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到加拿大有两年了,这是我跟她探讨孩子教育问题时候的一封回信,看完感触颇深,移贴以共赏,人名为虚构。
我基本同意你的看法。
但我认为还有一条最重要的是让他不要成为让人讨厌的人。中国人在国外已成为令人讨厌、作呕的代名词。加拿大流传着一句话:想毁灭加拿大,不需一枪一炮,多运些中国人来就行了。在巴基斯坦时,我比较抵触香港人骂当地人为低等人,到加拿大后,我深深同意人是分等级的,中国人真的是差等的民族。这个民族自私无礼贪婪,不讲卫生毫无公德心,让西方人的宽容到了极限,那种厌恶的表情和蔑视的眼神,让你真为中国人悲哀。
本地长大的华人小孩带有色隐形眼镜,染黄头发,拒不成认自已是中国人。一个大陆人说一个台湾学生是中国人,这个台湾人大打出手,说你骂谁是中国人。我的香港朋友说,最恨大陆人,因为香港台湾人已在北美几十年,一直以中国人自居,自从大陆改革开放后,大批大陆人去了北美,搞得乌烟瘴气,他们再也不敢说自已是中国人了。
现在西人也知道华人也分三种:台湾组、香港组、大陆组,大陆人的水准是低下的。而且他们知道,能来北美的大陆人在中国也算是层次比较不错的,可见中国的德。不晦言,有中国人受西人欺负,但99%的原因是因为中国人的行为讨厌,真的欠打,你也许会说是因为中国人软弱,但黑人受欺的更多,难道黑人软弱可欺吗?
关于黑人野蛮暴力的传说人人都知,我的朋友就亲眼所见在十字路口,一个司机因为按喇叭催促前面的车快行,前车的黑人司机下车对着后车的司机连开几枪打死了他。我见到黑人肯定是绕道走的,但有的黑人个人修养极高,具有高贵的气质,令人景仰。所以我真的担心孩子成为令文明社会讨厌的人,培养他有好的修养和情操,是他融入文明社会的基础。
在加拿大,小学生经常出外旅行,家长可以陪同做义工,并且家长的吃住费用全免,我的白人教师,每星期陪同她读高中的孩子打冰球,她说整个球队的队员家长都是全程陪同并做义工。北美是义工的文化,没做过义工是让人瞧不起的(中国人大部分没有做义工的意识),我休假回去后,就要去做义工,义工是算为北美工作经验的,找工作时很大的帮助。
说到老老实实地生活,你不要以为只有中国人是这样,西方的生活更老实,更简单。只是性质是不一样的。西方人是自觉的,中国人是被看管的。所以有人说中国人是鞭子底下的民族。
我的一个做导游的朋友告诉我,在他带团时,如果规定几点集合,西人通常都是早几分到,而中国人总是迟到,大摇大摆不知羞耻,所以他每次宣布集合时间时,总是对中国人严厉地大声说:不许迟到!否则后果自负!他说效果很好,对中国人一严厉,他们就很遵守规则,如果一和善,中国人的劣根性就全跑了出来。
纯粹的西人是傻傻的,他们的生活太单纯了,他们生活在一个太有秩序的社会里,失去了对人的防范。听说新加坡人是最傻的。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我在加拿大的家,大门是落地玻璃,竟然没有锁,我刚去的那几天晚上根本不敢入睡,总要弄张椅子把门顶住才敢睡觉,现在已经习惯了,大家聊天时,发现不锁门的大有人在。
我觉得西方人更注重的是爱的教育,他们热爱所生存的环境,所以他们对环境的保护做到了极致,使加拿大成为人间天堂,对家人的爱,使他们的家庭稳定。对人类的爱,使他们最乐意帮助别人。我的同学说,来加拿大几年,几次上当受骗受欺,是中国人给的;几次得到帮助,都是白人给的。
保护儿童,西方国家做得最好。12岁以下的儿童,一个人在家,父母违法,打骂儿童,父母违法(放心,所有的邻居都热衷于举报),违法的结果是在小孩 18岁之前,由政府抚养,父母不得在小孩的500米内出现。小孩子上学是做校车的,那么校车停,那路面上的所有车辆(不管是同方向的还是迎面来的)全部都要停,不停的话是最重的处罚。在校区车有速度限制,在路上遇到小孩子玩耍,司机把车子开得像走路。正因为种种保护措施,所以发达国家的儿童死亡率是最低的,而落后国家的儿童死亡率是高的,看中国2003年,平均每分钟一个小学生死亡,和大人有100%的关系。小孩的神经系统和反应能力根本没有发育好,就把孩子推出家门,让人感到中国人的命不值钱,贱命一条。
加拿大的一个公司晚上进入窃贼,一个华人员工奋不顾身击退了小偷,第二天早上,这个员工兴奋地等着大家的表扬和老板的赞赏,可是他等来的是辞退书,因为他不爱惜自已的生命。
在澳洲的学校里,当老师问学生如果学校发生了大火怎么办,华人的孩子答要奋不顾身抢救国家的财产,白人的孩子说先跑到安全地带,再报警。在小学生的署假守则中有这么一句话,爱你的生命,它只有一次。所以我对明明(我们儿子)要骑自行车上学一直不同意,因为有的失误可以改了重来,而对生命疏忽,错了就没有改过的机会了。
明明身上有一些不好的行为,可以随着成长慢慢改正,修养和气质,是日积月累的。其实带孩子成长的是书籍,通常大人苦心费力地想培养成一棵桃树,长成的却是棵柳树。孩子会边看书边暗自批判家长的观点不对,慢慢通过书籍建立自已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爱情观。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