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挑战:“身在国外、业在国内”
很多投资移民在拥有外国国籍的同时,却选择国内生活和工作,这种现象日趋普遍。虽然会为下一代选择入籍,但投资移民的夫妻双方在拿到绿卡之后,一般只有一个入籍或者都不入籍。“身份在国外、产业在国内”成为一种中国特色式的移民。而这些新特点,也为新移民们带来一些新的困境。
在澳大利亚,与留在内地做生意的丈夫分离、长期贴钱维持咖啡店运营、难以真正融入当地社会,这都成为黄太悠闲生活中的难言之隐。在希腊,买房获居留权但却不能在当地工作,让不少心动者望而却步。这一波的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们,尤其是后者,不乏身陷“看上去很美”境况者。
中国海外移民潮可追溯到150年前。为了了解百年来中国移民的历史,梳理新旧移民潮的异同,本报专访了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的石沧金副教授。
从19世纪中叶至21世纪初,我国大规模的、持续性海外移民历程,大体可分为三次高潮。在不同的阶段,中国海外移民潮呈现不同特点,移民数量、移民结构和移民境遇不同。
中国海外移民“三波浪潮”
第一波浪潮
鸦片战争后被“卖猪仔”
19世纪初,欧美相继废除奴隶贸易制度,大批华工被诱骗拐卖出洋,时称为“卖猪仔”。
19世纪中叶以后,即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大规模移民海外的历史开启,形成第一次高潮。
当时,清朝中期以来中国人口的激增导致国内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清政府在外国侵略势力的压力下被迫允许华工出洋。与此同时,早在19世纪前期,欧美相继废除奴隶贸易制度,转向中国寻求替代黑奴的苦力。大批华工被诱骗拐卖出洋,当时称为“卖猪仔”或“猪仔贸易”。
1860~1879年,苦力华工多被贩往古巴、秘鲁、毛里求斯、留尼汪、澳洲、北美等地。
1880年以后,欧美及属地开始排华,华工多迁居东南亚。新加坡成为前往东南亚的华工集散中心。根据学者研究,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前期,出国契约华工超过265万人。1876~1898年的23年间,仅从厦门和汕头两地出国往东南亚的华人达285万人。
到20世纪初,华人已达四五百万之众,广泛分布于亚洲、美洲、非洲和澳洲,约90%聚居在东南亚。身份不自由的契约华工在海外生活艰难,社会地位低下。
第二波浪潮
一战后东南亚务工“三把刀”
三把刀即菜刀、剃刀和剪刀,意指当时华人谋生的主要行业是餐饮业、小百货和制衣类等普通职业。
一战结束以后,中国人移民海外掀起了第二个高潮,其主要流向地仍是东南亚。
当时,一方面国内战乱不断,民生艰困;另一方面,东南亚地区经济处于上升时期,需要大批的廉价劳动力。
卷入大战的东南亚各殖民宗主国对当地投资几乎中断,商品输出大为减少;同时,各交战国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尤其是与战争相关的橡胶制品、锡、粮食、食糖、各类五金制品、小型船舶等的需求激增,进一步刺激东南亚华商企业的发展,华商资本纷纷投资银行、航运、五金机械、橡胶、农产品加工等现代产业。此外,经济发展需要更大量的劳动力。
因此,中国闽粤各省的移民涌入东南亚。1918~1931年,仅从汕头、香港两地出境的移民达 380万人。1922~1939年,从厦门、汕头、香港出洋的中国人达550万人,大部分前往东南亚。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东南亚华人至少有700万。
限制中国人入境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移民很少前往东南亚以外的国家,原因是当时欧美及其属地均实行排华政策,限制中国人入境。
第二次高潮中,外移中国人一般为自由移民,他们在海外大多从事“三把刀”行业(三把刀即菜刀、剃刀和剪刀),社会地位仍旧很低。当然,不管是早期的契约华工,还是后来以“三把刀”讨生活的华人,他们对居住地的社会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到上世纪50年代初,世界华人总数约1200万~1300万人,90%集中在东南亚。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