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们往往将一些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如风、雨、雷、电以至土地、河流等归于神力,从而加以崇拜。这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和谐关系。这种和谐关系是在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有限、受制于自然、顺应自然的条件下,人与自然之间一种原始和谐。 土地 土地神又称土地公或土地爷,在道教神系中地位较低,但在民间信仰极为普遍,是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流行于全国各地,旧时凡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祀奉土地神的现象存在。在传统中国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因而土地神更多地带有自然属性。 土地神源于古代的“社神”,是管理一小块地面的神。《公羊传》注曰:“社者,土地之主也。”汉应昭《风俗通史・祀典》引《孝纬经》曰:“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报功也。”清翟灏《通惜编・神鬼》:“今凡社神,俱呼土地。” 据《礼记・祭法》载:“王为群姓立社曰大社,诸侯为百姓立社日国社,诸侯自立社曰侯社,大夫以下成群立社曰暑社。” 可见当时祭祀土地神已有等级之分。汉武帝时将“后土皇地祗”奉为总司土地的最高神,各地仍祀本处土地神。 最早称为土地爷的是汉代蒋子文。据《搜神记》卷五曰:“蒋子文者,广陵人也。……汉末为秫陵尉,逐贼到钟山下,贼击伤额,因解缓缚之,有顷刻死,及吴先主之初,其故吏见文于道,乘白马,执白羽,侍从如平生。见者惊走。文追之,曰:‘我当为此土地神,以福尔下民。尔可宣告百姓,为我立祠。不尔,将有大咎。’……于是使使者封子文为中都侯,……为立庙堂转号钟山为蒋山。”此后,各地土地神渐自对当地有功者死后所任,且各地均有土地神。 据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三五称沈约为湖州鸟镇昔静寺土地神,岳飞为临安太岳土地神。清人赵懿在《名山县志》中称土地神不一,有多种名目,其中有花园土地,有青苗土地,还有长生土地(家堂所祀),庙神土地等。 土地神崇奉之盛,是由明代开始的。明代的土地庙特别多,这与皇帝朱元璋有关系。《琅讶漫抄》记载说,朱元璋“生于盱眙县灵迹乡土地庙”。因而小小的土地庙,在明代倍受崇敬。如《金陵锁事》称,建文(1399-1403)二年(1400年)正月,奉旨修造南京铁塔时,在塔内特地辟出一个“土地堂”,以供奉土地爷。又有《水东日记》称当时不仅各地村落街巷处有土地庙,甚至“仓库、草场中皆有土地祠”。土地神的形象大都衣着朴实,平易近人,慈祥可亲,多为须发全白的老者。
龙王 龙王信仰在古代颇为普遍,龙王是非常受古代百姓欢迎的神之一。在中国古代传说中,龙往往具有降雨的神性。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佛经中称诸位大龙王“动力与云布雨”。而且唐宋以来,帝王封龙神为王。从此,龙王成为兴云布雨,为人消灭炎热和烦恼的神,龙王治水则成为民间普遍的信仰。据史书记载,唐玄宗时,诏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诏天下五龙皆封王爵。
唐宋以后,道教吸取龙王信仰,称东南西北四海都有龙王管辖,叫四海龙王。另有五方龙王、诸天龙王、江河龙王等。小说《西游记》中提到的四海龙王,即东海龙王敖广、南海龙王敖钦、北海龙王敖顺、西海龙王敖闰,使四海龙王成为妇孺皆知的神。 古人认为,凡是有水的地方,无论江河湖海,都有龙王驻守。龙王能生风雨,兴雷电,职司一方水旱丰歉。因此,大江南北,龙王庙林立,与土地庙一样,随处可见。如遇久旱不雨,一方乡民必先到龙王庙祭祀求雨,如龙王还没有显灵,则把它的神像抬出来,在烈日下暴晒,直到天降大雨为止。 龙王传说 1. 断头龙 唐代贞观年间,浙江连年大旱,禾苗枯焦,百姓纷纷求告龙王。龙王动了恻隐之心,立即奔赴天庭奏请玉皇大帝,让玉皇大帝准他降雨。玉皇大帝下了一道旨令:“城内降雨七分,城外降雨三分”。 龙王领旨以后心想,城里降雨七分就要闹水灾,城外降雨三分又无济于事,何不来一个倒三七降雨呢!于是龙王在城里降了三分雨,在城外降了七分雨,城里城外的百姓都得到了好处。玉皇大帝知道以后,却是大发雷霆,怒斥龙王违抗天旨,对龙王处以斩刑。 百姓为了报答龙王的恩德,各村各庄都扎制了龙头,供奉在庙堂里或在厅堂上,焚香礼拜。每到春节和元宵,村民扛着龙头和龙身,沿村沿庄遨游,对龙王寄托哀思。由于龙头被斩了,所以龙头、龙身就分开来舞,被叫做“断头龙”。
2. 龙抬头 很久很久以前,东海龙王生了三个龙子,就缺一个龙女。龙王想,要是再有个公主,儿女双全,那该有多好啊!王母知道这件事后,就给龙母吃了一颗仙丹,不久,龙母就怀孕了。第二年二月二,龙母果然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儿。
