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观点左右摇摆 新移民选择困难
在消除了关于房产、教育和生活方式的误区后,新移民又有了更深的困惑:既然西方不一定优越,那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还是学习西人的?
就送孩子去补习班而言,“全盘西化”的家长批评上补习班就是还没从国内的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而送孩子去补习班的家长则认为,不让孩子补习,就是放任自流。
其实送不送孩子去补习班,是一个因人而异的决定。在温哥华上补习班的不一定是为了应试,不上补习班也不一定代表家长放弃孩子。新移民来到新的环境,还需根据本地情况,结合自身的文化,做到辩证地看事情。
产妇生完孩子要不要坐月子,也是中西矛盾的缩影。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产妇当然要坐月子。女人在生完孩子的头一个月,要足不出户,最好整日躺在床上,不下地、不洗澡、不刷牙、不洗脸。不能喝凉水,凉水最好手都不要碰。但来到加拿大后,中国产妇发现西人不但没有坐月子的概念,生完孩子很快就会出院回家,不但照常洗澡洗脸,冷水冰水也是照喝。
做月子和上补习班一样,也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议题。从科学角度来讲,坐月子确实有助于产妇修复。注意休息是必要的,不提重物、不着凉都是有依据的。但不洗澡、不喝冷水是基于以前国内卫生条件不好,使用生水反而容易诱发感染才有的说法,在现在的情况下并不可取。所以中国产妇来到国外,不能迷信传统,也不能学习大喇喇的西人不管不顾,结合自身的情况和周围的环境,才是明智的做法。
新移民除了常常在中西观点之间摇摆不定,本地复杂的华人文化也加大了新移民融入社会的难度。都说在温哥华不讲英文也能生活,看电视有华语频道,买菜就去唐人街或大统华,吃饭到处都有中国馆子,也很容易交到华人朋友,怎么就不好适应了呢?但一说温哥华难适应,很多老移民反而能够感同身受。
“温哥华其实很难适应,因为在这里差异无处不在”,来加拿大10多年的老张对记者表示,“如果你混华人圈就知道,这个圈子很微妙。”不谈其他族裔,单华人圈就有香港移民、台湾移民和大陆移民,每个人的背景不同,定居时间长短不一、交际圈也有差异,每个移民都是结合体。“在这里,不能完全照搬大陆的那一套,也不能照搬香港、台湾的做法,完全走加拿大的风格也不行。”
风水轮流转 西人也曾崇拜中国
从黄种人追求美白、白种人追求美黑就能看出,理想形象不见得就高于现状,有时只要与现状不同,就能产生鼓动崇拜的吸引力。同样,国民将其他国家理想化也是一个共同的历史现象,是社会发展的必经过程。
虽然目前中国人崇扬西方文化,但对比工业革命前的欧洲和十九世纪以后的中国,西方也曾对东方有过“天国幻想”。
自从欧洲开拓了直接驶往东洋的航路后,发现竟有国家既不属于基督教、也不属于伊斯兰教,这对因为宗教冲突而长期苦恼的欧洲人来说,就像发现了一个全新的第三世界。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第三世界并不是因为野蛮而中立,这个世界拥有高度的文明。于是,西方人将这个国家理想化、空想化,让它承担起打破欧洲现状的革命的角色,成为打破社会现实的有力参照物。
《马可·波罗行纪》
随着《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方社会广为流传,中国的社会制度相较于当时黑暗的中世纪,就像是天堂一般。在商人的眼中,中国是富庶的代名词;在政客的眼中,中国是一个无可匹敌的大国;在思想家眼里,我们百般诟病的人治社会,变成了一个“哲人治世”的理想国。
北京:是一个“从来没见过的最伟大的都城” ……这里的奇珍异宝、日用百货,都是世界上其他城市不能比拟的。皇宫的壮丽美观,简直是“举世无匹” ……
杭州:实在是世界上最繁华、最有钱的城市……
泉州:确实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海港…假如有一只船驶入西方的大海港亚历山大港的话,就会有100只船进入泉州……
西方社会在变革的过程中,逐渐摆脱了对东方制度的崇拜。“东方”一词,在将近70年中,由辞藻华丽转变为短促中性的描述,可谓西方社会对东方由“感性崇拜”到“理性认识”的缩影。
美国是一面镜子 照出了中国的今天?
如果说曾经的中国是西方人眼中的天国,当今的中国似乎正走在美国过去的轨迹上。就频频出现以现在国内的恶俗现象为例,美国也曾有过类似的时期。美国著名文化批评家保罗·福塞尔在1991年出版了《恶俗》一书。即便在今天,书中所写的恶俗现象几乎都能在中国找到翻版。
恶俗菜单:明明是在微波炉里快速做好的简餐,却在菜单上滥用抒情的词语,比如“雅致的”、“精美的”、“奶油般柔滑的”、“艺术的”。
恶俗酒店:酒店的室内陈设必定是豪华的,酒必定是高级的,食物必定是充满异国情调的,服务必定是亲切的,环境必定是优美的。
恶俗工程:出现大量坍塌事故……建筑不合格,律师们却因此而致富。
恶俗电影:缺乏成熟理智的内容……以肌肉男为主角……拍大片续集……用洋娃娃或小玩意吸引青少年观众……
恶俗语言:如果你尚未获得社会地位,你可以通过大多数美国人选择的方式——口头炫耀——来获得它……通过增加音节来凸显自己的尊严,就是在表达观点时增加音节,就像用文字增加话语的“分量”一样……用“一次非凡的就餐体验”代替“一顿丰盛的晚餐”……近来很少在这类矫揉造作的术语中听到“方法”(method)这个词了,因为人们现在只说“方法论”(methodolody)……戏剧界将“舞蹈”(dance)说成“律动”(movement)……(作者:Evon)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