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学学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戏曲是中国固有的传统戏剧,话剧则是20世纪引进的西方戏剧形式。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中国的戏剧起源很早,远在上古氏族聚居的原始时代,就已存在再现他们生产劳动的歌舞。如《尚书・舜典》上说:"即帝位......予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这是说:舜帝时,原始人民在打猎以前或打猎以后,披着各种兽皮,敲打着石头跳舞,用以祈福或酬神。同时也用以庆祝他们获得丰收后的喜悦。《吕氏春秋・古乐篇》也说:"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葛天氏,是传说中的上古部落之一。那时他们就有一套由多人拿着牛尾做的道具,一面歌唱,一面跳舞的乐曲了。以上两种原始的歌舞,虽然仅仅是原始人民狩猎生活方式或生产方式的再现,离戏剧的形式相距甚远,但从歌和舞是构成戏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可以说它已经是戏剧的萌芽了。 戏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汉时代。但形成过程相当漫长,到了宋元之际才得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成熟而进入现代,历八百多年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基本形式。 宋元南戏,亦称戏文、南曲、南戏文、南曲戏文。它是北宋末年到元末明初,流行于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福州一带的一种戏曲艺术,是戏曲的成型时期。由于南戏发源于浙江温州(一名永嘉),故又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元灭南宋统一中国后,南戏由南方地区逐渐传播到北方地区,虽受到宋金杂剧和元杂剧的影响,但仍走着自己的发展道路。直到元末明初,南戏仍继续向前发展着,不过已不叫南戏,而被称作传奇了。 元代杂剧也叫北曲杂剧,元杂剧最早产生于金朝末年河北真定、山西平阳一带。盛行于元代,元杂剧是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它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水准,以至单从诗体而言,古人早就将唐诗、宋词、元曲并称。元曲,本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但因杂剧所取得的成就和影响远比散曲大,被公认为是元代文学的代表,因此,后人所说的元曲就是专指元杂剧了。 元代的戏剧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兴起于北方,繁荣于北方的杂剧,人称北杂剧;一类是起源于南方,广泛流传于南方的南戏。故有南曲、北曲之称。不过,在元代的剧坛上还是以杂剧为主,产生了以关汉卿为代表的,有姓名可考的杂剧作家80 余人。留下见于书面记载的作品约500 余种,现存116 种(据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在不到一个世纪里,竟出现如此众多的名家、杰作,不能不说是盛况空前了。南戏在元代虽也盛行,但范围不大,且作品大多散佚。偶有幸存者,其文字、结构也不甚完备,难与杂剧争高下。 戏剧发展到明代,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术语--传奇。所谓传奇,就是指明清时代以演唱南曲为主的戏剧,是由宋元南戏发展来的。 在谈到中国戏剧发展状况时,人们往往说"元杂剧、明传奇",其意即元明两代主宰剧坛的戏剧样式不同,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在明初数十年,剧坛仍是杂剧的天下,传奇的势力尚未滋长起来。
清代地方戏是古典戏曲的第三个阶段。它和近、现代戏曲有着共同的艺术形式。清康熙末叶,各地的地方戏蓬勃兴起,被称为花部,进入乾隆年代开始与称为雅部的昆剧争胜。至乾隆末叶,花部压倒雅部,占据了舞台统治地位,直至道光末叶。这150多年就是清代地方戏的时代。1840年1919年的戏曲称近代戏曲,内容包括同治、光绪年间形成的京剧以及20世纪初出现的一段戏曲改良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传统戏曲受到激烈的批判,此后戏曲便进入现代戏曲时代。京剧的形成是清代地方戏发达的结果,而京剧成为全国性的代表剧种后一点也没有压抑地方戏的发展。从清代地方戏到京剧,是中国戏曲极度繁盛的时代。 中国话剧只有百年的历史。从西方引入中国,20世纪初到"五四"前称"文明新戏",这种早期话剧仍具有一些戏曲的特点。"五四"以后重行照原样引进西方戏剧,形式是现实主义戏剧,称"新剧"。1928年起称"话剧",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