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王朝建立在中国公元25年~公元220年间,在王莽(新朝皇帝)统治末年(公元23年前),刘秀兄弟参加了绿林起义。后来刘秀逐渐掌握了领导权,兼并了其他各支起义军,在公元25年,刘秀在 (中国中部河北柏乡县)称帝,不久移都洛阳。国号汉,意思是重建汉朝,为和西汉相区别,历史上称为东汉。 刘秀称帝后,继续统一战争,对残余的农民起义军进行镇压,同时消灭了各地的割据者,到公元40年,最终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刘秀建国后,鉴于西汉时期权臣当政、外戚篡权以及地方权重等历史教训,极力加强皇权,强化中央集权制度,防范功臣、宗室诸王及外戚专权。公元48年,刘秀重申西汉的阿附藩王法,严禁诸王交结宾客,结党营私。为进一步控制大权,刘秀扩大了尚书台的组织,加强其职权。从此,尚书台成了皇帝发号施令的执行机构,所有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 东汉时期经济文化有所发展,同时中国的对外交流很频繁。刘秀在位期间,还接见了来自日本(当时叫倭国)的使臣,赐给刻有称号的印,除此东汉还和天竺,甚至罗马帝国有了联系,罗马皇帝安东尼的使者到达了中国,送来象牙等礼物。 东汉末年,外戚和宦官专权,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终于在184年爆发了黄巾军起义,到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控制了献帝,汉朝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为帝,国号魏,至此东汉正式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