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 - 交友 - 服务 - 收藏 - 设为主页
加拿大华人网
新闻 | 移民 | 留学 | 工作 | 房产 | 汽车 | 理财 | 美食 | 健康 | 交友 | 情感
分类 | 活动 | 黄页 | 便民 | 网址 | 打折 | 旅游 | 视频 | 直播 | 英语 | 文化
论坛 | 时评 | 吹水 | 军事 | 历史
家园 | 加国 | 快乐 | 亲子 | 厨房
房 产 市场动态 | 多伦多房产 | 温哥华房产 | 买卖须知 | 家居装修 | 实用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 市场动态

多伦多公寓的爱恨交织 华裔移民逐渐爱上公寓(图)

时间:2012-10-22  来源:  

  移民推动公寓迅增 传统社区受冲击 华裔逐渐爱上公寓

  地产业界人士表示,多伦多现在每年有10万新移民涌入,加拿大政府鼓励外国人来访,使出租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也使公寓市场能持续稳定发展。

  近几年,多伦多在公寓建筑上大兴土木,高耸入云的公寓大厦纷纷矗立在多伦多市区,但多伦多人对公寓爱恨交织。由于独立房价格飙升,对很多华裔或其他族裔移民来说,公寓价格低于独立房,且住公寓生活更方便;而那些在传统社区居住的人则认为,不断在街区竖起的公寓大楼改变了以往的生活方式。

  低层住宅(HOUSE)在多伦多已经风光不再,曾经寥寥无几的公寓这几年数量迅速增加。今年初建筑数据公司Emporis的记录显示,多伦多有148栋在建高层公寓建筑,而北美排第二位的纽约只有59栋。

  多伦多地产局最新报告显示,10月份上半月多伦多市的住宅物业的成交量中,42%是公寓,到处可见的高层公寓,正在改变这个加拿大最大城市的风貌。

  加拿大地产投资网络(REIN)顾问富兰克林(David Franklin)对记者表示,多伦多现在每年有10万新移民涌入,加上联邦政府鼓励外国人来访,使其出租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也使公寓市场能持续稳定发展,“我们(多伦多)每年约需要38,000个新住宅单元。”

  他表示,多伦多人的生话方式正在改变,人们喜欢市中心的餐馆、购物及娱乐设施,这座城市有机会发展成为像纽约的曼哈顿,或香港那样的人口高密度城市。

  国际都市 多伦多吸引力强劲

  安省政府2009年批准的推动安省(Move Ontario Project)公共交通计划,要求城市在扩建时要保持一定人口密度,以利于公共交通建设。当时有研究报告称,限制城市扩张造成房屋昂贵,生活品质下降。不过,已经无法向四周扩展的多伦多似乎并不在意,这城市独特的吸引力使得人口不断增加,高楼越来越多。

  多伦多有很多高等院校,加上多元文化社会环境,吸引大量国际留学生。政府数据显示,2009年多伦多有40,304名国际学生,2010年有50,128人,2011年升至57,845人。

  越来越多的人要住在多伦多市,意味着需要更多住宅单元。现在市区已经没地方建新房,在无法向外扩展情况下,就只好向天空发展。

  富兰克林称,多伦多市已经没地方建新的单家庭房,继续发展下去的结果将是,“多伦多基本上100%是公寓。”因为住房越来越贵,未来公寓也会变得越来越小。

  本次经济危机以来,多伦多房市持续旺盛,公寓出租也很抢手。联邦政府多次出台政策抑制房市后,公寓市场终于走缓,多伦多地产局10月16日报告称,第三季度公寓价格与去年同期持平,2011年至2012年初建成的大量公寓楼改变了供不应求的状况。不过,地产局资深市场分析经理莫沙(Jason Mercer)说,第三季度出租市场仍然紧俏,只是租金上涨压力没有以前那么大。

  有多伦多地产经纪认为,多伦多公寓做得好,根本原因是加拿大对世界的吸引力,在世界经济衰退中表现稳健,使之成为投资者资金避风港,多伦多买公寓的人很多是投资者,买楼花的投资方式付出少,确实吸引人。

  另一位地产经纪也认为,按这个趋势发展的话,多伦多会变成公寓城市。他说,因为可开发土地不足,高层公寓已经在向北面约克区发展。

  方便经济 华裔逐渐喜欢住公寓

  多伦多一直是新移民首选,移民人口已经超过总人口一半,但移民似乎没有跟从加拿大人喜欢住房子的习惯。有些华人移民说,在中国住腻了公寓,在加拿大要住House,但也有不少人最终为了生活便捷,还是选择了公寓。

  中国移民胡女士在中国时一直住公寓,来到加拿大后最想住的是House。她说,能住在House的地库也很高兴,因为感觉“离土地很近”。

  胡女士买的第一栋物业是镇屋。她说,不用上楼就可以进家门,周围的环境好,又安静,感觉“很舒服”。

  不过,房子大家务事也多,胡女士家里人少,什么事都是她亲历亲为,觉得很花时间。她住了几年后还是搬去公寓住了。她说,当时选镇屋,是为了不用自己剪草和铲雪,但还是觉得花在家务上的时间太多,没有多少享受生活的时间。住公寓还是方便,连倒垃圾都比住镇屋方便很多。

