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是保护生命、延年益寿。我国中医学十分重视预防保健,称为养生,通过精神调养、食疗药膳、养生功法等等整体综合措施。达到体质增强、防治疾病、防止衰老,延长生命的目的。在中医养生学中强调“治未病”,防重于治,提出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理论;诸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又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日:“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再如《灵枢・岁露篇》载:“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素问・金匮真言论》曰:“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疟。”以上道出了:“天人相应”养生依据,提出了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要适应外在环境,人体内在环境必须要统一,这就要求五脏六腑机能互相联系,以互相制约,保持相对平衡和协调。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日:“阴平阳秘,精神乃洽。”的道理。《素问・刺法论》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日:“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人体正气,来源于五脏,五脏坚强,血气充实,卫外固密,外邪无从侵入,疾病则不发生,健康则有保证。 药膳与养生的特点 养生法则与方法 中医学的整体观理论强调人体平素必须注重四时的气候变化去适应,避免外邪侵袭,是养生的法则,应该遵循,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记载:“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春养生气,夏养长气,秋养收气。冬养藏气,利用外界环境因素,增强体质。又为《灵枢・本神篇》日:“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署,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具体来说: (1)注重情志调养:《素问・上古天真论》载:“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道出了精神要舒畅,避免“七情”过度,宁静乐观,确保正气充沛,使机体内外环境统一。 (2)强调动静结合:无论体育锻炼、还是养生气功,都要动静结合,才能调整阴阳,使体内有序的运动,符合:“户枢不蠹,流水不腐”,“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科学道理。 (3)注意五谷为养:《素问・脏器法时论》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指出五谷五味是人赖以生存的必需物质,然而偏食、暴食、过饥过饱皆不利,正如《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的道理。 (4)保持起居有常:中医学认为:“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指出劳逸适度,不可过度,否则易生劳累而致正气虚,生病。《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又如《素问・经脉别论》日:“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说明劳逸结合十分重要。 (5)顺应四时环境:通过养生,顺应四时环境,战胜恶劣外界不利因素。正如《素问・四时调神大论》记载:“贼风数起,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人呆,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要适应环境,体现养生优越性,还要适应一日之中的阳气演变规律。 (6)重视存精保气:养生要存肾精、保正气。正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记载:“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中医学认为:“穷病归肾”、“久病及。肾”、“五脏之阴均取资于肾阴,五脏之阳也都取助于肾阳,而肾又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若入房过度则伤肾。因为。肾精不但有生长、发育、生殖的能力,而且有抵抗外邪,提高免疫力等作用,故养生很重视这一点。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