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华裔家庭:多生孩子更幸福 老大更有责任感 |
时间:2009-10-16 来源:加拿大都市网 |
老白夫妇在移民加国后,又添了一子一女。 温哥华的华裔家庭,不像中国一样几乎是清一色的“三口之家”。有老二、老三的家庭不少。很多中年妇女到了温哥华,又再怀孕生子,成了幸福的妈妈。 新移民苏女士刚来温哥华,租房子住。房东是一对中年夫妻,刚生了小儿子,他们的大儿子这年17岁了。房东太太后来告诉苏女士,生老二那天,丈夫没来得及从中国赶来,是大儿子开车送她去的医院。苏女士看到,房东的大儿子非常疼小弟弟,会抱着弟弟在花园里晒太阳,放学了经常哄弟弟玩。他还把弟弟的照片放在自己MSN的名字旁边。苏女士看着他们的幸福的四口之家,十分羡慕。 现在开店卖打印机墨盒的技术移民老白,在国内时就有一个女儿,来温哥华后,太太又生了一儿一女。一说起孩子们,他马上就笑容满面,幸福感溢于言表。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有些特别想要多个孩子的家庭成了“超生游击队”,也使一些家庭认罚生老二,根据地域和经济条件的不同,罚的数目不同。据说广州有一位企业家为了生老二被罚了50万,他的老二就被周围的人起了个“五十万”的绰号。移民来温哥华后,就没有这种压力了,喜欢孩子的家庭就纷纷生老二、老三,有些人甚至高龄产子。 加拿大对经济困难的家庭会有牛奶金补贴(CanadaChildTaxBenefit),这使一些新移民家庭养孩子的经济压力减轻了。有人说,有的家庭生三四个孩子,拿的补贴已相当于做母亲的出去打一份劳工了。当然,走极端想拿补贴的人极少,一般的人生老二老三是为了使家庭气氛更浓。 实际上,老二老三的到来,使家庭更美满幸福,凝聚力更强。记者采访的多个孩子家庭的父母,通常都说:“生多个孩子,再苦再累都值!”也有的家庭,在生第一个孩子时,因为年轻没经验,将孩子惯出了很多毛病,生第二个孩子时就吸取教训了。 一位在加拿大生了小女儿的妈妈说,在中国生的儿子从小娇惯,吃饭很挑,要哄着吃。女儿就被训练得不挑食,比哥哥更好带。 以下是几个家庭生老二、老三的故事,请读者朋友们与他们分享。 养老二多累也值 谈到在移民加拿大最大的收获时,Flora说:“在加拿大我们有了第二个孩子。”5年前刚刚登陆温哥华1个月,对周围的环境还很陌生时,Flora意外怀孕了。这是第二胎,大女儿当时已经上中学。要不要这个孩子呢?她非常犹豫。对新的国家还不适应,如果生孩子就没法找工作了。 丈夫说:“这个孩子一定得要。怀上了就是活生生的人,有第二个孩子是大喜事。如果你不能工作,我干什么都行,也能养活你们。”想了好久,Flora决定把孩子生下来。“既来之,则安之。这是我人生最后一次生孩子。”Flora说。 千辛万苦生下老二 怀大女儿时,Flora妊娠反应了三个月,生老二时反应了一年。“这一年我基本上不吃不喝,吃了就吐,连血都吐出来了。”医生说,吃了就吐也得吃,这样多少能吸收一点。 生孩子时,她瘦了十几公斤,差不多是皮包骨了。本来以为怀的是个儿子,等生出来时,才知道是女儿。“不管是男是女,自己的孩子都觉得可爱。”她说,“生老二的选择是正确的。” Flora和先生是从日本过来的技术移民,丈夫是化学博士,她是社会学硕士,但来温哥华后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为了生存,他们转行了,在烈治文开了一家名叫顺寿司的餐馆,夫妻俩一起做。现在餐馆的生意越做越好了,但工作非常累,常常要到深夜才能回家。回家还要为大女儿准备午餐,为两个女儿准备第二天的晚餐。 他们每星期只在星期一休息,用这一天带两个孩子出去玩。到了风景优美的地方,两个孩子下车去玩,Flora和丈夫就在车上小睡一会儿。 姐姐有了责任感 当Flora怀着老二时,她的大女儿并不喜欢有弟弟或妹妹,但当看到新出生的妹妹时,她喜欢得不得了。Flora和丈夫告诉大女儿:“你是妹妹的榜样。”在与妹妹在一起时,大女儿感到有人需要她,就忽然懂事了,有了责任感。 大女儿上高中时早晨8点起床,送妹妹去日托的地方,放学再去把妹妹接回来,给她洗澡,喂她吃东西,带她睡觉,教她弹钢琴。她还会帮父母收拾家。 大女儿教小女儿很多东西,现在4岁的小女儿已会绘声绘色地讲故事,是跟姐姐学的。 “姐妹之间比孩子与家长更容易接近和沟通。”