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是战国到秦汉期间关于纵横家的故事集,不是一人一时所写。战国时期有一些专门研究外交策略的人,他们研究如何掌握君主心理,运用纵横捭阖的手段,团结一些国家,孤立和打击敌对国家,历史上称为纵横家。他们为了提高论辩技术,不断地搜集材料,有时候也自己虚拟事例,然后演练。《战国策》就是这样诞生的。 《战国策》中的权变故事,大致上分成两类。一类是早期作品,写作时离事件发生的时代不远,说辞基本上符合历史事实,很有史料价值。《战国策》中许多中短篇的说辞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是晚出的拟作,作者对历史记忆已经模糊,所以内容上有了推测的痕迹,甚至是虚构的,《战国策》中许多长篇说辞属于这一类。 后来,《汉书・艺文志》中共收入了纵横家十二家,二百零七篇。西汉末年,光禄大夫刘向奉诏校书,看到了皇家藏书中有六种记载纵横家说辞的版本,内容庞杂,编排错乱,文字残缺不全。刘向根据国别,按照时间排定次序,形成了《战国策》三十三篇。不过到隋朝时就已经残缺不全,现在只有十篇保存下来。 除刘向所见的外,当时还有很多民间流传的纵横家说辞。1973年12月,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一批帛书,有一部和《战国策》类似的书,经过整理后定名《战国纵横家书》。帛书共二十七章,有十一章见于《战国策》和《史记》,其余十六章则是佚书。由于秦始皇焚书的重点是各国的史书,所以《战国策》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司马迁使用了其中很多史实写入了《史记》。《战国策》收录的很多是优秀的散文作品,这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战国策》在流传中散失了一些,到北宋中期已经散失了十一篇,后来曾巩访查搜集,重新补足了三十三篇。今天的《战国策》,按照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分国编定次序,共三十三篇,共四百六十章。时间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221年,包括了270年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活动。
|