎都要问OO。这个简单的问题其实很考验功力的,可以答的很深,也可以回答得很浅。
6. 面试最后,会让申请人提几个问题
这几个问题很重要,不可轻易放弃。如果能从自己专业角度,结合面试中对方提供的信息,询问一些专业的问题最好。
这六个问题,几乎所有的面试都会被问到。最好写在纸上,每次面试前都背一背。
总而言之,找工作是件大事。狮子常年都是挨饿的,只有用尽全身的力气才能抓到兔子来吃。人也是一样,要尽最大的努力才行。这是个竞争的社会,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前途努力着。当电脑前面的你努力找工作的时候,在全国其他的一些角落里,还有着一大批素昧平生的人在申请着同一个职位。不过,每一次只能有一个Winner,希望那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