Flora欣慰地说。 大女儿和小女儿感情很好。大女儿回国,不给自己买东西,箱子里的礼物大部份都是给妹妹的,有裙子、鞋、书、光盘。她还给父母买了礼物。小女儿整天盼着姐姐回来。 小女儿知道父母忙,很乖,在父母有事必须走时不吵不闹。她喜欢跟着姐姐,姐姐在她眼里有威严,她听姐姐的。 带妹妹没影响学习 夫妻两个都忙,没空管孩子,最担心的是大女儿的学习。问她学习怎么样,能不能上大学?她也不细说,只是说:“你们不用问这个事情。” 当大女儿报考大学时,他们才知道她的平均成绩在95分以上,想当医生。按她的成绩,可以上美国的大学,也可以上多伦多大学。 女儿本来想上多伦多大学,但她担心妹妹。问父母:“我去多伦多,妹妹怎么办?”父母说:“我们会更难一些,但我们希望你上最好的大学。”大女儿考虑再三,决定留在温哥华上卑诗大学(UBC),帮父母照顾妹妹。她说,等读研究生再去美国,一样可以当医生。 两个孩子教育方式不同 记者问到两个孩子的教育方式有什么不同时,Flora说,对老大是强制性教育,对老二则宽松得多。他们生老大时,年轻有精力,对孩子管得紧,所以老大几乎所有该学的都学了。“游泳、钢琴、舞蹈、画画……都学了。”她说,大女儿游泳很棒,在国家级游泳比赛中拿到了很好的成绩,可以做专业游泳队员。她游泳姿势非常标准,速度也很快,在游泳池里非常突出。 对老二,他们的要求就不那么严格了,她喜欢学什么学什么。一来是因为没有精力管了,二是因为接受了加拿大的教育观念。二女儿喜欢跳舞,Flora夫妇就让她去学,对达到什么标准没要求。 “有了老二后,家庭气氛更浓了,家更像家了。”Flora说,来加拿大以后最大的收获,就是生了老二。 带孩子乐趣多 熊光英的五口之家非常温馨,让人羡慕:老大是儿子,上大学了;老二还是儿子,8岁了,上小学;老三是女儿,才4岁,上托儿所。一家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很多人带一个孩子都会觉得累,熊光英带三个孩子感觉如何?她笑着说:“我喜欢带孩子,所以不觉得累。老二老三可以一起玩,老大还能照顾两个小的。” 他们一家是技术移民,2000年来的。来加拿大刚刚一个月,就意外怀孕了。夫妻俩都喜欢孩子,在国内不能生老二,来加拿大生多少就没人管了。熊光英看到周围环境那么漂亮,有公园、游泳池,孩子的活动场地也很多,觉得加拿大非常适合孩子成长。没怎么犹豫,他们就决定生老二了。 怀老二时,妊辰反应很厉害,不能工作,全家人要靠丈夫一个人养。那时刚赶上经济大环境不好,丈夫找不到专业工作,就随便打工养家。即使在那样的情况下,生性乐观的熊光英也没感觉到太大的压力。“大不了送回国养。”她说。等孩子生下来,就不捨得送回国了,送托儿所都不捨得。 熊光英本来是学物理的,为了有灵活的工作时间,方便照顾孩子,在老二1岁的时候,她就学了理财,在丈夫可以带孩子的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出去培训和工作。 当老二慢慢长大,愿意上托儿所的时候,熊光英又意外怀上了老三。到底要不要这么多孩子,他们有些犹豫。熊光英去做了B超,一看图像,胳膊腿儿都长出来了,她就不捨得做掉了。于是下定决心生老三。 在温哥华孩子好带 “带老二老三我从来没觉得累,因为在温哥华孩子比国内好带。”熊光英说。老二1岁时曾经回过国,国内家里铺的是地板,怕孩子磕着。想带孩子出去玩,除了商场几乎无处可去。 在温哥华,孩子玩的地方很多,很多地方有秋千、儿童玩的设施,在温哥华有车,带他们去哪儿都方便。即使是逛街,也可以让孩子坐在购物车上推着走。 熊光英家铺着地毯,不怕孩子摔倒,家具都是圆角的,不怕孩子磕着。“孩子在沙发上地上怎么爬都行。”她说。 她觉得生三个孩子好,孩子们互相照顾,不孤单,小的还能跟大的学东西。“老二教了老三不少东西。”她说。 熊光英家老大是在国内生的,像在国内的其他家庭一样,他们给孩子很多压力,四五岁就让他学钢琴、画画。对老二老三的教育方式就宽松多了,觉得孩子学那么多东西是没必要的,他们喜欢学什么就学什么。图书馆适合孩子的书和光碟很多,孩子们会借来看。 重视孩子的氛围 女儿虽然才4岁,但已经懂得爱美了。熊光英发现,加拿大的童装很漂亮精致,可以感受到对孩子的爱心。在中国时,大人往往觉得孩子小,而且在长个儿,穿什么无所谓,常会把大孩子穿剩下的衣服给小孩子穿。 “加拿大对孩子非常重视,从这些细节上可以感受到对孩子的重视。”