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中两国,哪里看病更难? |
时间:2014-05-15 来源:解放网 |
医生都很“淡定”
国内医生有个很受诟病的做法,就是有用没用的检查开一大堆、一个小感冒也挂点滴,而加拿大的医生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因为免费医疗是公共资源,不能浪费,所以医生们都是“淡定姐”、“淡定哥”,在开药开检查的时候可说是非常“吝啬”。
记得有一次我咳到晚上睡不着觉,自己觉得实在难受才跑去看医生,等了一个多小时,结果一见到医生傻了眼,对方戴着一个大口罩,咳嗽得比我还厉害。她奇怪地问我:“Why are you here?(你来干嘛的?)”药都没给开就让我回去了。有个朋友做完门诊手术,医生连消炎药都不给开,只说“有需要再来”。
加拿大非常鼓励生育,但是对待自然流产的态度却又非常之淡定。医生认为每次怀孕都有30%的几率流产,一次两次出现流产,医生不会开任何检查,只有连续三次出现流产,才需要做病理性检查。这些做法且不论好坏,放在国内,八成会被扣上顶“麻木不仁”、“草菅人命”的帽子,少不得跟医生理论几句。
小毛病不上大医院
有趣的是,看病能找出不少毛病的欧洲和加拿大,人们对于本国医疗体系的满意度却不低。在一项由“哈里斯互动”公司开展的医疗体制满意度调查中,只有12%的加拿大人认为本国医疗体制需要大的改革。
也许你会说,这些国家人口少、资源多。更有意思的是,中国有约250万执业医生,约占总人口的千分之二;加拿大有执业医生约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也约为千分之二。同样的医患比,为什么中国人对于看病难的感受特别强烈?在我看来,加拿大医疗体系不少做法或值得参考。
在加拿大,如果生病了,先找家庭医生或是上walk-in clinic(社区诊所)。Walk-in clinic的规模都很小,一般由四五个医生组成,小一点的可能只有一两个医生,远不如国内社区诊所的规模。家庭医生和walk-in clinic里的医生都是全科医生。
如果全科医生觉得有必要,由他们开单子转诊到specialist(专科医生),专科医生若觉得实在必须,再转诊到大医院。这是看病必须遵循的程序,想直接上大医院?对不起,根本没门。
正是因为社区诊所做好了守门员的工作,80%的病人可以在全科医生那里得到治疗,只有20%的病人需要见专科医生。加拿大非常重视全科医生的培养,全国7万名执业医生中,51%是全科医生。
相对的,根据卫生部的数据,在中国250万执业医生中,只有不到8万名全科医生,比例仅为3%。有调查显示,中国大部分病人的首诊在综合性大医院完成,大量的稀有资源浪费在了简单的疾病上。
在国内,在医院混乱嘈杂的环境里耗上一天着实让人郁闷。在加拿大虽然实际等候时间比中国长得多,但因为见专科医生或者去大医院都必须预约,干耗在医院里的时间并不长,且控制了候诊人员的数量。少了国内大医院里挨挤、大眼瞪小眼的等候,人也比较容易心平气和。
在加拿大,药物和检查独立于医院存在,见一次医生80加元的高额收费也保证了医生的收入,因此医生不会开不必要的检查或是药物。血检、B超、心电图等检查都是在专业而独立的lab里完成的,任何医生都有权限查看所有的检查结果,并且信任这些结果,因而这些结果在各个诊所、医院通用,避免了重复检查。
高学历严准入
在英语里,医生和博士的单词是同一个——“Doctor”。在加拿大的医院里,只要被称为某某医生,他的学历一定是博士。在欧美,医学和法律专业只向最顶尖的学生开放,而拿到医学博士学位之后,还必须经过住院医生的培训才能行医。
这个过程最短的是全科医生,培训期为两年,专科医生都在三年以上,有的甚至可长达六年。一切都顺利地话,一个人可在28岁拿到医生执照,但绝大多数人都在30岁以后才能独立行医。
这样严格的准入制度,保证了医生整体的水平。即使是在只有几个医生的社区诊所,给你看病的医生也是医学博士。当然水平也有参差,我也碰到过在问诊的时候不停查资料的医生。但瑕不掩瑜,总体来说不必担忧到小诊所碰不到好医生。
以上所说的这些做法,或许目前并不适合中国国情,但有些流程却是能改进的。有一次,母亲在国内就医时,因为拿错CT 结果被误诊为脑出血,着实把一家人吓得不轻。其实在加拿大这样的误诊按理说出现的几率更高,因为看病的流程被细分,常常问诊的是一个医生、量体温的则是另一个医生,待到抽血拍CT,医生已经走马灯似的换了好几轮。
但所有的医生都遵循一个“标准流程”,那就是首先必须跟患者核对姓名和生日,就避免了这种误诊的荒谬结果。所以在加拿大看病的时候,我得不厌其烦地报n次自己的姓名生日。
还有一个朋友感慨地对比在国内和加拿大生孩子的经历:在国内产房里,医生皱着眉头骂她“叫什么叫,谁还没生过孩子”;在加拿大的产房里,医生带着笑容鼓励她“Wonderful, you are doing great!(太好了,你做得很棒)”,这句话是加拿大医生和护士的口头禅。也许问诊的时间仍然只有5分钟,但这些“举口之劳”会让病人的感受截然不同,将矛盾消弭于无形。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