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起初是纯宗教节日,系古罗马皇帝皈依、并将基督教立为国教之后所设立,意在纪念救主耶稣的降世(为了日后充当人类的替罪羊、完成上帝的救赎计划)。但是在其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圣诞节逐渐融进了各种民俗习惯、衍化成为了普世的社会性假日,尤其是近代愈发掺杂上益重的商业气息,感觉起来真有那么点“买椟还珠”的意味了。
在西方世界,这个日子对家庭而言是个喜气团聚的时刻,故导致洋春运狂潮;对单位则有聚餐大啖的惯例,各部门都一块去餐馆吃喝一通;对教堂和信徒来说,隆重宗教仪式千古不变,轮番的大弥撒,午夜的诗班颂赞。
然而北美的华人教会圈子,除了跟西人一样的主日崇拜程序外,还有着独特的集体过节方式:在圣殿团圆汇餐、文艺娱乐。因为春节时海外的教会体系不组织欢度,所以这洋年的除夕就等于过大年三十了。笔者在美国和加拿大生活了十五六年,参加过不同教会的这类庆祝活动,确实可以称之为“洋为中用”过洋年。
一般是在圣诞之前的那个周六的傍晚,各教堂举行自助餐性质的大宴,接下来进行节目汇演。由于这种庆生并非通常的那种正襟危坐、庄严肃穆氛围,反是轻松欢快的吃喝谈侃,所以吸引着比平时多得多的人来,颇近似国内旧历年团拜那般的热闹。的确,甭说慕道的朋友啦,就是少数平时做礼拜都不大照面的基督徒,这会儿也是必现身的时候,毕竟它是教会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
就以俺所在的教堂为例。每年早在节前一个多月就每周布告大家一次这个特别聚会的时间,好让各位充分准备物质及精神食粮,届时可以贡献出拿手好菜与节目,以家乡风味的为佳。由于华人移民荟萃了海峡两岸四地、及东南亚的精英,此时显示身手、凑个“满汉全席”类的阵仗并非难事。当然那些单身或者厨艺不精的,买个烧鸡、烤鸭、乳猪啥的来凑份也不鲜见,心意到了就行。
及至聚会那天,教堂地下厅里的长排桌子上,很快就摆满了各式菜肴食品,琳琅满目、色味俱备,令人瞠目垂涎。另外还有各色的面食、水果、自制的蛋糕、甜点、冷饮、奶茶等等,不一而足。教徒们邀请、偕来的未信者则不用“奉献”,清等着分享爱筵即是;也毋庸担心“吃了人家的嘴短”、有人强行推销信仰咋办,因为连当年耶稣都不强迫人信主,遑论他的这些小徒晚生了。
聚首中有久违了的老友重逢,或是出人意料邂逅故旧乡亲,惊喜欢叫,分外热络,言谈畅话甚是开心,热烈的使人不得不提高了调门才能够听得清楚,所以显得热闹而乱哄哄。当然此时聊扯的内容多不是平素里所学习的“圣”语了,相对的比较“俗”气常情些。
万事俱备差不多时,驻堂的牧师清亮嗓子先作开场白,无非是回忆一下过去,展望一番未来,再为现在眼下的饮食献上谢饭祈祷--这是信徒们每餐之前常规要做的功课。他一人的祷告完毕,众人同声齐说阿门,意思为确实如此,感恩上帝的供应。然后正餐便开始了,大家排队依次取食物,自然是燕瘦环肥、任君挑选了,满盘后找地儿或坐或站,边吃边与人续聊。空净后再去取第二轮,直到心满胃足为止,畅快淋漓。
蛮有意思的是,每年出席的人数在一百至三百之间不等,信徒们带来的饭菜的量亦不同,却从未发生过不够吃的尴尬,皆是尚有剩余,使人想起了新约中“五饼二鱼”的神迹,也许正是它的现代翻版吧。
酒足饭饱,一帮姊妹留下打扫战场,其余的人群都分流到楼上的正厅大堂里,观看和参演歌咏节目,座无虚席,走道上也都站满了人,又达到了节日庆祝的另个高潮。
节目均是早早就编排、练过若干遍的。以家庭或小组为单位出秀,有大小合唱、对唱独唱,也有相声、戏曲、话剧、朗诵、舞蹈、器乐等等。内容是以福音为主旋律,可是乡音土调皆融于其中,悦耳动听,勾起人们对故园的怀念和天国的向往。有些节目相当受看,有的走流行通俗的路线,以期不与时代脱节,故受年轻人喜爱。相声、京剧亦是自创改编自演的,为中老年人乐见。由于都是熟人台上台下相见,说得也是身边的人和事,每每引得观众会心开怀,欢声笑语给人一种仿佛在看央视春晚现场直播的感受。
演出大约一个半钟头,在全场高唱哈利路亚的歌声中结束。意犹未尽的人们散离时,还津津回味着精彩节目的余韵,相约明年的圣诞舞台再见。想多伦多有华人教会160多间,这个时候都向社会开放、吸引大批的华侨,自然形成了海外中国人别样过圣诞的一种另类形态,让无处可去的新移民有个跻身的地方,知晓信教者也食人间烟火,其实就连耶稣在世也是常赴婚宴坐席的,后来人又何尝不可“古为今用”呢。(作者/曹庆学)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