她说,给孩子看的图书、录像带都设计得非常美。 因为孩子们在加拿大上学,熊光英接触到了加拿大的教育系统。她发现,这里老师水平很高,即使是学前班,老师的素质也非常好,教学规范,态度认真。 熊光英认同加拿大的教育,但也希望孩子们对中国文化有所瞭解。她一直在让他们学中文。 带孙子一样带儿子 温女士来温哥华后,没有去找工作。她在安顿好家之后,就怀孕打算生老二了。丈夫一直想再要个孩子,在国内不可能,再生孩子,主要是为了实现丈夫的心愿。 想生老二老三也来了 让她和丈夫又喜又忧的是,医生告诉她,怀的是双胞胎,老二老三同时来了。无疑这是意外惊喜,双喜临门。但对于人到中年的夫妻俩,同时带两个孩子也是不小的压力。他们的担心决不是多余,两个孩子生下来后,他们夫妻累得几乎趴下了,连接电话的时间都没有。一会儿这个哭,一会儿那个闹,晚上没法睡觉。 后来,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温女士带一个孩子睡,丈夫在另一个房间带另一个孩子睡。这样才好了一点儿。 实在吃不消了,他们想请兼职保姆,在网上登广告找,有人答应得好好的,到上班之前又变卦不来了;有一位干得不错,但干了半个月就走了,找到新的出路了。“想找到做得好又稳定的保姆很难。”温女士说。 有保姆来帮着带几小时,温女士就抓紧时间睡一会儿。那段时间,能睡足简直是一种奢望。好在时间过得很快,孩子越来越好带,一转眼,两个宝贝儿子已经两岁多了。 全职在家带孩子 因为不用去工作,温女士与丈夫可以全心全意在家带孩子。生老大时,他们年轻,很忙,孩子有家人帮忙带,还请保姆帮忙,他们也疼孩子,但给孩子的时间不多。生老二老三,他们的全部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看着他们哭和笑,为他们每一个小小的进步而欣喜。温女士的朋友笑她:“带儿子就像带孙子一样。” 虽然带老二老三辛苦,但温女士并不后悔,觉得很值得。大女儿很快就要上大学了,本来要经歷一个孩子不在的空巢期,但现在有两个小孩子,她和丈夫就有感情寄托了。孩子稍微大一点了,双胞胎比一个孩子更好带,两个孩子可以一起玩,不用缠着大人。温女士很高兴自己有三个孩子,她说,长大后,三个孩子还有个照应。 大女儿一下子长大了 在温女士夫妇准备怀第二胎时,他们上中学的女儿是反对的,说,你们想养老,我养你们就行了。两个弟弟生出来后,她喜欢得不行,不嫉妒弟弟们夺了父母的爱。她也会帮着带弟弟,弟弟一睡醒,她第一时间就跑过去哄他们。她也体谅父母带弟弟们辛苦,看问题不那么尖锐了。她还经常带同学回家来看弟弟。 “有弟弟之后,女儿一下子长大了,懂事多了。”温女士说。 高龄产子心愿难圆 袁女士做单亲妈妈做了很多年,终于遇到了自己心仪的另一半。男友从未结过婚,又喜欢小孩,她想为男友生个孩子。 尝试试管婴儿 女儿已经上大学了,自己的年龄已经超过40岁,袁女士不知道还能不能生孩子,也担心生出不健康的孩子。热恋期间,袁女士就去找医生把避孕用的环取出来了。男友很感动,于是他们做好了迎接新生命的准备。 遗憾的是,时间过去了几个月,还是没有怀孕。他们去看医生,医生说,袁女士的两侧输卵管都堵住了。一种办法是输入药液,试图疏通输入管,不一定能通,通了还可能再堵。另一种方法就是用试管婴儿的办法帮助生育。 袁女士选择了试管婴儿的方式。为了增加成熟卵子的数目,她需要每天定时注射一种药物。记者不久前见到她时,她正在按时注射期间,对生孩子充满了憧憬。她如数家珍地告诉记者试管婴儿的原理和程式,那么多復杂的医学名词,她都很熟悉。她一直在问医生,也上网看资料,几乎成了专家。 “怀孕成功要一环扣一环,成功率不高,为10%至15%。”她说。在等待受精卵着床的那段时间,她很紧张。男友为了安慰她,带她去北温散心,呼吸新鲜空气。回到家,她大失所望,又来月经了,怀孕失败。去找医生,医生给她讲了道理。意思是说,子宫太寒,受精卵呆不住,土壤不够好,种子难发芽。 可能会领养孩子 伤心了一阵子,袁女士也就释然了。两个人感情好,不用靠孩子维系。男友家没有传宗接代的压力,他们经济上宽松,不用孩子养老。男朋友也说:“如果有孩子,那是额外的福利,没有也没关系。” 袁女士要孩子是希望有两个人爱情的结晶,有共同关爱的一个小生命。或许,他们会回中国领养孩子。 袁女士说:“不是自己的孩子我也喜欢,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