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移民加拿大已经十多年了,但其实还不到四十岁,可是却已经过上国内人退休一样的日子:白天读读书,看看电视;晚上和家人聊聊天,散散步;夏天剪草,冬天铲雪,节假日邀上三五好友,煎炒烹炸一番,与家人朋友大快朵颐;外人见着觉得我的生活有滋有味,但其实这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最是清楚。
有一段时间爱上了烹饪,买来烹饪书仔细研究,也在电视或网上视频看厨师亲自操作,然后自己有模有样地学了几个大菜,做好后很欣赏,便照了照片然后传给家人,父母给出结论,“有闲在家研究菜谱是自己多年的愿望,一直被工作所烦,终于退休了才可以在厨房大展才艺,没想到你才三十多岁就先过上了退休的生活。”因为是EMAIL,看不见父母说话的语气,所以猜不出这是替我高兴还是遗憾,但我看了信,心里却很不是滋味,是呀,自己还这么年轻,竟然早早就在异国他乡提前过上了国内人的退休日子,是喜是悲?
说来也不是我没有上进心,大学时学的是中文,毕业后也曾有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在那个不如当今开放的年代,太想了解外面世界的精彩,便对着亲朋好友挥一挥衣袖,毅然决然地来到这片新大陆。来了才知道,原来自己所学,既无语言上的优势,又无专业上的一技之长,一切全要从头开始。为了生计,打过工,求过学,工作过,失业过,直到有了孩子,这颗漂泊的心才算有了着落。
初为人母,整天沉浸于对新生儿的精心喂养中,看着孩子在襁褓中一日日长大,牙牙学语到扶墙而行,这中间付出自己极大的心血和精力。到了孩子对外界事物有了认知的欲望,这教育孩子又成了新的课题,摸索着研究着。等到第二个孩子的出生,本以为自己对生养教育早就驾轻就熟了,不曾想全新的问题一再出现,这才知道,这人生从婴儿时期就没有绝对一样的,生搬硬套的育儿经验即使是同一母亲,不同的孩子也要区别对待。就这样等到第二个孩子终于背起书包,才发现自己的眼角早已爬满皱纹,银丝也早已挂在鬓旁,匆忙间就走过了一个十年,但可能这十年本该是人生中最宝贵的十年,最富有精力的十年,最应该拼搏的十年。
去年回国探亲,感触颇深。有八年没有回国了,这一回去吓了一跳,虽然经常和父母又是电话又是QQ地不断联系,也知道他们买了房子搬了家,可是还是没想到国内的城市会变化这么大,街道拓宽了,旧房拆迁了,所有记忆中的东西都变了模样。我特意拿出一天的时间乘公交车独自寻找以前的学校、单位、还有家的旧址,辨认许久才发现,原来工作过的单位大院早就被高层写字楼替代,过去的学校操场此时就是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而过去住过的房子,根本就无影无踪,后来问过父母,才知道新的大街就从我以前所住的地方通过。比起中国,多伦多这几年来除了城市边缘有所扩展,城市内部变化不大,我们的生活就和这城市一样,平稳着,但缺少激情。
回国自然要与老同学老同事老朋友一聚,这一聚冲击不小。聚会之地自然是饭店居多,饭店装修档次无需赘叙,自是我们多伦多小食店般的饭店无法相提并论的,当然我所比较的也是自己能消费得起和经常消费的饭店。老朋友们个个容光焕发,精神抖擞,买了房,开上了车,八年前回国时,因我住进了花园洋房和开上了汽车而被人羡慕的优越感,这次荡然无存,我深深地慨叹:中国发展的速度实在太快,中国的变化也实在太大了。如果说对他们的物资进步我并不在意的话,看到步入中年后每个人的事业进步就有点不由得暗暗嫉妒,十年来我在养儿育女,而他们在拼搏事业,我收获的是儿女的健康成长,他们收获的是事业上的更上一层楼,也许这算平分秋色,但我知道中国人最常说的家庭事业双丰收,我绝对是缺了一项的。
带着一颗躁动的心回到了加拿大,城市的喧嚣还回荡于耳边,清晨站在窗前面对清静的社区街道,恍如隔世般,一时间还不能适应,忽然间无比的失落,想着自己出国十年来的所得所失,心情沉入谷底。说到这儿,想表达的倒不是看到中国的变化自己的失衡和悔意,而是真的在分析自己眼前的状况和将来可改变的可能,但在孩子们全日制上学之前,现实摆在眼前,送孩子们上DAY CARE 的费用和自己出去做工的收入相比较,孩子们在外面得到的照顾和自己所付出的辛苦相比较,这取舍是自然而言地倾向于留在家里继续做全职家庭主妇,当然忙起来的时候,也会全然忘记自己偶发的苦闷。
前几天与几个全职主妇朋友们相聚,我知道就在我所居住的这个城市,像我这样留在家里的中年妇女数量不少,听了我的心中苦恼,朋友们笑我是无病呻吟,他们说如果用清新的空气去比中国的污染,用世外桃源去比中国的勾心斗角,用儿女双全去比中国的计划生育,你看心情会不会好些?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他们说的是心态,幸福的真谛其实就取决于生活的态度。中国也好,加拿大也罢,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方生活空间,太执着于自己的所失,那么就会被痛苦蒙住双眼,多看看自己的收获,是否会发现生活其实别有洞天?
做了这么多年的全职家庭主妇总结出这一结论,想和正在或即将和我过着一样日子的“国移”主妇们分享一下心得,不知这个小文是否会起到这样的作用?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