小公主一天天长大了,对龙宫的生活厌倦了,渴望到人间去寻找真正的幸福。龙母知道女儿的心,她劝公主说:“孩子,龙宫里无忧无虑,要什么有什么,为什么要到人间去呢?”龙女说:“龙子龙孙们只知道吃喝玩乐,我一定要到人间去,寻找真正有乐趣的生活。”龙母见女儿决心已定。悄悄地把她送出龙宫,还给她带了一个锦囊。 龙女依依不舍地告别母亲,飞过九十九条河,越过九十九座山,来到了一座大山下,公主四下里望了望,远远地看见大地都皴裂着,庄稼都低垂着头,太阳正火辣辣地烤着大地,不远处,一个青年在田里吃力地劳动,公主走过去,问道:“这么旱的天,你种地会有收获吗?”农夫苦笑着说:“有什么办法呢?家里的老母亲还靠我养活呢!”龙女很同情他,从锦囊中取出几粒红豆,向地里一撒,一会儿,田里就升起厚厚的浓雾,干枯的禾苗泛出了绿色。农夫一看赶忙向她行了个礼,说:“仙姑,这儿方圆几百里都遭了大旱,还请仙姑救一救穷困的百姓。”龙女非常感动,她想,他真是个好人,一心想着别人。真是我的知音啊!于是,她从锦囊里抓了一把红豆抛上天,顿时电闪雷鸣,一场大雨酣畅地下了下来。雨过天晴,山青了,庄稼绿了,人们脸上露出了舒心的微笑。 小伙子感激地向姑娘道谢,公主脸上飞起了红云,说:“不用谢我,只求我俩百年合好。”小伙子听了,甜滋滋的把姑娘领回家。 公主离宫出走的事被龙王知道后,龙王非常恼怒,还不让龙母去看女儿。龙母天天想念女儿,每年阴历二月初二就浮出海面,抬起头来向女儿离开的方向痛哭一场。她的哭声变成了雷声,她的眼泪化作了春雨。 风伯雨师 中国神话中的风伯,其实就是风神,也称作风师、飞廉、箕伯等等,掌八风消息,通五运之气候。风伯的搭档雨师就是雨神,亦称萍翳、玄冥等。中国古代的风神和雨神起源比较早。《周礼》的《大宗伯》篇称:“以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道教认为风伯是一个白发老人,左手持轮,右手执扇,作扇轮子状,称风伯方天君。雨师是个老头,名叫陈天君。
雨师和龙王的职司都是布雨,是否重复呢?事实上,在中国古代,雨师是一个地位崇高的神,人们求雨往往要祭祀雨师。对雨师的奉祀,秦汉时已列入国家的祀典。如前面“龙王”一节所述,但唐宋以后,从佛教中脱胎出来的龙王崇拜逐渐取代了雨师的位置。 雷公电母 雷公司掌天庭雷电。雷公名始见《楚辞》,因雷为天庭阳气,故称“公”。雷公长得象大力士,坦胸露腹,背上有两个翅膀,脸象红色的猴脸,足象鹰爪,左手执楔,右手持锥,身旁悬挂数鼓。击鼓即为轰雷。 雷公电母之职,原来是管理雷电。但是自先秦两汉起,民众就赋予雷电以惩恶扬善的意义。认为雷公能辨人间善恶,代天执法,击杀有罪之人,主持正义。
中国古代求雨习俗 求雨习俗并非中国所独有,在世界上的很多地区,不同文明的民族中都曾有过求雨习俗。求雨是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物,也是人们使用某种类似的巫术的方法祈求上苍满足自己愿望的古传习俗。 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牧生产为主的国度,雨水是农牧生产的命脉,影响到粮食收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库的收入与王朝的稳定。所以,求雨受到了历代朝廷的重视,从皇帝到知县,每遇天旱,都要设坛祭祀。祭祀时,贵为一朝之君的天子也要向龙王下跪、并作为一种典章仪式,有专门的规范载于典籍。如山西,每逢岁旱,“设坛于城隍庙。先期,县公行二跪六叩首礼毕,复跪拈阄,请某处龙神取水。传示乡民洒扫街道,禁止屠杀活命,各铺户、家户门首,供设龙神牌位、香案。僧众、架鼓吹手,出城取水迎龙神。知县率僚属素服步行出城外,迎接入城,供奉雨坛,行二跪六叩首礼。每日辰、申二时,行香二次,乡老、僧众轮流跪香,讽经、典史监坛,利房照料香烛。如是者,三日,得雨,谢降撤坛,派乡老送水;旱甚,率僚属斋戒,出祷风去,雷雨,山川坛,进遍祷群庙。” 而在中国民间,农民普遍认为,天旱是因为得罪了龙王爷,为求得龙王爷开恩,赐雨人间,就举行一系列形式各异的祭祀、祈祷仪式来求雨。求雨习俗在中国北方的河南、山东、河北、山西、东北、西北都流行甚广,但尤其以山西为最。人们为求风调雨顺,采用各种办法求助于神灵,有以牲畜供献的,有以人祷者,还有抬着神位神像游乡展示以娱神的。此外,还有专门用于惩罚旱魃的象征性表演;有求雨神的,有扎泥龙、草龙挥舞,也有在大门垂柳插技、还有的捕捉蛇、鱼、蛙等戏水动物作祈雨生物。 在山西晋中一带,习俗中有所谓“七女祈雨法”。在祁县一带,天旱时,由村里挑选出七个聪明伶俐、品性兼优、家门兴旺的年轻少女进行求雨。其办法是:先把这七个少女家中所用的蜡烛搓配在一起,再以这七家的蜡和七家的炉灰用水调成稀泥,抹在村中一块光亮的方块石头上,上面放一大罐,盛满清水。之后,由七个少女扶着罐子的边沿,一边扶着一边转圈行走,嘴中念着类似于诅咒的求雨辞:“石头姑姑起,上天把雨去。三天下,唱灯艺,五天下,莲花大供。”村里所有人的愿望都由这七个少女向龙神表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