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的石牌坊 明代皇帝陵地两处,一在南京钟山南麓,为太祖朱元璋孝陵;一在北京之北昌平天寿山下,葬成祖朱棣以后十三帝,总称明十三陵。 明陵制度与南宋陵墓有较多相似,坟堆则改为圆形土堆,称"宝顶"。宝顶前沿纵轴串有一系列院落,也是强调纵轴线的纵深构图。有些陵仍保存上宫、下宫串连而有一定距离的做法,但包括孝陵和十三陵成祖长陵在内的大多数陵墓则将上、下二宫连成前后紧邻的二部,前部是下宫,每日奉祭,加强了陵墓构图的纵深层次,也更加紧凑,是良好的构思。明陵又改变了南宋诸陵在神道两侧不设石刻的做法,恢复了唐与北宋的做法,神道两侧有许多石刻,称为石象生。 更值得注意的是明十三陵群陵的成团布置方式,是一个重大创造。在此以前,各陵墓都只是单独营建,互不相关。十三陵则采取了以成祖长陵为中心,其他各陵环成弧形并共用神道的方式,不只是省减了人工,也使陵墓区的气势更加宏大了。 明十三陵所在的天寿山在北京以北45公里昌平县境内,山岭逶迤相连,呈向南敞开的马蹄形,在马蹄最北中央,山麓下建成祖长陵。长陵之南6公里是马蹄敞口处,有两座东西对峙的孤立小山岗,在二者之间建大红门,整个陵区即以此为起点。大红门以南直至北京都是平原。这种利用自然地形的方式,令人想起中国古代城市和其他大型建筑重视与大环境密切融合的优秀传统,除长陵外其余十二座陵都分散在马蹄形两翼,略呈弧形,面向公共神道。 据《日下旧闻》的记载,当初选址时,大臣们多主张京西潭柘寺一带,成祖永乐皇帝独看中天寿山,是他亲自选定的地方。 成祖在南京登基不久,北京仍时时受到蒙元残余力量的威胁,他决意先在昌平营造陵墓,以示保卫国土迁都北京的决心。 长陵前后三院同宽,围以高墙。陵门砖建三孔券,单层,覆单檐歇山顶。门内第一进院甚浅,东侧有碑亭一,重檐歇山。第二进院方形略纵长,入口为棱恩门,在中柱一线开三门。棱恩门座落在白石栏干围绕的单层石台上,很象紫禁城太和门。第二进的主体建筑棱恩殿在院落后部,形制同于太和殿,正面宽度比太和殿还略大,但深度较浅,是中国现存规模第二的大殿。 明十三陵神道两侧的石象生 殿下有三层绕以石栏的石台,殿内32根大柱全用最上等的金丝楠木整木制成,最大4根明间柱径达1.17米,高12米。各柱显露木质本色,色调深沉雅肃。殿前左右原有配殿,已久毁。殿北第三进门称内红门,形式同于陵门;院内轴线上有单间牌坊一座,称二柱门;坊北石桌一张,上置石香炉等五个供具,称五供桌。再后建筑如同城楼,称方城明楼,由方形城台下石券洞可登至台顶,上建明楼。明楼方形,内砌十字券洞,立"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大碑,作碑亭用。楼后为直径约250米的宝顶。 这一区建筑,数量虽然不多,但处理却很丰富,它有前后两个相连的高潮,即棱恩殿和方城明楼。前者木结构,体量横长;后者砖石结构,体量竖高,作城楼形式,与前者对比鲜明,给人以深刻印象。全部建筑都是白台红墙朱柱黄瓦,一派皇家气象,在院庭内外和宝顶上满植松柏,气势萧森,有很强的纪念性格。尤其总体布局单纯简炼,不过事喧哗,也是形成纪念性的重要因素。 神道 整个十三陵陵区共用一条神道为引导,以后又在大红门外约1300米处增建气势宏大的石牌坊一座,前推了陵区起点。石牌坊为六柱五间十一楼形式。"楼"在这里意思就是屋顶,五间上各一座,各间之间及全坊外侧也各一座,大小相间,高低错落,轮廓丰富,通宽达30米,是中国最大的牌坊。巨柱挺立,伟然屹立在原野上,十分壮观。 大红门三券洞,门内碑亭虽名为亭,体量却十分巨大,各面达26米,高22米。大亭中置巨碑,亭外四角置白石华表各一,丰富了造型,更衬出碑亭的巨大,加大了对辽阔空间的控制范围。亭北石砌神道长1200米,两旁相向列石柱、石兽、石人共19对。神道北端以并列的三座石棂星门结束,门间有短墙。自此以北至长陵尚有4公里多再无设置,有如画中空白,以虚代实,更加含蓄。 明定陵地宫 全部引导的处理丰富,路线安排依随地理形势布置,基本呈西南-东北走向而略有转折,以长陵正后方的天寿山主峰为对景,而略偏向马蹄形的东侧。这是因为东侧山岭较低,偏向东侧有利于通过透视效果取得东西大致均衡的感觉,是成功的环境艺术处理,应是规划者实地踏勘后作出的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