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钢琴,对大多数中国孩子来说,等于是童年的痛楚和悲惨的记忆,虽然多数学钢琴的孩子的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子女是天才,但残酷的现实却是:绝大多数孩子都不是天才。毕竟,有钢琴天赋的孩子凤毛麟角。无论怎样努力,还是达不到那个高度。
成功,绝不是靠99% 的汗水可以得到的。天分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那是谁都无法否认的,后天是绝对弥补不来的,莫扎特不是人人可以当得的。 其实每个孩子的天分是不同的,就像电影《雨人》里的那个哥哥,他虽然生活中是个痴呆,可是他的记忆天分和算术的天分却是超乎寻常的。
而像朗朗的爸爸般的执着和疯狂的让孩子学钢琴的父母也是凤毛麟角的,他曾经因为郎朗的练习不够,甚至逼迫他吃药或跳楼自杀。 他竟然对朗朗说 ;“我想要你每天上学前多练一小时的琴,每天放学后再多练一小时。你三点回家后,一直要练到六点,而不是五点,你一定得像活不过明天那样地练琴。你必需练到每个人都能看到,没有人有理由拒绝你,你是第一名,永远会是第一名。”- 摘自《朗朗的学钢琴记》。
天哪, 朗朗没有被扼杀在童年时,真是意志坚强,热爱生命啊! 不然,他的音乐天赋还没有展现,就已经癫狂和自杀了!看来。每一个成功的人背后都需要一个疯狂的人!
可是, 肥姬的女儿没有弹钢琴的天分,而肥姬又不具备朗朗的爸爸那样疯狂的特质,所以,女儿注定不能成为朗朗第二。那么,既然,不喜欢,没天分,女儿为何还弹着钢琴呢?
女儿学琴之路,可谓是漫漫长路,说来话长。 女儿大概是从五岁开始学琴的,女儿性格内向,不善言谈。 第一个钢琴老师,都得用糖逗她,利诱她回答,yes 还是no,或者老师的问题,女儿慢悠慢悠地从牙缝里挤出答案,把旁边的肥姬(当年,俺心理素质差)给急得真想替她回答,因为,时间就是金钱,浪费时间,不就是等于把钱扔水里了吗?
女儿练琴的时候, 坐在旁边的肥姬比女儿还坐立不安,还痛苦,因为女儿表现出倦怠的情绪让肥姬特别地抓狂,时常地呐喊,时常地吼叫, 时常地懊恼:自家的孩子怎么不如别家的孩子那么有天分,有智慧呢?
女儿日日痛苦地弹琴, 肥姬日日痛苦地陪坐, 后来,肥姬再也无法忍受那种心力憔悴,声嘶力竭 的劳累, 投降了。让 女儿放弃了钢琴,我们都舒心地过了一阵子。家里也恢复欢声笑语!
可是,肥姬看着好几千块买来的钢琴变成了摆设品,心有不甘,又请了一个年轻一点的老师,可惜,好景还是不长,女儿还是不太喜欢弹琴,后来, 我们又一次地放弃了。我已经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了!不喜欢,拉到不弹,就罢了!
一晃,又过了一年,老二六岁了,也到了学琴的年纪,既然,一个学,不如两姐妹一起学,但是这回,肥姬的态度,已经有了彻底地改变,与其让孩子痛苦,不如让孩子快乐,每天50分钟的弹琴时间,也变成了40分钟,而女儿们,也会主动完成,已经不需要我的监督,弹琴,成了她们的习惯,她们,不再抱怨,不再痛苦, 而我也乐得清闲,没事也可以偷着乐了。
学琴的目的,也从考级 变成了学琴,仅仅是学学琴而已, 别无他求, 只要我还供得起, 她们就会继续学,学什么,无所谓;弹什么,更无所谓了,只要他们还在弹,还在学, 我就心满意足了!难道我真的跟钱过不去吗?, 不是的, 因为, 我相信,钢琴,给我两个女儿带来的绝不是考级证书,而是一种生活的体验,一种学习的过程!人的一生,其实是不断学习的过程,而且也是不断地发挥潜能的过程,无论你学过什么,总有一天,你会用的上那些知识的,也许在生活中,也许在学习中,也许在工作中, 也许是你的人生观的形成中。你一定会受益非浅的!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Steve Jobs 自传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他成为苹果的总裁,设计出Ipad, Iphone,而是他的童年的经历,可以这么说,没有他那些与众不同的童年,是不会造就出独一无二的乔布斯。
他与爸爸一起在车库里拆汽车,形成了他对机械和细节的热爱;他大学选修书法学,形成了他对完美设计,流畅线条的追求;他去印度寻求佛学, 形成了他低调简朴,追求自然的人生观。 而这一切,又哪是教科书可以传授给他的呢?
这两天, 有个朋友要移民美国,她剩下一些按摩器没有卖完,又不想带走, 孩子们在学画画的时候, 肥姬和她闲来无事,就和她一起挨家挨户地上门推销, 朋友看肥姬一点都不怯场,熟练老到,就问: 你是不是做过推销? 肥姬这才想起, N 年以前, 肥姬还真做过直销,大热天,挨家挨户,推销一些日用品,练就一身买卖的本事。 原来,是金子,总会发光了, 谁说不是呢?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