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的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很雷人的观点:大量吸收移民,不但无助经济的发展,还普遍拉低加国的生活水平,对国家的主体、文化和社会结构,都造成负面的影响。同时还主张限制移民数量。 对此"惊天之论",很多人给予了批驳讨伐。但为什么这样的观点能很有市场?是因为加国可能真是不需要那般多的人,甚至不太需要人才?
有一个非常奇特的"背反现象":加国在世界各地的官方移民受理机构,用极庞杂的高标准、铁要求来筛选移民,尤其是大量的技术移民,什么博士硕士,起码也得是个大学生,应该算是人才了,仅凭这条标准,就说明选择的移民是人才而不是蠢材。但是,等到这些做为人才的移民合法地乘着飞机进入加国后,那些各种各样的筛选硬指标被迅速的告知"统统不算数,狗屁都不是",而要"重新再做一遍或几遍",简言之就是至少要有"加国文凭和经验",否则一律免谈。
作为技术移民,大多是拖家带口,已经是几十年的修炼工夫,才变成人才,听到"重来"的回答时,容易吗,只感"头晕",既然被强行要求"再做一遍",也无计可施,因为已经"下了飞机上了船"。问题是,实际的加国,专业人才不是"个体户",而是由各种各样的"行业机构"编织而成,大到上天入地,小到拉屎放屁,都有"行业机构"控制。要进入专业行当,就要加入这些机构;而要加入机构,就要完成这些机构所制定的标准;要达到这些标准,就要在这些机构的"指挥棒"下,"再做一遍或好几遍"。而作为专业标准,本无可厚非,在地球上基本是相同的,不同的可能只是小部份,"再做一遍"又何妨,就象西半球盖茨造的电脑,与东半球的标准差不离,或是象在南半球医学院已学了人有几块骨头,在北半球也应是一样的,总不能多出几块吧。可是,有些行业机构硬是整出很多"不一样",就连"发音带有丁点方言"也是一条被拒绝入行的专业标准,这种行业机构的所为已是霸道得连黑社会的样式都不存,因为黑社会还讲"杀鸡饮血开张,不论来自何方,为了共同目标,都算同伙一帮"。
故而之,在这些苛刻的所谓专业标准下,那怕再做无数遍,还是入不了行,不能继续当人才了。更绝的是天天叫嚷着"医疗人员紧缺啊",却又对不计其数的移民医务人才去刷厕所的事视而不见;不时地有那些搞"稀有教育"的人想撂摊子就撂摊子,无所作为,而又对数不胜数的移民教育人才去干洗盘子的作壁上观。移民人才被边缘化了,试想,在一个很多行业机构"把着茅坑不拉屎"的地方,怎么能涌现人才;没有人才,又"来来来,欢迎来搞"地逗引很多的移民来搞什么发展,肯定"无助经济的发展",绝对"普遍拉低加国的生活水平",必然"对国家的主体、文化和社会结构,都造成负面影响",这还用论来论去吗,不就是"秃头上的跳蚤,明摆着的脏虫子吗"。
那作为国家的老大们应理性地携起手来,拿出一些政治智慧和国家意志及谋略,认真地"疗理疗理"那些让人才"再做一遍遍"的行业机构;当然,若老是"武大郎开包子店",也就没有必要吸人引才,根本不必用那么高高的标准去"挑三拣四"搞技术移民。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