  一部分人会认为,公寓生活方式与加拿大传统的生活方式相抵触,邻居关系也大不相同。但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公寓提供了一种经济方便的生活选择。

  在香港住惯高层公寓的戴女士移民加拿大后一直住低层住宅,在多伦多退休后,几年前她搬到公寓住。

  “环境当然是house好。”她说,离开的主要原因是年纪大了,孩子都成家搬走了,没人帮忙,又不想自己去铲雪和剪草,“我不想再去照顾那栋房子”。

  邻居的房子前后院保持得很整洁,你如果不做好这些的话,也不好办。她说,现在住公寓就很方便,不但家务事明显少了,下雪天也可以走路到华人超市买菜,到餐馆喝茶。

  有地产经纪对记者说,20年前移民加拿大的华人,原居地的公寓价格,在加拿大可以买到HOUSE,所以很多人都是买独立屋。但多伦多房价是10年翻一倍,是房价迫使人们考虑买公寓。

  传统社区受冲击

  公寓提供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而且通常靠近市中心,对那些喜欢都市生活的人来说很有吸引力,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那些高耸入云的公寓楼。

  加拿大人传统的习惯,年轻人喜欢住市中心公寓,传统住宅区自然风光及优质空气,显然更吸引有家有口的家庭。年轻人成家有孩子后,就会搬到镇屋、独立或半独立屋住。

  据CBC报导,房地产经纪人弗莱明表示,如果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市区居住,就会兴建更多公寓楼,目前多伦多建筑房子只能在市区建公寓,或在郊区建独立房。

  弗莱明表示,他理解那些讨厌公寓人的感受,“如果人们在一个社区已经居住了20年,街角的古朴便利店变成了一幢25层的大楼,很多人都会觉得很讨厌。”

  他说,“如果有人看惯了100年历史的维多利亚建筑,突然面对钢筋和玻璃组成的公寓,我想很多人都会觉得生活被搅扰了。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已有位网友发表了看法,点击查看。】
昵称: 留空为匿名
相关文章
·[加国] 多伦多著名剧院威尔士或被拆 将建造·[加国] 万锦共管公寓入室劫案警缉5男1女 寻
·[加国] 密西沙加公寓惊现女尸 凶杀组探员已·[加国] 持气枪恐吓赶鸽子 多伦多一公寓管理
·[国际] 悉尼公寓大火现场跳楼逃生中国女生照·[市场动态] 按揭收紧 GTA房屋销量月跌15.2% 公寓
·[加国] 男子陈尸士嘉堡的公寓阳台 1名妇女被·[国际] 悉尼一公寓发生大火 两中国女生被迫
·[市场动态] 公司报告称多伦多公寓价格明年仍将继·[加国] 惊秫!多伦多西区公寓厨房水槽内惊现2
进入焦点图片专题
[网友晒家]自己咖啡色的小屋 简约时尚
[网友晒家]自己咖啡
奢华复古床头灯 装扮您时尚温暖的家
奢华复古床头灯 装
[装修案例]建面53平米的花园般的时尚家
[装修案例]建面53平
省钱VS精致 万元内打造田园风格香闺
省钱VS精致 万元内
卫浴选购技巧 选购卫生间洁具时要档次配套
卫浴选购技巧 选购
[另类家居]个性创意设计 卧室也疯狂
[另类家居]个性创意
[网友晒家]海归少妇的时尚英伦家
[网友晒家]海归少妇
集中“橱”理 让家整洁便利更多创意
集中“橱”理 让家
精彩无限 《马达加斯加》主题儿童房
精彩无限 《马达加
[导购]2个品牌4款热销艺术块毯推荐
[导购]2个品牌4款热
[家装欣赏]韩国时尚彩釉餐具
[家装欣赏]韩国时尚
[家装欣赏]冰蓝清新个性餐具摆设
[家装欣赏]冰蓝清新
热门点击
·加拿大房市恢复在即 看2010年各省房价一览表
·看看38万元在加拿大能买到什么样的房子?(组图)
·中国移民在加买房 远不如加拿大银行厉害
·房价不断上涨 看看50万能在加拿大买到什么房子?
·加拿大人的晚年生活:终于买了房子却住不起
·多年移民痛失豪宅:加拿大将有更多的人失去房子
·在远离多伦多的小镇买房其实挺合算
·在加拿大买公寓:选择新的还是二手的?
·盘点加拿大房价最贵15城 温哥华居首 多伦多最末
·加拿大六大城市房价一览 温哥华最贵多伦多第二
·调查显示:目前加拿大房地产价格相对比较低廉
·拥有房子是好事还是坏事?
·50万能在加拿大买到啥样房?
·移民初登加拿大时的住房梦:公寓交响曲
·加拿大法拍屋激增 究竟是香饽饽还是烫手山芋?
·一中国牛人用5千美元5年最终换得18套美国公寓
·温哥华房价全加拿大最贵 在北美洲排名仅第五
·排队购房现象再现 多伦多镇屋吸引百人排队抢购
·经济学家:加拿大房价已过巅峰 将稳至2011年
·多伦多多个社区房价暴涨 大多区房销量涨27%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4 加拿大华人网 SinoNet.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